摘 要:中西医关系问题是医学界尚未得到妥善解决的复杂的社会问题,中西医结合的提出是为了更好的护佑人类健康,以及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本文追溯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来源,探讨中西医的差异性以及中西医结合的科学性,力求使人们能够更好的理解中西医结合理论并取得突破。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科学性
一、中西医结合背景
中医经过了几千年中华文明的积淀,成为华夏民族的独特之色。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一场工业革命逐渐打开世界的大门,经过短短的两三百年时间,如今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我们已经可以不出门而知天下事,与世界人民比邻而居。经济的繁荣发展也带来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医打开国门走向世界,西医也极快的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普及。明末清初,来华的传教士将西方近代科学和医药学带进中国,在中国开办医学院,帮助国人开展医疗活动, 招收中国学生医学生,创办中文医学期刊,翻译出版西医书籍等等。通过西方传教士和教会團体的努力,西医学作为一种新的医疗方法和医学体系,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接受,甚至开始排斥传统中医。尤其是进入新文化运动时期,形成了以余云岫为代表的废止中医派,以西医学为标准力斥中医学之“短”,企图通过政府立法消灭中医于一旦。为了更好的发展医学事业,为国人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也为维护中医药学的传承和发展,使中医能够更好的走向世界,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应时而生,希望中西医能够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形成一门统一的新医学。
二、中西医的差异性
中西医生长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不论是从理论来源还是诊疗手段,都存在极大的差异性。甚至可以说很多时候是互相矛盾,背向而驰的,他们的区别在于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相交融的综合性医学科学知识体系。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思辨模式,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神等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医学理论体系。西医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治疗学等均从人体原型出发, 以阐明人体原型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治疗为目的, 解剖学、生理学是西医的理论基础。比如我们中医说肺与大肠相表里,依照西医的观点, 肺属呼吸系统, 大肠属消化系统, 两者风马牛不相及。中医则认为, 肺与大肠在某些方面有相同的功能、属性, 所以说肺与大肠相表里。可见中医注重功能, 而不是实体。
中医看病“望、闻、问、切”,是看生病的人,西医更多的是采用科学仪器,是看人的病。中医治病讲求辨证论治和整体观,一个部位生病了,可能整体身体机能都需要调节,而西医是哪里生病治哪里,靶向治疗。中西医结合的话,中医和西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医偏向于整体,把人体看做一个黑盒,揣外思内,见微知著,西医偏向于细节,从细胞、分子等层面解析人体,分析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医和西医虽然很多名词很相似但是实际的含义却谬之千里,比如说中医的脾和西医的脾,中医的脾更加类似于西医的消化系统,而不是西医的造血器官"脾",还有中医的肾和西医的肾,中医的肾"主水,主藏精,主纳气",更加类似于西医的生殖系统加上呼吸系统的一部分加上泌尿系统,而不是西医的肾只是属于泌尿系统。
三、中西医结合的科学性
1977年,卫生部召开了全国中西医结合规划工作座谈会,讨论制定了《1976—1985年全国中西医结合十年发展规划》。此后关于中西医是否能有效结合仍经历了漫长的争论。20世纪以来,不少成功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给与支持者们更大的信心。中西医结合的愿景是十分美好的,尽管中医西医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医疗模式,有不同的理论,但是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治疗疾病,为了减少病人的痛苦,而且事实也证明他们都有效,中医和西医在疾病当面都有他们的优势领域,(也就是很多西医大夫口中的"我们治不好了,你们去看看中医吧"),所以我们要各取所长,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比如近些年提到的癌症中西医结合治疗就是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中医的辩证治疗进行指导治疗,同时辅助以西医的部分治疗手段。因为,中医是论,西药是术。综合进行,达到提高患者生存率,治疗癌症的目的。
通过中西医研究者数十年的努力,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有效结合。21世纪以来,中国中西医结合事业更是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不仅更加广泛的受到民众信赖,而且得到国家政府更充分的肯定和政策法规更有利的支持,希望中西医结合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有更多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陶嘉磊,袁斌,张宗明,汪受传,郑海涛.从辩证唯物主义论中西医结合[J].中医杂志,2018,59(15):1261-1264.
[2]杨巧丽,郑好飞,刘颖.从哲学思维角度初探中西医结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37(11):1378-1380.
[3]王富.中西医结合的必然性、可行性、科学性[A].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传统医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世界卫生组织: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2000: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