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在郑州师范学院“读书心得“征集活动的基础上,对2079份读书心得进行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阅读状况的一些问题,如娱乐化,过度的网络化,经典的缺失等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的同时,本文也试图对当代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同时也希望通过对大学生阅读现状的分析,引起对大学生阅读活动的重视。
关键词:大学生;阅读;调查;分析
阅读不仅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更是人们健全自身人格结构的重要手段,从长远来看,阅读关乎民族的文化素养,甚至影响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阅读能力的提升更是贯穿于他们的求学活动的始终。尤其是在大学时期,大学生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应试教育所带来的阅读定势,获得了更开阔的视野与时间上的自由度。郑州师范学院本次的“读书心得”征集活动,有利于我们了解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倾向、阅读能力、阅读方式等等,并且,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本次“读书心得”的征集活动,在详细了解大学生阅读情况的同时,分析现象,发现问题,并尝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推動大学生阅读能力向更高水平发展。郑州师范学院本次的“读书心得”征集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2017年4月,为期近一个月。本次“读书心得”的征集,分为推荐书目和非推荐书目两类,前者是图书馆为引导本次活动而列出的图书13种,后者则尊重学生阅读的自由性,不加限制,任由学生自主选择。
本次活动结束后,共收到读书心得2079份,其中以推荐书目为阅读对象的读书心得共516份,占总份数的24.8%,以非指定书目为阅读对象的心得共1563份,占总份数的75.1%。从数据上看,学生的阅读并未完全受限于推荐书目,保持了阅读的开放性与自由度,为我们进行大学生阅读状况的调查提供了更可靠更科学的样本。本次调查就以这2079份读书心得为基础,通过对这2079份阅读心得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来切实了解郑州师范学院学生的阅读状况(包括阅读习惯、能力、倾向等等),分析其阅读特点与问题,进一步理解当代大学生的阅读情况,也为郑州师范学院学生的阅读提供更合理更科学的指导。
一、大学生阅读的特征
(一)以励志和休闲娱乐为主流的阅读倾向。青春励志符合大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征,所以此类书籍所占的比重最大,种类多,范围广,心灵鸡汤、人生感悟、职业规划不一而足,如《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没有任何借口》、《只有时间不会说谎》、《你的孤独虽败犹荣》等等。
(二)大学生的阅读深受网络推荐与影视改编的影响。在今天这样一个知识爆炸、信息泛滥的时代,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阅读信息,大学生群体是互联网学习普及程度最高的群体之一,而阅读活动也受到了互联网信息的深刻影响。在“读书心得“的写作者之中,我们选择了50名同学进行了关于阅读的探讨,绝大部分同学承认自己在阅读书籍的选择时会受到网络的影响,如豆瓣,知乎,微博,公众号,京东,当当,亚马逊等等。比如在这次读书心得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阿弥陀佛么么哒》,在当当上就被声称:“该书当当上市后即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并高居当当新书热卖榜总榜榜首,当当图书推荐五颗星。”并以此为卖点,吸引不少读者的目光。另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狼图腾》,《狼图腾》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图书神话,其背后的市场运作和网络炒作扮演了很重要的作用,后来又凭借电影《狼图腾》再火了一把。同样在本次调查中受关注度很高的《平凡的世界》,虽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大学生常读的图书之一,但近年来《平凡的世界》备受关注,与后来的电视剧改编有很大的关系。
(三)阅读注重通俗文学。在此次“读书心得“征集中,比较醒目的是通俗文学。如东野圭吾的作品,这次调查所涉及的仅东野圭吾的小说就有《嫌疑人x犯的献身》、《白夜行》、《解忧杂货店》、《红手指》、《黑笑小说》等五种之多,尤其是《嫌疑人x犯的献身》和《白夜行》。另外网络通俗小说也是大学生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鬼吹灯》等盗墓探险小说,在猎奇心理驱动下,非常受大学生欢迎。
(四)从阅读的深入程度来看,阅读较浅,对作品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还有些学生的读书心得显然只是为了应付“差使“,其读书心得借鉴了网络上的评价。有的学生只是看到拍的电视或电影,没有看原著,而原著和电影电视内容并不一致,这些都在他们提交的读书心得里体现了出来。
二、大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
(一)经典文学的缺失。通俗文学,尤其是通俗小说在大学生中的受关注度比较高,但是经典文学,包括古代文学经典,现代文学经典和西方文学经典的关注度明显较低。在本次“读书心得“的征集活动中,最受关注的是路遥《平凡的世界》和余华的《活着》,此外,古代文学经典《红楼梦》也获得了一定的关注。但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莫言的作品竟然很少入选,除了两位同学写了《蛙》之外,几乎没有人关注他的作品,其他的当代作家如王安忆,王蒙,贾平凹等等,更是无人提及,现代作家里的代表性人物鲁迅,老舍,茅盾,巴金,曹禺等等,除了巴金的《随想录》之外,罕有作家出现在这个名单里,甚至于这些年比较热门的沈从文和张爱玲也少人问津。更少人问津是西方文学经典,除了《傲慢与偏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外,莎士比亚,雨果,托尔斯泰等等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家的作品没有一部入选。我们在分析读书心得时,曾经与”读书心得“的写作者进行过访谈,问到为什么大家很少读这些作家的作品,最普遍的答案是“读不懂”、“没意思” 。
(二)读书的娱乐化倾向与功利性问题。在本次“读书心得“征集中,我们发现,许多大学生的阅读停留在消遣娱乐与功利的目的,比较重视书籍的娱乐性与实用性。前者主要是一些网络爽文、鸡汤文,这些书并非一无是处,但却容易使学生陷入一种对生活与社会现象简单化的基调里,生活是复杂而丰富的,并不是都充满了正能量,也不是每个故事都会以大团圆的结局出现。这些貌似合理,看似真挚,读起来温暖走心的故事,往往经不起推敲且情感虚夸而造作,在赢得了大学生的注意力与时间的同时,同样也影响着他们对世界与人生的理解和判断。不可否认,文学阅读会在感官感受、情绪情感等方面来感染读者,使读者感到愉快,有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的作用,也不能否认“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有自有千钟粟”的功利说法,读书也有“经济”的目的,但这些只是读书之用的一种,而不是全部,甚至是其中并不算重要的一种。读书求知本身就是一件愉悦的事,而读书之用在于长知识,增智慧,提人格,这三者既是独立的,也是相辅相成,层次递进的。读书的真正目的在于人格的完善与提升,是使生命变得饱满的大愉悦。如果仅仅停留在悦耳悦目上,停留在一些底气不足的鼓励,一些似是而非的格言上,一些不耐咀嚼的心灵鸡汤上,这不能不说是阅读的误区。同样,由于当代大学生已进入成年人的行列,面临比较大的择业压力,很多同学在阅读中更愿意选择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书籍,像面试技巧、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书籍,希望通过这些书籍能够高回报、快收益。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无形中造成了轻视甚至忽视文学阅读,以一种较狭隘的功利主义目的来选择阅读对象。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