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高校学生团体组织支教活动成为一股社会热潮。其中,短期支教因时间要求较为灵活,条件要求更为宽松,从而更适于在校学生参与,成为大学生支教活动经常选择的项目。本研究对纳雍县贫困山区的大学生暑期支教点进行实地调研,并对参与支教的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了解到由于支教时间短,大学生支教动机不纯,大学生自身能力不足等原因,引发了参与支教活动的孩子们产生心理创伤,支教没能达到预期效果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服务的现状,思考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的长期发展,提出了引导大学生纯化支教动机,建立健全大学生支教机制等解决方案,希望能给前去支教的大学生组织一些借鉴和参考,让支教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自身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还能为受教育学生带去知识和希望,从而使支教实现其所设想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大学生;短期支教;支教动机;解决方案
一、引言
大学生支教始于1994年,是一项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志愿活动,旨在改善落后地区教学落后的现状。[1]高校大学生参与支教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支教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各种学校党团机构、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也为大学生提供多种短期支教项目,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大学生支教活动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也获得了社会的普遍认可,然而短期支教活动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使得大学生短期支教备受争议。[2]许多报道在肯定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同时,也严厉地指出了其弊端。《中国青年报》报道大学生短期支教隐现“副作用”[3];有媒体披露大学生短期支教“后遗症”并指出:一些走过场的支教活动,不仅浪费支教大学生的时间,而且会使支教大学生缺乏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无法激起他们回报社会的欲望和信念;[4]同济大学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近62%的校长坦言先前支教的大学生给学校带来过不良影响,78%的受教学生为大学生哥哥姐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感到遗憾和苦恼。
支教的初衷是支援落后地区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但现在支教中的各种问题不断涌现,促使我们从更多角度看待支教带来的利弊。
二、大學生短期支教现状
本研究选取纳雍县化作乡一所贫困山区小学为研究对象,该学校的教室、操场、图书馆都是通过网络求助向爱心人士争取而来的。学校为了开拓孩子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从2004年开始通过网络寻找支教团队,希望能够通过暑假的支教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大山之外的世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奋斗精神,从而树立对未来的信心和自己的人生目标。同年7月,第一批大学生支教队抵达学校,并开始教学。支教的时间从7月中旬开始,支教时长为12天,支教模式为将自愿来参加活动的40个小学生按年级分为大、中、小班,分别由不同的支教老师负责管理。
三、短期支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017年暑假,为了了解大学生支教的普遍现状,本次研究深入支教地点,采访了23个参与支教的大学生,并通过网络向有支教经历的大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被调查者填答的问卷共400份,其中有效问卷356份),随后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短期支教给山区孩子带来了新鲜知识和乐趣,但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可忽视。
(一)支教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调查显示,参加支教的高校学生有87%来自大一、大二,其中将近50%的人对支教的了解只停留在简单层面,并且没有做好参与支教活动的充分准备。参加支教活动的大学生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学培训,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大多不能激起孩子们持续学习的兴趣。近60%的支教大学生上课时只是拿着提前准备好的教材照本宣科,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实际接受能力,缺乏对孩子们的引导,不能调动全班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对受教学生产生心理影响
在深入支教点时,研究者对参加过暑期夏令营活动的50个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16%的小学生表示自己还没来得及适应新老师,活动就匆匆结束;22%的小学生表示自己是在对活动没有任何了解、被老师和家长的督促的情况下参加活动的;8%的小学生认为支教的老师负责心不强;60%的小学生表示支教结束后由于和支教的老师断了联系,而为这段“感觉不真实”的经历感到苦恼。
短暂的相处给小学生们带来温馨,但活动结束后的离情别绪也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困扰。尤其是当大学生志愿者离开后,和孩子们几乎完全失去联系,这让仍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难以接受。
(三)增加校方老师教学负担
短期支教活动由于其时间要求较为灵活、条件要求教为宽松的特性,偏向于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向孩子们授课,而当地的老师平时采取的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惯用的以学习成绩为导向的授课方式。据调查,70%以上的孩子在支教结束后认为自己学校的老师平时上课刻板无趣,从而对课堂产生排斥。由于两种教学方式的差异,新学期开始后师生间需要重新磨合,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校方老师的教学负担。
四、解决措施与建议
(一)保证支教大学生的教学质量
为了保证大学生的教学质量,在开展支教活动之前,必须对支教大学生进行教学培训,确保他们对小学各科的课程标准和课程知识有一定了解,能灵活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新志愿者要与支教过的志愿者之间建立联系和交流,不断提升支教团队的教学水平;与校方老师之间的交流也必不可少,以此来了解他们平时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对此的反映情况,采纳运用到支教活动的教学当中,同时也能了解到学生们的大体情况,便于支教时尽快适应当地的教学环境。
(二)正确引导大学生对支教活动的认知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中近60%的大学生的支教动机是为了锻炼和提升自己,这导致他们做事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不会过多地关注受教的小学生。有8%的小学生觉得大学生在支教过程中缺乏责任心,他们感受不到支教大学生对他们的关心和认真教学的态度。因此,支教志愿者树立正确对待支教活动的意识至关重要。大学生应当明确进行支教是一项公益活动,是从大格局出发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并不仅仅是为了自我提升。培养大学生服务支教点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是每个支教团队最主要的任务。支教团队在培训时,要向参加支教的大学生传达正确的支教观念,纯化他们的支教动机,引导他们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支教这一公益活动。
(三)提高支教大學生的身体及心理素质
支教点处在经济落后地区,环境艰苦,道路不通畅,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支教大学生而言,参加支教是一场艰难的奋斗。本研究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在以往的支教活动过程中有不少大学生身体不适引起感冒发烧,严重者甚至发生晕倒的情况。支教大学生不仅要克服高原反应,还要坚持每天早起备课、做饭、送孩子们回家。这些任务并非轻松简单,所以拥有强健的体魄对支教的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在支教前,支教团队应有计划地、适当地进行集体的体能加强训练,为到山区支教提前做好身体素质方面的准备。
此外,支教大学生是否具有较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对支教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从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成功案例来看,健康的心理状态能够让支教大学生更快地适应新环境,而且在和孩子们相处时更能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方式,缩短双方的磨合过程。[5]可以从强化心理健康意识、学习自我心理调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等方面,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四)建立支教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短期支教应该成为一个发挥持续效应的教学过程。一个支教组织的支教地点不应随意变更,应该与确定的当地学校进行长期合作,保持与当地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教学经验,掌握学校的教学进度,便于对每一新阶段的支教活动进行充分准备和合理安排,从而建立起一个长效机制。
支教团队在每次支教活动结束后可与受教学生适当保持联系,通过电话、写信或回访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成长变化,并针对他们遇到的问题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让支教活动所传递的正能量持续发光发热。
五、小结
开展大学生支教活动的初衷和主要目的是改善贫困地区教学落后的现状,促进其义务教育的发展,同时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基于对大学生短期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到贫困山区进行短期支教所存在的教学质量不高、影响受教学生心理、增加校方教学负担的问题,然后结合支教点的实际情况,针对提高大学生短期支教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给出了合理的建议,希望研究结果能对我国各高校的志愿服务团队组织、进行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佳歆,邓椅玲,肖丽娟.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服务质量研究[J].才智,2018(5):64-65.
[2]王飞奇.大学生短期支教为何被质疑[N].山东农大报,2015-04-17(6).
[3]周凯.大学生短期支教隐现“副作用”[N].中国青年报,2011-10-10(3).
[4]逸华.警惕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后遗症”[N].中国民族报,2011-11-15(3).
[5]岳瑞波.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经济学思考[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27—28.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