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习近平青年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2919
陈鹏洁

  摘 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发表系列有关青年的重要讲话,主要回答了“为什么要培养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以及“如何培养青年”三个问题,形成了系统的青年观思想,为当前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创新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为新时代青年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习近平青年观;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有关青年工作的讲话,对青年工作极为重视,逐步形成习近平青年观,为新时代思想政治课的改革给出了指导性意见,为新时代青年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一、为什么要培养青年

  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后备力量,源源不断为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贡献巨大助力。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不断席卷而来,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不断涌现,文化冲突剧烈;以及互联网飞速发展、社会转型的影响,青少年成长不可避免遇到新问题——出现青年政治立场模糊、理想信念淡薄、贪图享乐、缺乏责任感等现象,因此国家对青年工作给予极大重视。

  (一)青年是国家、民族的希望

  在战争时期,青年前仆后继,不顾生死为国家寻求救亡图存之路;在国家建设时期,青年为国家建设奉献自我、锐意进取;在改革时期,青年首先做出行动,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在新时代,青年是成就中国梦的强大力量,青年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

  (二)坚定理想信念的引领力量

  习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1]青年拥有坚定理想信念,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才能不忘初心;青年拥有坚定理想信念,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强大力量;青年拥有坚定理想信念,是整个社会强有力的黏合剂。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生力军

  青年具有强大的学习力与开拓的视野;以及积极活跃的思维优势。“青年应在不同文明的交流互动中寻求共处之道,谋求发展之途,不能盲目闭门造车,或‘杞人忧天地担忧被其他文明所诱引,或被‘文明冲突论等西方理论和学说所震慑,否则只能故步自封,步入绝境之中。”[2]所以,青年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有力推动者,是中外友好事业的建设者,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力军。

  二、培养什么样的青年

  (一)拥有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不坚定,易出现道德堕落、政治立场不坚定等问题。当下,西方的敌对势力依旧通过各种途径企图动摇我国青年一代政治立场,对中国进行和平演变。在这样的形式下,拥有坚定理想信念的青年才能稳定自我政治立场,成为坚定的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后备军。

  (二)过硬本领——实用型人才

  新时代大背景下,高科技产业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需要能将自身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应用于生产劳动中的人才,即时代发展对实用人才的需要,呼唤着广大青年将学习作为首要任务,躬身实践,做到知行合一。

  (三)创新创造——创新型人才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创新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具有重大意义。2018年12月的中美贸易战中,“华为事件”再一次证明了创新创造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新时代经济的发展,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主要力量,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呼唤更是一浪接过一浪。

  (四)艰苦奋斗——目标型人才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国家从积贫积弱一直到如今的繁荣昌盛,是无数中华儿女艰苦奋斗的结果。当下享乐主思想、拜金思想在青少年间泛滥,习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的未来发展需要培养方向感明确、自我约束力强的人才,就要培养青少年矢志艰苦奋斗。

  三、怎样培养青年

  当前,我们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新媒体对学生思想影响广泛、学校内部思想政治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轻视等等问题愈发明显。在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了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统一”,对大中小学校的思政课改革创新给出建设性意见。

  (一)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

  大中小学阶段学生,三观尚未完整形成,且没有较高分辨力和抵抗力;思维活跃,对于新兴事物接受程度高,政治立场极易动摇,易受到不良思想、思潮的侵蚀。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具有很强的学理性,同时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即思政教育中必然有政治立场的表达;政治性一定要通过学理性展现,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辩证统一。

  (二)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在这个关键期间,知识的积累是关乎成长的养分,价值观的引导是青年成长的梯架。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辩证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引导学生形成端正的价值取向、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三)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的统一

  新媒体高速发展,众多伪装之后的不良思想、思潮隐藏其中,无孔不入。大中小学的思政工作一定要牢牢把握好主流方向,积极弘扬正能量,同时直面这些不良思想、思潮,立场鲜明,进行批判,有利于引导学生区别、抵御这些思想。理直气壮办好思政课,就要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

  (四)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多年来,各地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多以理论知识教授为主,而实践不足。思政课要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首先必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引导学生深刻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用坚实理论基础武装学生头脑;同时,将校园传统课堂与社会课堂相结合,根据课程安排相关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五)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统一性要求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其多样性要求因地制宜,开发地区资源;因时制宜,随着不同时期要求,将时代要求呈现于思政教育中;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特点,实施贴近学生的教学,让学生从内心接受思政课。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即思政课系统化;教师授课动态化。

  (六)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的统一

  早在战国晚期,《学记》中已提出“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3]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中心”、全然放手让学生自我探索,都无法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形成的一种双边活动。思政课改革必坚持教师主导下,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实现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七)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的统一

  这里提到的灌输性并不能与传统“填鸭式”、“教条式”教学方式划等号,思政教育内容具有真理性、历史性、时代性。灌输性,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成果的系统化教育。启发性,即教师要引导学生“跳起来摘果子”,把握学生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得出答案。把握好二者辩证统一,是思政课改革创新一大要求。

  (八)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

  思想政治显性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无可置疑。在日常生活中,教师更应以身作则,“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4]同,将思政教育引入学生的课余活动、课后实践中去,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习近平青年观深刻回答了国家、党团组织、社会、学校“为什么要培养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以及“如何培养青年”,对大中小学校的思政课给出建设性意见,为广大青少年自我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是新时代青年工作的总指导。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02).

  [2]孙丽芳戴锐.习近平青年发展思想的内涵与结构体系[J].甘肃社会科学,2018-4.

  [3]戴圣.学记[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03.

  [4]习近平.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学习强国,https://www.xuexi.cn/dcd04a790d372b7a7094e5662a4c45fc/e43e220633a65f9b6d8b53712cba9caa.html.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