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众所周知,语言是促进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大要素。翻译活动则是迄古至今从未间断。而谈及翻译,就不得不提到翻译中的诸多理论,其中最为人知晓的莫过于彼得·纽马克所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流翻译”。语义注重传达原文信息,很好的保留原文内容包括原文行文格式风格。相比之下,交流翻译侧重于目标语言的表达,原文是屈从于译文的,为的是让译入语读者能产生相同的感受。
关键词:语义翻译;交际翻译;《苏菲的世界》;哲学;鉴赏
乔斯坦·贾德所撰写的《苏菲的世界》作为一本畅销全球的哲学启蒙小说,深受读者们的喜爱,萧宝森所翻译的译文在国内也是一版再版。但时至今日,未有过多的关于此译文的鉴赏赏析。本文目的在于基于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下分析《苏菲的世界》(萧宝森译)一书中的翻译手法策略,证实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在哲学类翻译的优势,为哲学类文章的翻译带来启示以及贡献。
一、引言
众所周知,语言是促进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大要素。文化间的交流以及文化自身的发展更是离不开取多种优秀文化之精华。讲到历史上各时期的精粹则常常以文字的形式記录下来再向大众普及。然而,不同中文化之间常常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如汉藏语系、印欧语系等。文化其间的交流则需要译者在不同种文化间搭建桥梁。翻译活动则是迄古至今从未间断。而谈及翻译,就不得不提到翻译中的诸多理论,原因在于翻译理论就如同译者内在的指南针,只有在理论的支持下,译者才能准确的重现源语作者所想传达的信息。提及翻译理论,最为人知晓的莫过于彼得·纽马克所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流翻译”。语义注重传达原文信息,很好的保留原文内容包括原文行文格式风格。相比之下,交流翻译侧重于目标语言的表达,原文是屈从于译文的,为的是让译入语读者能产生相同的感受。
人生离不开哲学,离不开哲理。哲学促使人善思勤问勤学。哲学可以培养出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左右人生取向。然而说到哲学,人们对其第一印象往往是晦涩难懂。而读哲学的相关书籍就好比去吃那筋头巴脑,虽说费力,可随着涉猎越多越广变得也愈有滋味。哲学书籍种类也可划为多种,有入门书籍,哲学通史以及流传久远的哲学家们的著作。其中最为人们欢迎的,受众最多的哲学书籍,还要数相对易懂的哲学入门书。乔斯坦·贾德所撰写的《苏菲的世界》作为一本畅销全球的哲学启蒙小说,深受读者们的喜爱,萧宝森所翻译的译文在国内也是一版再版。但时至今日,未有过多的关于此译文的鉴赏赏析。本文目的在于基于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下分析《苏菲的世界》(萧宝森译)一书中的翻译手法策略,证实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在哲学类翻译的优势,为哲学类文章的翻译带来启示以及贡献。
二、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一)文本类型的三种分类
彼得·纽马克认为,在开始翻译活动之前,第一步,也是优先度最高的一步,就是结合实际的文本,将文本功能进行划分模式。纽马克将文本分为三大类:A.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B.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C.呼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其中表达功能侧重于表达源语作者的思想,以及文学性较强类作品,诸如诗歌话剧等,可以较大限度的保留作者风格和其“指纹”。信息功能是指文章脱离作者及读者,主要作为信息的载体,记录信息。而呼唤功能则作为与表达功能的对立面,是围绕着读者,以译文读者为主,很大程度在考虑读者的感受,并希望能多少影响读者从而改变读者的想法以及观念。但涉及到实际翻译活动中,不能仅有理论框架的支持,更多的则是要与文章相结合。并且,在常见的翻译实践中,多数情况下不止单一的功能,往往是杂糅两种甚至三种功能。
(二)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彼得·纽马克在他的《翻译问题探索》(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中,给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下了明确定义。“交际翻译指译文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尽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语义翻译则指在译入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上下文意义。”提到了两种主要的翻译方法,就不得不探讨两种译法的异同,语义翻译更多的是一种屈从翻译,译文是屈从于源语作者的思想,目的在于,基于目的语的行文准则,最大限度的重现原文的句法结构,从而达到准确的信息传达。而交际翻译则顾名思义,以交际为主,使读者更容易的理解与接收读者的想法,与源语读者能产生相同的感受。
三、《苏菲的世界》原著及译本简述
(一)《苏菲的世界》原著简述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所撰写的一部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于1991年以挪威文在挪威出版。小说一经出版,短时间内受到读者们的追捧喜爱。小说共被译成数十种语言并风靡欧美大陆。小说采取的元小说的叙述方法,注重小说中的虚构出来的人物身份,以及小说的叙述过程。在《苏菲的世界》中,贯穿全书的主要线索就是苏菲和哲学家,其内容可以划分为三部分——“哲学家的书信”“苏菲的故事”以及“席德的世界”,三者随着情节的发展交互构成小说的叙述整体。《苏菲的世界》的前半部分是哲学家艾伯特向苏菲讲述西方哲学历史,人无论何时都要保持对世界万物的好奇与思考,拥有一颗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心为起点培养苏菲的哲学兴趣,渐进的以古希腊哲学为起点一路讲到当代的哲学理念。当人们习惯了以苏菲和哲学家艾伯特之间的交流和书信形式的叙述方式后,剧情突然一转。原来二者皆为上校艾勃特笔下的人物,上校寄希望于以这个故事作为生日礼物送给自己的女儿席德;书中苏菲在学习哲学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探寻着存在的终极意义,受哲学家不断地启发,她进而认识到自己所处“世界”的真实面貌,最后两人一起摆脱上校的控制从“非真实”逃到“真实”的世界,最终书中人物苏菲、哲学老师艾伯特和人物席德、艾勃特在同一维度继续探寻奥秘。
(二)《苏菲的世界》译文简述
《苏菲的世界》中译本由台湾作家萧宝森所翻译,该版本自1996年首次印刷以来成为国内最普及公认的译本,整体译文行文流畅文笔优美,书本没有生疏之感,读起来不费力,不拗口,准确再现了原文的信息以及整体风格。所以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美中不足之处部分章节略微的删减。
四、译作中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以及发现的问题
由于小说内容过多,很难展开完全的讨论,现只节选小说中人物描写及书信内容部分的一些译例对照加以讨论。在下文中所选的9个译例中,分别从语义翻译交际翻译角度加以赏析。
1) SL:Sophie lived on the outskirts of a sprawling suburb and had almost twice as far to go to school as Joanna.
TL:苏菲家位于外围,走到学校的距离是乔安家的一倍。
首先,这一句话句式结构很简单,意义不晦涩。但译文出现了两处问题,问题一在于前半句,苏菲家位于外围。什么的外围呢?我们可以从原文中获取到准确的描述信息,是城郊的外围 “outskirts of a sprawling suburb”而在译文中却将其省略,属于漏译的现象。
2)SL:Sophie let herself quickly into the red house. As always, her cat, Sherekan, managed to slink out of the bushes, jump onto the front step, and slip in through the door before she closed it behind her.
TL:苏菲快步走进他家那栋漆成红色的房子里。当她正要把房门带上时,她的猫咪雪儿一如往常般悄悄自树丛中走出,跳到门前的台阶上,一溜烟就钻了进来。“喵咪,喵咪,喵咪!”
与上一句相比,此句译文就显得译者功底深厚,the red house的直译译文应该是“红色的房子”而萧增译了“漆成”这样一来使行文更加流畅通顺,不拗口,可读性更高。而第二句如直译过来,则是“和往常一样,苏菲的猫--雪儿,从树丛中悄悄地溜出来,跳到门前的台阶上,在她正要把房门带上时,一下子就钻了进来。”萧采取了交际翻译的手法,适当的调整了语序,使整句话更顺畅。但在句尾,增译了苏菲叫自家的小猫,想必是为了照顾剧情,使这一段提及猫咪的话不突兀。
3)SL:They seemed to talk only about unimportant things.
TL:他们所说的仿佛都是一些芝麻绿豆的事。
这一句属于采取了典型的交际翻译,unimportant的含义是不重要的,但对于中国文化,以及中国读者来说,用芝麻绿豆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来形容一些琐事则是再寻常不过的了,这样翻译很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也使读者读起书来更舒适。
4)SL:Joanna looked surprised.
TL:乔安听了仿佛被雷击中一般。
这句译文十分地道,不单单是从完美的归化的应用来讲,更是接近满分的结合了上下文的实际情况。首先,单从原文来讲,直译过来就是,乔安看起来很惊讶。但结合上下文,首先能得出,乔安是听到苏菲说的话,不再喜欢打羽毛球了而变得惊讶。所以译文可以处理为乔安听到消息变得很惊讶。而萧宝森的译文中将这句话将这种抽象的惊讶转化为具体的,更为形象的词句--仿佛被雷击中一般。乍一看可能会觉得有过译之嫌,实不然。通过进一步的思索会发现,乔安以及苏菲都是十多岁的孩子,孩子的思维都很单纯,友情对他们来说是尤为重要的,所以当乔安听到苏菲不再喜欢打羽毛球的时候,这个消息对她来说无疑是震惊的。所以将其翻译成仿佛被雷击中了,只能用出彩来形容了。
5)SL:Youre kidding!
TL:你不是说真的吗?
探讨以及评判这一句话是很有意思的。我们先看另一句话,这句话与另一句话很类似:Its not funny! 从句法层次来讲,这是一句否定句。但所包含的语言情感,不单单是这不好笑这么简单。再看原文这句话,将其翻译成“你不是说真的吗?”语言情感通过一个问句很好的表达出来的。但是,译文让人略感别扭拗口,这句话就显然是一种缺了几分意思的归化。我认为,基于主角年龄不大,可以更口语化一些译为:你是认真的吗?这样一来不但流畅很多,也准确的重现了原文所要表达的内容。
6)SL:Darn! Sophie had been looking forward to getting another letter from the unknown sender.
TL:该死!她居然开始疯狂地期待那个不知名的人再度来信。
从整体来说,这句话几近完全的再现了原文所要表达的信息,其中一些语句处理的也很巧妙。比如,another letter (直译过来为“另一封信”)翻译成了再度来信。但从纽马克的翻译理论角度来说,unknown sender翻译成不知名的人,则属于语义翻译。因為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我们更多的把这种没有留下名字的人称为匿名者。但通过进一步思考,这个unknown sender其实也可以把unknown省略掉,直接译成那个人,因为在读者心中都知道有这个寄信人,所以“那个人”可以完美的代替句中所要指代的来信者。本句中还要讨论的一个词就是译文中增译的“疯狂地”看似有过度翻译之嫌,但结合实际上文的语气词,则可以得出苏菲是很期待再次收到来信的。所以这个译文是可以接受的。
7)SL:Lots of people have hobbies. Some people collect old coins or foreign stamps, some do needlework, others spend most of their spare time on a particular sport.
TL:人的嗜好各有不同。有些人搜集古钱币或外国邮票,有些人喜欢刺绣,有些人则利用大部分的空间时间从事某种活动。
此句話中,共有两点需要讨论,一是关于hobby翻译的准确性,二是关于spare time的翻译准确性。说到嗜好,其实这个词语有两种含义,在古文中嗜好多指特殊的爱好,多为褒义。而现如今多为用于贬义,如不良嗜好。而书中则说,收集古钱币、收集外国邮票、刺绣等。这三样都属于好的爱好,所以嗜好有点不恰当。而spare time的释义就是空闲时间、业余时间。虽说很多兴趣爱好的确是需要空间去做,但是这是一种明显的不忠实于原文的译文。
8)SL:Is there nothing that interests us all? Is there nothing that concerns everyone--no matter who they are and where they live in this world?
TL:可是,天底下是不是没有一件事是我们大家都感兴趣的呢?是不是没有一件事是每一个人都关切的——无论他们是谁或住在何处?
这句话典型的使用语义翻译作为指导。当读到这两句话的译文能感受到明显的翻译腔,很拗口,“是不是没有一件事?”和我们正常说话或者书写时的方式很不同。我们通常会说,“有没有哪件事?”这样更符合我们的说话习惯。
文中多次出现drugs,因为苏菲总说一些富有哲学性的话语,让她的妈妈以为她接触了坏人。但译文中统一翻译成吃药,这与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相悖。正如大家所知,drugs在欧美文化中通常都是违禁毒品的代名词。
五、总结
正如那句“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部作品让不同的人去鉴赏也会得到不同的评判。评论一个译文的优良与否更是如此,何况翻译理论——这个译者心中的天平不尽相同,译者的翻译习惯千差万别这都促使了一篇译文的评价褒贬不一。本文在第一章简述了纽马克翻译理论的翻译手法,在第二章简述了《苏菲的世界》的原著和译本。第三章节选了部分原文译文对照。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的得出的结论是,译本小说整体优秀,可读性高,纵使稍有几处不忠实,但丝毫不会撼动译文在读者心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乔斯坦·贾德著,萧宝森译.苏菲的世界[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
[2]何成洲.《苏菲的世界》与元小说叙述策略[J].当代外国文学,2007,3.
[3]刘嘉琦.苏菲的世界叙述艺术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4]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5]Sophies World--A Novel About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by Jostein Gaarder, Translated by Paulette Moller.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