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探讨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措施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5127
邓葵次

  摘 要:德育是中学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并把德育渗透到各个学科教育中去。作为中学课程的学科之一,体育教育也不例外。体育教育是通过身体运动来改变和提高自身的各项“品质”,同时也是确保学生能够有效提高自身身体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因此本文以中学体育教学为研究对象,探究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有效渗透。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教育;渗透措施

  学校的德育教育,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思想观、道德观和价值观而言,用社会上普遍认可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思想影响学生,并且让学生自觉地遵守这些行为规范。学校德育具有社会共同性和历史继承性。 [1]学校教师也十分关注如何将自己的教学课程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效融合,在提高学生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明辨是非的基本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因此,中学教师需要根据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让德育教育充分的融入到自身的课堂教学之中。

  一、发挥教师以身作则的作用

  依据“育德之人,要先做有德之人,才能有育德之效”的道理,我認为以身立教是体育教育工作者应遵守的基本工作原则,也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2]作教师应该清楚:教学和教育之间是互相渗透的关系,教学具备教育意义,而教育则透过教学过程来完成任务。德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与渗透,也就是说要通过教育的方式学生逐渐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体育课程作为一种以运动为主的教学课程,因此在中学体育课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比一般进行知识性传授的过程难的多。例如体育教师在教学生上课准时到操场集合,要有准时的时间观念,就需要教师自身能够准时到上课地点,上课不拖拉。体育课堂要有始有终,切不可“放羊式”教学,也只有教师自身能够做到以身作则,才能起到道德教育的说服力,使处于朦胧状态的道德观念的中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接受,真正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

  二、采取趣味教学的教学方式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就需要中学体育教师突破传统的教育方式与理念,采取趣味教学的方式,将德育内容充分的融入到自身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愿意“面对压力”,“承担责任”和“克服困难”。体育教师可以将游戏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利用游戏的趣味性对学生进行道德观念的培养。[3]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小组合作的游戏模式,让学生们进行分组合作。如两人三足行的游戏,该游戏需要团队意识才能够获胜。游戏中,我们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学生的竞争意识,在老师及同学的鼓励与加油声中,轻松、快乐地进行比赛,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队获胜,但既然是比赛就会有输有赢。让孩子在运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让孩子在运动中实际承受失败带来的体验教训更深刻。

  三、注重塑造学生的个性教育

  中学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可以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风格,与所欠缺的德育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课程设计,从而使得每个班级的体育课程都能够根据自身班级发展的缺陷得到相应的提升与发展。如我现任教的九年级(13)班,有五个后进生,刚接手时这五个人让你的课堂纪律一团糟。后来我发现这几个人很喜欢打篮球,所以现在(13)班的课堂设计我经常有篮球的教学内容,而且让他们几个人各带一小组练习篮球运球,然后进行教学比赛,输队有“奖励”。有一次的教学内容是中长跑,我也是通过教学比赛来定每组的跑步圈数,那一课所有学生都很认真,而且跑步偷懒的人明显少了。有时我就让每个小组的“篮球教练”进行篮球半场来回运球比赛(该项目是体育升中考的择考项目),采用432或543的奖励原则(冠军队跑最少圈,依次类推), 而这样个性化的德育渗透,更有利于学生能力与道德的发展,帮助学生不断补充新的道德理念,从而避免同一道德内容的重复灌输使学生产生厌烦感甚至是抵触感,使学生的德育教育有更多新内容的补充与完善,更好地推动学生终生体育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四、创设情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

  在体育教学方法中,有一种常用的方法,那就是情景教学法。例如,在进行队列教学时,我们可以设置一个情景,在操场上画一个正方形,在正方形的一条边上设置一个红绿灯标志、一个人行横道标志和一个垃圾桶,让学生沿线齐步走。当遇到红灯时,体育委员喊立正, 教师讲述见到红灯要站住,不要闯红灯,等红灯变绿灯了体育委员喊齐步走,学生继续前进;当看到人行横道时,学生左右观看,然后通过,教师可以讲解不要随便横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当见到垃圾筒时,教师对学生讲述垃圾不要随便乱扔,最后队列结束。通过情景教学在队列练习中融入交通知识,使学生加强交通意识,养成良好习惯。

  五、联系教学实际,合理渗透德育

  德育也讲究时效性,抓住时机,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练习时发生的情况,有意识地将道德教育与科学知识教育结合起来,达到育体又育心的教育目的。[4]针对学生的表现因势利导,及时进行表扬和指出不足,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良好思想行为和拼搏精神,教师要予以表扬,给予鼓励,以便树立正气,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六、小结

  体育课程虽然不同于其他模式的课堂教学,整个课堂教学主要是以学生的自主运动为主。但是体育课程同样也可以进行学生的德育渗透,能比其他学科更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关内容的建设,能够使学生将德育内容内化于心中,并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与风貌,发挥体育课程的教育教学价值。因此,中学体育教师要注重自身课程的开发,帮助学生建立起完善的道德理念。

  参考文献:

  [1]曹彤.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2,2.

  [2]曹卫军.创新体育教法,渗透德育教育[J].德育渗透.2009,10.

  [3]路晓伟.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3.

  [4]和嘉禾.初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初探[J].教育研究,2011,4.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