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健美操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对于高校而言,在体育教学项目逐渐引入了健美操课程,以期不断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本文对高校健美操教学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实际提出加强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具体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健美操教学;人文素养;提升;对策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众的审美观念不断发生变化,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对健美操方面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参与积极性不断提升,健美操日渐成为城市乡村靓丽的风景线。健美操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具有健身性,同时也带有很大的娱乐性,通过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健美操教学项目,一方面有助于让学生深入领悟健美操的魅力,提高他们对健美操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更好地通过健美操训练等增强身体的力度和弹性,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塑造良好的体型,提高自我审美意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当然健美操教学应当注意方式方法,结合学生的兴趣,科学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提高健美操教学的有效性,加强高校健美操教学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探究,对健美操教学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高校健美操教学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分析
健美操是一项技术兼具艺术性的娱乐健身项目,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众审美情趣不断提高,健美操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体系,融合了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以及心理学、体育美学等学科理论,旨在为了促进健身美体而设置的课程,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除了开展理论教学以外,还需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理念的培育,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更好地提高健美操锻炼的熟练度,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体验,提高气质。
高校健美操教学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和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对于大学生而言,健美操学习,需要夯实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更多的要领,提高身体综合素质。虽然健美操看起来非常具有美感,但是在背后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大学生由于普遍缺乏锻炼,运动能力和协调性不足,从而在开展健美操学习时往往感觉力不从心,难以坚持下去,并且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都需要日积月累巩固才能养成,如果身体柔韧性不强或者体力不支,将难以提高学习成效,久而久之容易降低学习兴趣,不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持续性。加强人文素养培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对健美操学习的重视程度和正确的认知,通过有效的引导和训练激发他们的热情,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意志力,用正确的观念去学习、实践,从而提升整体学习的持续性。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健美操的学习,需要学生在团体训练中根据教师的指导,服从整体安排,跟着节奏进行训练,才能更好地展现健美操的艺术魅力,在学习过程中无论哪个环节,在练习时都要紧跟教师的节奏,思想统一,才能确保学习成效。此外健美操的学习,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的技能和理论,还需要学生做好相关的训练,通常教师会鼓励学生进行健美操动作创作,或者参加相关的比赛等,从而提高自信心,找出不足,对比差距,从而更好地进行针对性提高。所以通过开展健美操学习,有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为未来的就业、成长等奠定基础。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健美操本身就是一门艺术,通过演绎,能够更好地展现健美操的魅力,学生在学习健美操的过程中通过掌握相关的技术,观看相关的动作,进而有效冲击视觉,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不同的健美操舞蹈在动作、整體呈现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和亲自实践,有助于提高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健美操学习,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长期坚持,并不是单纯的把教师所讲述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学好就代表学习基础,不同的动作、不同的表演都需要不断创新,尤其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全世界对健美操艺术方面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全世界健美操爱好者都在结合自己的兴趣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进行演绎,所以通过开展健美操教学,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多展示自己魅力的舞台和机会,学生可以结合学习理论和技术,结合自己的理解来进行舞蹈创作,或者与其他成员一起共同创编新的健美操动作、队形等,不断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潜能,提高对健美操的热爱度和欣赏力。
二、加强高校健美操教学,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具体对策
为了进一步推进高校健美操教学体系不断完善,有效发挥健美操教学应有的价值和功能,全面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索:
加强健美操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健美操教学是一项终身的需要持续学习的事业,对于教师而言,需要积极研究,深入探索健美操教学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围绕新课标要求,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角度出发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所以首先应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开展多方面的培训,鼓励他们加强自学,不断研究健美操方面的典型经验和做法,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充分展现健美操的魅力,同时要通过开展学术交流以及专业培训等,拓宽视野,不断创新,带领学生更好地领略健美操的内涵和风采。
结合实际,探索构建完善的健美操教学课程体系。一方面教师要以大众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学生的兴趣、特长以及学习基础等,构建针对性系统性的理论教学内容,注重教材的选编,融入更多的时尚性、趣味性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学习资源,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鉴赏力。另一方面要不断拓宽教学资源,在理论教学方面注重融入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借助网络信息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丰富的可选择的教学资源,开拓他们的眼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寻找到自己的兴趣,在未知的领域获得更多的感知,提高健美操理论和技术学习的系统性。
探索多元化的健美操教学模式,不断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要融入更多的人文教育内容,同时要注意方式方法的创新,注重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比如围绕健美操某一个动作,可以融入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平台,借助图片、视频或者音乐等充分展现健美操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或者教师根据音调、节拍等往往开展一些重复性动作的教学,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创编,提高学习健美操的自信心。此外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在校内成立相关的社团或者俱乐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加以应用,丰富人文教学的内容,提高可持续锻炼能力,此外还可以师生一起参加一些校外健美操比赛或者举办相关的课外活动,与其他高校、社区一起联动,创造更多的适合学生参与的健美操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丰富性,在互动中增进交流,提高学习成效。
总之,健美操教学对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和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教师结合实际,完善相关的教学课程、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形式,创新实践探索的载体,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促进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赵马盼.基于协同学理论的高校健美操体育教学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02).
[2]郑婕茹.高校健美操教学模式的创新浅析[J],才智,2019(02).
[3]徐淑斐;徐培文.论健美操教学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7).
[4]刘婧.高校健美操教学优化方法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9(02).
[5]王晓瑞.高校健美操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一体化模式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