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随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国务院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推进医养结合,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本文重点介绍晟泰村的四种养老模式,并深入比较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互助式养老各自的优缺点,从而得出这四种养老模式中未来最好、也是最适合老人的养老模式,为老年人的养老选择提供重要的借鉴。
关键词:乡村养老;模式比较
一、晟泰村及其各养老模式
(一)晟泰村介绍
晟泰村隶属于苏州下辖县级市昆山市淀山湖镇,位于淀山湖镇的东南片区,邻近上海市青浦区,是淀山湖镇15个社区和村之一。晟泰村辖区总面积5.5平方公里,2017年总产值922.39万元,村集体固定资产4094.2万元,集体经济收入166.03万元,人均纯收入35526元/年,村民享有幼儿补贴、社保补贴、老年人旅游补贴等,总计福利达到120万元左右,在淀山湖镇10个行政村排名第一。全村共有11个自然村,26个生产小组,693户居民,总人口2413人,其中:男1160人、女1253人;60岁以上415人,70岁以上208人,80岁以上108人,90岁以上21人。晟泰村的大部分居民来自旧式农村,因此保留了传统农村“熟人社会”的性质,因而这里并没有大多数城市社区每家每户封闭隔离的情况,邻里之间相互串门是常态。
(二)晟泰村各养老模式
居家养老是主流,据问卷调查显示,晟泰村82.9%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他们认为“家”是一个人的归宿,生根落叶都要在此,住在外面是“没有福气”的。此外,晟泰村的富裕使得村里建设了完善的公共设施,老人们在家就可以实现娱乐、学习、购物等需求,所以居家养老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是理所当然的选择;机构养老是补充,在晟泰村,机构养老并不被看好,甚至成为了老人们“不得已”的选择,因为受传统观念影响,老人们认为被送进养老机构是“不幸”的,此外,养老机构的费用较高,子女可能难以承受。因此,在家庭有能力亲自照料老人的情况下不会选择把老人送入养老机构[1];社区养老成潮流,在晟泰村,有54%的老人选择了社区养老,仅次于居家养老。老人享受着社区提供的服务,不自觉地将个人生活融入到社区生活中,使得社区养老成为这里的潮流。社区养老作为一种能够提高养老质量,实现养老服务资源的精准对接的养老模式,适合“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养老,也是现在乃至将来的主流养老模式;互助养老有创新,互助式养老是晟泰村努力構建的养老服务体系中十分有特色的一种模式,主要体现在晟泰村独有的“离家不离村”老年公寓的生活中。这所公寓的最大特色便是互助,这种互助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如老人们相互照料,团结友爱,身体好的帮助身体差的,年纪轻的帮助年级大的。这种互助不带有很强的组织性,老人们在行动上都自觉履行着“互助”的原则。
二、晟泰村各养老模式之间的比较
(一)在养老成本上的比较
首先来看居家养老模式,随着养育子女花费的增加、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农村中年人儿女数量相对于过去少了很多,许多农村地区出现一对夫妇抚养一个小孩同时需要赡养4个老人的“四二一型家庭”,家庭的小型化使得养老成本的增加,子女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付出较大的金钱成本与时间成本,与之而来的便是子女的养老负担日益加重。其次是机构养老,根据调查,昆山市的公立养老院的每张床位价格约每月500-1000元①,且存在床位不足的情况;好一点的私立养老院费用在3450-10050元②,远超普通老人养老金的承受水平,在大部分农村更是少有人负担得起。最后是社区养老与互助养老,这两种养老模式所付出的金钱成本都比较低,只要交一些伙食费,同时互助养老再多交一些床位费就行。因此,在养老成本的比较上,社区养老所需要的成本最低,机构养老所需要的最高。
(二)在老人幸福感上的比较
首先来看居家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是由子女们赡养、照料老人,这不仅可以使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得到照料,而且满足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2],因此居家养老可以使老人获得较高的幸福感。但随着子女养老负担的日益加重,晟泰村的部分年轻人选择进城打工,迫于岗位的竞争压力,他们无暇顾及老父和老母,从而导致了农村老年人与子女在生活上的空间分离,这种分离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机会减少、情感淡化[3],从而导致老年父母的幸福感逐渐消失。其次是机构养老,大部分农村养老机构主要是由民政系统兴办,多以“养”为主,缺乏精神调节功能,采取封闭管理方式,将老年人的活动限制在机构小范围内,几乎相当于与外界社会隔绝,缺乏户外休闲娱乐活动[4],导致养老院气氛沉重,老年人生活在“灰色”之中,幸福感低。再次是社区养老,社区养老主要是以家庭为核心的社会化养老模式,它依托的是社区专业的服务人员照料的形式,这种形式方便了对老年人的照顾,也填补了子女的孝心,并且与机构养老相比也不会轻易的造成老年人和子女之间的隔阂[2]。最后是互助养老,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是对家庭养老的补充,是将符合条件的老人们集中到一起,让老人们在熟悉的村庄环境中与熟识的邻居或好友生活在一起,这样使老人在心理上能够接受和认可,不存在心理上的落差[5]。互助养老模式集子女的关心照顾与邻居间的互助娱乐于一体,使得老人们不再感到孤独,生活中也是更添乐趣,因此幸福感较高。
(三)在服务与设施上的比较
居家养老主要以血缘关系为链接,依靠子女提供服务,大部分子女都是非常注重孝道的,尽心尽责的照料自己的老父与老母,但也不能排除一些道德低下的中年人,视自己的老年父母为拖累,不愿给予生活上的关心与照顾。此外,子女为了承担起家庭责任,不得不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工作中,难免就忽视了父母生理与心理上的需求。因此子女提供的服务质量时高时低。机构养老需要缴纳一大笔养老费用,因此它提供的服务较为专业化并且配备了完善的医疗设施,但在当今社会上,养老机构虐待老人的新闻层出不穷,这就使得子女与老人对养老机构的服务产生了质疑。社区养老主要依赖于良好的服务与完善的医疗设施,但目前大部分社区的服务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因为社区的服务人员多为社区内部工作者、老年人、志愿者、以及来社区实习体验的大学生,由于没有对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进行健全的考核、培训和管理,导致多数服务人员和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且养老基础设施的建设多依靠政府投人,但在落实过程中,受资金、人力等条件限制,存在数量不足、维护不及时的情况[6]。互助养老模式主要依靠志愿者提供服务,而志愿者在一开始可能充满活力,提供的服务质量较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兴趣与活力逐渐被消磨,就会不自觉地懈怠,服务质量也逐渐下降,因此依靠单纯的志愿活动是很难持续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的,而当引入“时间银行”模式时,志愿者提供的服务质量可能会有所提高。“时间银行”是一种可以把公益服务时间存入的银行,当人们老了以后可支取相应的被服务时间,实质上是一种“期货”性质的公益服务模式[7]。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整合乡村养老的志愿者资源,实现劳动成果的延期支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志愿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互助养老具有颇多的优点,但也存在缺点,其中之一便是医疗设备短缺,专业医疗设备往往价格昂贵,甚至没有购买的途径,因此晟泰村的“康乐寿”不能像养老院那样配备专业医疗设备。
三、总结
通过养老成本、老人幸福感和服务与设施这三方面的比较,我们可知互助养老模式与其他三种模式相比,所需的成本较低,老人获得的幸福感较高,如果引入“时间银行”模式,那么服务质量也不再是问题,而在未来的发展中,当互助养老模式被广大群众接受与资助、政府大力扶持,从而医疗设施越来越完善,那么互助养老将是未来潜力最大、也是最适合老年人的一种养老模式。
注释:
①http://www.yanglaocn.com/shtml/ylyxx/2013-04/yly136562375616211.html
②http://www.yanglaocn.com/shtml/ylyxx/2018-01/yly151636021625107.html
参考文献:
[1]王惠颖,耿永志.农村养老方式问题分析与出路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7(13):42-43.
[2]李冬梅.浅析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发展社区养老的必要性[J].劳动保障世界,2019(03):45-46.
[3]王泽强.人口城市化迁移下的农村养老困境及出路[J].贵州省党校学报,2019(01):109-115.
[4]王三秀,杨媛媛.我国农村机构养老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其对策研究——基于Z省B县的个案调查[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2(03):1-15.
[5]张得辉,魏晋华.“农村互助养老”模式运行机制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9(02):183-184.
[6]贾俊杰.社区养老的问题及对策——以大同市某社区为例[A].劳动保障研究(2019年第1辑)[C].四川劳动保障杂志出版有限公司,2018.3.
[7]欧旭理,胡文根.中国互助养老典型模式及创新探讨[J].求索,2017(11):124-130.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