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城市宜居的生态性思考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4379
罗阳

  摘 要:城市作为人居环境最主要的形式,宜居一直是人们自古以来不懈的追求。传统对城市的规划过分体现了人们对是自己生存的重视,忽略了城市的生态性,造成诸多城市病。问题倒逼,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态的重要性,对生态事业建设的不断重视促进了宜居城市的研究。根据龙岩新罗区当前在建设宜居城市生态性的现状,肯定其在交通畅通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环境治理工程中已取得的成果,积累建设中的优秀经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对策与建议,推进龙岩新罗区宜居生态建设事业发展。

  关键词:城市;宜居;生态性;可持续发展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进一步部署,将“美丽”二字写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这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充分体现了我党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全球生态问题高度负责的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高速发展。城市宜居性是在城市满足了人类基本的服务功能(如经济、文化、科学技术、政治)之后,对人类聚居地更高级别的要求环境、安全、娱乐、食品、空气、水质等因素也被考虑进来。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研究编订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于2007年正式对社会发布。《标准》通过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和公共安全度六大指标体系,对城市作出整体评价。其中环境优美度和生活便宜度是最为关键、最为核心的两大指标。但是当前,高速城市化也带来了交通拥挤、资源紧张、垃圾“围城”、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要彻底解决城市生态问题,走“生态城市”之路,大力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是唯一正确的选择。生态性是宜居性中的一部分,在宜居城市的构成要素中,环境优美度和生活便宜度集中体现了生态性的要求。环境优美度中关于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水、空气、城市景观的要求与生态性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生活便宜度方面,交通出行、便民设施、健身场所的需求也是影响生态性的重要因素。所以本文,笔者将根据宜居城市中的生态性指标来展开分析。

  近年来,在福建省建设生态强省的大背景下,龙岩高度重视城市环境建设,把生态作为根基、保障,作为事关长远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此,本文对龙岩新罗区宜居城市中的生态性建设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所取得成就,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

  一、龙岩新罗区在建设宜居城市的生态性方面建设现状

  选取龙岩市新罗区作为实证进行分析,介绍龙岩新罗区在建设宜居城市的生态性方面建设现状,主要介绍新罗区在交通、绿化、环境治理方面的现状。

  (一)完善交通网络,加快城市化进程

  第一、加密路网,中心城市总体布局采取“一城二区八团”,主要实施“西扩南进北拓”战略,同时通过环形快速通道建设,促进各组团的生成、配合、互动,形成“环网相连、节点畅通、高效便捷”的城市路网。龙岩大道高架桥、罗龙西路提升改造、火车站片区道路、海关、邮政前下穿通道建设、“三桥一路”提升改造等,进一步改善了城区交通拥堵的问题、完善了市区的路网结构,方便了市民的出行。第二、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停车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新罗区共完成15个停车场项目建设,新增车位1026个,缓解了市民停车难及道路拥堵的问题;投建人行天桥,确保市民出行安全。目前新罗区完工7座、新建6座人行天桥。人行天桥的建成,避免了车流和人流平面相交时的冲突,有效地缓解了高峰时段的交通压力,保障了市民出行安全;建立智能交通指挥平台,落实绿色公交发展计划,大力发展公共自行车。目前城區主要公交线路将基本实现新能源电动化。除了纯电动公交车,共享单车企业进入龙岩,累计投放共享单车超7000辆,并且引进了共享电动车,使市民的生活更加方便,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绿色出行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小。

  (二)加大了城市绿化的力度

  我市尊重自然格局,依托山水地貌优化城市形态和功能,重点推进城市公园、滨河步道、环山栈道、城市绿化等的建设,为龙岩市民创造了一个环境优美的居住地。根据龙岩多山的地理特点,修建大锦山环山步道、天马山栈道等,打造“城市绿腰带”。利用城区内的湿地生态优势,加强与生活休闲的互动,修建大湿地公园,打造“绿色之肺”。根据城区内四条河流连贯,构建滨河景观休闲步行道,打造“绿色血管”。依托道路周围,设计园林路线,填补小尺度公共空间,打造“绿色细胞”。总体来说,新罗区绿道网规划遵循斑块-廊道-基质的空间规律,以公园、栈道、滨河景观休闲步行道以及绿道带等绿化建设形成“一心、两环、两轴、四带、四联”的放射状空间形态,将城区的各个角落渗透,保证每个地块都有生态元素的存在,同时每个区域有机地串联起来,使得整体生态格局健康可持续发展。

  目前新罗区绿道总面积近400平方公里,总长度约269公里,绿化覆盖率达41.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2.41平方米,实现市民出门见绿、移步见景、小行见园,在可达范围内,公平舒适的享受绿地、水体和花鸟鱼虫等生物带来的体验感受。让喧嚣的都市中有一块安逸舒适的“城市绿肺”,市民真切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境界。

  (三)通过加强治理力度,环境污染有所改善

  第一、水环境方面。水环境作为宜居城市生态性中最重要的自然元素,是构成城市生态本底的主体。新罗区水环境存在水量水质难以保证的主要问题。

  为了改变水量水质的突出问题,新罗区采取以下做法:第一、对于水量缺乏的问题,新罗区已经加快开展水库建设,保证蓄水工程,加快从周围水质较好的河流中引调水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中心城区用水经及环境用水题,保证水量。第二,对于水质差的问题,开展“清新水域”重点项目。一是改善河流水质,加强小流域生态治理。新罗区创建河长制,对河道进行生态化建设,整治污染,清洁河道,建设排水防洪项目,建立巡查制度,对污染源养殖业、企业加强整治,建设污水处理厂。从生态建设河道、源头抓起、积极维护、监督巡查一系列措施使得九龙江北溪流域水质达标率达87.5%,内河断面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100%,水质改善卓有成效。二是加强饮用水的保护,制定了《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重点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

  第二、新罗区空气质量方面。龙岩市城区空气污染指数API在70-90之间浮动,全年优、良以上天数365,占100%,污染物三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虽然对人体不会产生危害,但是还达不到人们对洁净空气的、清新蓝天的满足。

  新罗区通过加强重点行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开展油气污染治理,燃煤锅炉改用天然气清洁燃料等控制工业污染。开展黄标车淘汰工作,以及大力发展包含绿色新能源公交车、共享电动车、共享自行车等在内的公共交通系统等,缓解机动车尾气污染。加大绿化覆盖率,净化空气等一系列措施,一增二减,2018年年初龙岩中心城区空气质量全省综合排名第二,市民自由畅快在天然“氧吧”中深呼吸,感受蓝天白云带来的愉悦心情。

  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等全面协调,达到对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使得城区主要区域基本做到“整洁、明亮、优美”,人民的人居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离宜居城市的目标更进一步。

  二、龙岩新罗区在建设宜居城市的生态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尽管新罗区城市生态的建设方面的积极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城内畅通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环境治理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城内畅通工程方面还有不足

  1.设计不完善,改造堵点工程大

  新罗区道路建设起点低,基础弱,拥堵节点仍有不少。部分道路、路口设计先天不足,造成人车交织、机非混杂、动静态交通相互干扰,造成无序、混乱、低效;专门道路如公交专用车道、自行车道规划呈现大缺口;部分新建成的交通项目与老路段没有达到良好的衔接,造成新的城市堵点。共享单车缺乏监管机制,人民素质水平不高,单车乱停乱放,“单车围城”引发新的交通拥堵。

  2.人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薄弱

  监管和宣传引导力度松懈,市民为了贪图方便,违章出行的现象增多,市民安全出行宣传教育和违章治理需长抓不懈。

  (二)园林绿化工程还需完善

  1.部分绿道缺少专业的绿化管护人员

  对于有效的园林绿化养护方法知之甚少,绿化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及其工作能力有待提高。缺乏专业的养护方法导致人工建造的植物后期管护不到位,苗木成活率低下,降低绿化的观赏价值,影响到园林绿化的实际功能。

  2.景观单一,没有体现美感

  部分公园、绿道等植物景观的效果却比较单一,没有色彩变化,缺少生机与活力,缺乏绿化的美感,达不到绿化的效果。因此,要注意增加植物的多样性,注重景观的设计,使公园、绿道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环境质量方面还有缺陷

  1.水环境方面

  中心城区工业园区范围不断扩大,城市污水管网建设设计不合理,覆盖不够全面;矿区水土流失现象仍存在,一些工矿企业和无证无照的“小、散、污”企业仍有超标排放、偷排漏排现象。

  2.空气质量方面

  虽然近年来龙岩市的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是在建工程项目、道路扬尘、汽车尾气等污染,及中心城市饭店、餐饮店油烟污染问题仍然存在。

  三、对龙岩新罗区在建设宜居城市的生态性方面的改进建议

  针对城内畅通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环境治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笔者从建设现代宜居城市的生态性路径上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

  (一)提高交通便捷度

  1.优化交通生态规划设计

  首先分清街与道的区别,街的主要功能供人们步行,促进交往,带有人文气息。所以街道的规划原则是:营造活力的街道空间是城市生活的主要公共界面和载体,不仅仅承担着通行的功能,还应该保证街道两边的互动功能,所以两边距离不宽,在街上,应该按照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小汽车的优先次序考虑;而道路的主要功能是供汽车通行,需要一定的宽度,要与人行在平面上错开,所以道路设计按照街道反方向的优先次序考虑。所以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街的解决方法就是设置步行街、单行道等控制车辆进出,然而道的解决方法是拆除两边建筑,拓宽修路架桥,通过增加交通供给来达到需求的满足。要把街和道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规划。其次,对于老城区拥堵的问题的原因是因为优质医疗和教育资源密集,所以规划设计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城区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吸引人口车流进入新城区,实现分流;积极建立健全纠错体系,通过科学调查,市民举报等措施,确保各项规划能够“落地生根”。

  2.落实文明城市建设常态长效机制,持续开展道路交通秩序专项整治

  充分发挥城区智能交通指挥中心的作用,提高网络化、信息化应用水平,合理引导车辆分流,切实提升交通管理的网络化、系统化和信息化水平,实现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加快中心城区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中心建设和重点路段、交叉路口增设监控网点,确保全覆盖、无空点、无盲区,做到高效解决交通事故;建立违法行为举报平台,发挥广大群众的力量,由群众采集、曝光发现的交通违法行为,群众和政府双管齐下,形成合力,提高全社会交通安全的意识。

  (二)完善城市园林建设

  1.培养专业的绿化管护人员

  首先,建立园林绿化管理制度,成立园林维护责任制,实行奖惩制度激励工作人员;其次对公园、绿道管护人员进行入职考试、提高准入门槛。园林工作定期培训,集中学习绿化管护等专业知识,逐步提高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种植施工,加强后期管护工作,加强绿地的日常管护,草皮、灌木丛等为管理重点。

  2.注重生态美

  把生态学与环境学理论作为指导,把人工化的植物作为主体,合理规划绿化面积、协调比例配置、合理设计布局,注意季节变化,充分结合现有的地形、水系、植被等自然资源特征,体现城市特色风貌。根据生态美学的原理,除了有足够的绿化,还应该留下荒野地带,即湿地和荒地,體现自然野趣,同时实现了物种的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同时给人以原生态美的享受。3.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三)水环境的综合治理

  第一、源头治理。控制生活、养殖业、工业污水的产生,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创新科技,提倡市民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污水的产生。第二、控制排出,加快治污设施基础建设。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实现排污管网络的全覆盖。第三、加大执法惩处力度。政府部门加强监督检查,狠抓截污纳管工作,鼓励企业节水减污,对违法排污企业实行曝光、罚款等惩处。第四、加强河道两岸管理,因地制宜实施生态修复,种植有利于净化水体的植物。

  (四)空气污染的综合治理

  第一、积极推广清洁新能源、深化汽车尾气污染防治,建成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第二、重点抓好餐饮业油烟排放治理,重点检查油烟净化设备的安装、使用情况和净化效果。全面整治无证餐饮、露天烧烤。第三、推广科技化监管手段,完善街道空气自动监测网络体系,提升治气精准化水平。第四、在工业企业和生活居住区建立卫生隔离带,通常是利用植物的空气净化作用,建立绿化隔离带,降低工业企业排放废气对居民生活区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郑卫民.城市生态规划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王震国.大生态时代的城市创新.A.发展治理理念篇[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3](美)理查德·瑞吉斯特(Richard, Register)著,王如松,于占杰译.生态城市:重建与自然平衡的城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李丽萍.城市人居环境[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5]谢海生.生态文明的探索与厦门生态建设的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4.

  [6]刘金龙.从生态建设走向生态文明:人文社会视角下的福建长汀经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