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实践法对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回归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5635
代水星

  摘 要:重读毛泽东《实践论》,其教育价值在于:它要求我们立足实践,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语境、增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意识、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水平;注重认知,有区别有层次的灵活运用教育方法、鼓励青年在实践中创造更大的价值、优化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载体;关注青年,在协同性创新中避免思想政治教育顾此失彼、在启发式教育中引导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向纵深发展、在回归实践中凸显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为现实服务。

  关键词:实践;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教条主义拒绝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真理,不尊重客观实际的变化;经验主义拘守于自身的片断经验,不了解理论对于革命实践的重要性,或者主观排斥理论,看不到事物发展的全局。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深刻揭露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根源,即不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不了解认识的整个发展过程,不能做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它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新发展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走进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让我们开始重视美好生活需要和实际发展态势,成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立足点。挖掘《实践论》中蕴藏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价值,不仅能深刻体会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的革新,而且对于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新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实践论》强调“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要求我们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重视运用实践的方法,利用实际环境、实践活动、实践工具等发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伟力。

  立足实际环境,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语境。环境是无声的教育资源,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受教育者接收信息、作出判断、增进认同的重要载体。青年人喜欢新鲜有趣、富有动感的环境,更容易吸纳这种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和行为方式。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通过清新的自然环境、鲜活的人物事迹、真实的互动交流、宏大的社会背景等现实的语境组合,使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达到环境与人的活动和谐统一,与人的内心相融共生,与人的思维相得益彰。只有立足于现实的环境,理论才是鲜活的理论,理论对现实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才会凸显出来,才会更好的被青年掌握和运用;青年才能通过教学环境和实践环境深化对理论的认知,变被动的理论灌输为理论的自我生成。

  开展实践活动,增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意识。实践是青年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并形成个人理论素养的重要来源,是激励青年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的实际动力,是帮助青年检验感性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也是实现青年思想政治素养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关键。青年只有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自己主观上的学习需要,并通过写作、调研等形式运用理论知识,才能真正将知识内化于心,增强当代青年政治思想理论学习的主体意识。如果仅仅是教育者单方面的理论灌输,没有注重启发式引导和增强思想认同的实践活动,就难以真正激发青年内在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动机,难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青年成长成才的保障作用,青年学子也无法体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乐趣。

  重视实践工具,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水平。工具是理性的、无意识的,正因为有了人的参与,才使工具活起来,感性起来,成为改造世界的先锋。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靠教育者单一的语言表达,要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等实践工具提升其科学性、直观性、可操作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当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利用大数据、移动多媒体、网络技术终端、手机APP等高科技工具呈现教育内容,丰富其形式,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大数据和“互联网+思政”思维不仅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更为丰富多样,更能准确反映社会热点和人们的实际需要,让青年的实践伟力成几何倍数增加,讓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具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只有在思想政治理论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实践工具的选择、运用和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服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才是正确的、科学的、有效的育人行为。

  二、《实践论》指出“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要求我们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重视教育对象的认识运动过程,不断总结优化前阶段性成果并为下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方法服务。

  分清认识阶段,有区别有层次的灵活运用教育方法。认识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的那样,“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是认识的初级阶段,不仅不够准确深刻,也容易遗忘;只有上升到认识的高级阶段,成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才会经久不息的指导实践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分清青年所处的认识阶段,由浅入深的采用观察体验法、问题引导法、典型教育法、系统分析法、理论教育法等,根据教育对象的民族成分、行为习惯、心理偏好、语言风格等有区别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在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具备的情况下可以聚焦多个主议题实施分众化教学策略,提升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和实效性。

  确证认识成果,鼓励青年在实践中创造更大的价值。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教育,青年在脑海中会呈现一定的思维形式,如果不加以及时的肯定和强化,很快就会被其它的信息淡化、消解甚至遗忘。教育者必须及时强化青年的抽象思维,变主观的知识为客观的活动,并通过提问、推理、陈述和实践等多种方式及时检验受教育者的认识成果,剔除青年认识中存在的错误,使青年真正相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青年成长的历史时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青年的价值早已被历史肯定,但是要想把这种价值在当代更好的展现,就必须使青年立足于本职岗位,积蓄力量奋力拼搏,用自己的人生站位对标祖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把自己的青春梦熔铸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创新认知途径,优化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形式。青年时期是整个人生最富有激情和创造力的时期,最有可能产生世人惊叹的思想火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满足社会的需要没有捷径可走,只能用课程改革创新推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和认知途径创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头脑风暴法、对分课堂、网络微课堂等都是有别于传统教育的创新之举,经典诵读、传统理论教学也可以通过加入现代信息元素展现时代风采,把理论讲授通俗化、形象化、幽默化也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惊艳四座的“网络爆款”。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或者固定僵化的模式来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好坏,而要用青年人真正习得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行为习惯来评判教育的效果,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机制来衡量青年教育效果。

  三、《实践论》强调“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要求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教育对象的实际,从青年的实际需要出发,再指导青年去落实,摒弃一切离开具体现实空谈理论或者强制灌输。

  注重协同性创新,避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顾此失彼。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瞬息完成的片段,而是一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需要坚持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协同性发展创新,不只偏重于某一具体方面。社会变化日新月异,当代青年在全媒体时代了解信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便捷,信息量有时比教育者更为丰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要顺应这一现实变化,在具体内容解读中结合社会形势、时事政治、前沿动态等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使教学内容言之有物,每个青年都能从中深化自己的认识,还要全面揭示教育內容的内在规定性和理论逻辑,让每一个青年都能被深厚的学理分析所折服,并将这种思维方式外化为社会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领。

  运用启发式教育,引导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向纵深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说:“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由于思政课教学中理论教育多于实践教育,教育的内容决定了教育形式离不开灌输教育,尤其离不开深入浅出式的理论阐释和逻辑演绎,因此在启发引导中传递知识和真理显得尤为重要。青年在求学问知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如果对此视而不见或者不加重视,只强调理论的原生性、完整性和抽象性,不仅达不到灌输的真正目的——育人,甚至连灌输的教育方法顺利进行下去都会成为问题。因此,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调动各种显性和隐性的教育资源,启发青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理认同和情感交融,落实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强调实践性研究,凸显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为现实服务。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就,并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但是仍处于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阶段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思想和言行都要立足于这一国情,用理论创新和具体行动来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现实期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前途无比广阔的事业,它提供了价值重大的时代课题、规模宏大的研究素材、影响深远的思想理论,当代青年都应该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特长优势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建设者。鉴于此,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内容创新也要紧随现实任务的发展变化进行调整,围绕反映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想的现实性问题开展研究,通过现实问题的解决实现青年理论素养的提升与精神的升华。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