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正确处理城乡关系,是中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在推动城市重工业发展的同时,也积极探索农村工业化问题,促使农村的在地城镇化,努力寻求一种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道路,这段历史实践对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农村工业化;城乡关系;现代性;乡村振兴战略
一、毛泽东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积极探索
(一)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使农民就地转化为工人
“一五”期间,毛泽东对农村工作进行调研与思考,他在主持编辑《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时,就提出可以在农村发展工业以解决农村的劳动力出路问题,毛泽东设想通过人民公社进行农村工业化建设,使一定数量的农村劳动力从事工业建设,以达到缩小城市与农村差距的目的。为了支持社办工业的发展,毛泽东还提出:“地方国营的中小企业,可以下放一些给公社经营,①”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成千上万的小工厂在农村中迅速兴建起来。社办工业随着人民公社和“大跃进”浪潮一哄而起,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了调整人民公社制度,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的通过使得农村人民公社工业化的热潮迅速冷却。与公社迅速工业化的历史情况相反,毛泽东设想的农村工业化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他强调是循序渐进的农村工业化进程,并不是排斥它的进行。
毛泽东关于农村工业化的思想,是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深化的,概括来说就是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地区借助土地、人力等资源从事轻重工业方面的社会生产活动,使工业化机械化生产在农村地区逐步实现,实现一二三产业的交叉融合,促使多种经营方式在农村地区共存发展,确保农民在不离地不离乡的情况下实现多渠道发展,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使城乡发展水平实现大致一样。
(二)加大农村公共资源投入力度,促使农村实现在地城镇化
西方发达国家和苏联在实现城市化的过程中都采取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的单向路径,二者采用这种城市化途径的原因之一在于农村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但是,“我国是农业国,有五亿多的人口住在农村,②”这是毛泽东探索中国城市化所必须要面对的现实情况,因此他试图寻求一种不同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谈话记录稿》中就公社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思考:“每个公社将来都要有经济中心,要按照统一计划,大办工业,使农民就地成为工人。公社要有自己的高等学校,培养自己所需要的高级知识分子。做到了这一些,农村的人口就不会再向城市盲目流动。③”在此毛泽东认为,破除城乡对立的关键在于加大农村地区的公共资源投入力度,促使农村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提升农村生活质量。
毛泽东关于在地城镇化的思想,是他著眼于中国农村人口基数较大的现实国情试图突破传统城市化模式的伟大尝试,概括来说就是加大农村公共资源的投入力度,使农村享有与城市相同的发展条件和发展前提,构建城乡发展际遇的平等性,借此避免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而带来的农村空心化与城市负担过重现象,并在此基础上使众多农村地区借助众多的公共资源实现向城市的转变。
二、毛泽东积极探索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价值意义
(一)毛泽东探索新型城乡关系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分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一个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④” 城乡分离会进一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资源与社会财产也会进一步聚集在少数资产阶级手中,资产阶级利用手中聚集的资源继续扩大生产,实现人口与资源在城市的汇聚,这是每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与此同时他们也指出了城乡对立的暂时性:“城市和农村的对立的消失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已经成为工业生产本身的直接需要,同样也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直接需要。⑤”将农业与工业实现结合发展,本身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消除城乡对立的设想路径之一。因此总体而言,毛泽东在意识到城乡之间的对立之后,并不是任由生产资源的自由流动,而希望借助于各种社会因素进而形成一定的合力促使城乡发展差距的缩小。
(二)毛泽东探索新型城乡关系是立足中国现实实际情况的尝试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中国人民对土地具有强烈的归属感情,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农民、土地、工业化之间的关系是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毛泽东在肯定城市是工业化主体的同时,也将农村与城市置于平等的发展地位,试图增强工业与农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减轻工业对农业的“压榨”程度,促使农村产业结构的融合化与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在部分农村化为城市的基础上总结更多经验以推动更多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区域。毛泽东试图构建的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相似,都是立足于中国特有的国情来寻求革命与建设道路,坚持城市与农村地位的双重视,将农村作为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施力区域,这既是毛泽东立足中国实际情况的伟大探索,也是他寻求突破传统工业化路径的首创尝试。
(三)毛泽东探索新型城乡关系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超越
西方的现代化道路是资产阶级在资本的驱动下实现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实现的,遵循着“以资为本”的发展思路,资本特有的追求剩余价值属性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在农业中就表现为农民与土地的分离,农民与土地都被资本所支配,农民自身发展前提无从谈起,其发展程度只能依附驾驭于他们的资本的扩张状况,于国内而言就是对工人阶级的压迫欺诈,于国际而言就是对其他国家的侵占掠夺,因此西方的现代化是伴随着资本的无限扩张实现的。而毛泽东试图构建的新型城乡关系,是将农业置于本国工业化的大局之中,促使国家工业化程度的加深与工业化进度的加快,与此同时重视农业基础性地位,将农村的发展质量作为衡量标准,以期为农民提供一个更好的生存发展环境,努力将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缩小,这其中贯穿了毛泽东“以人为本”的发展初衷,始终牢记发展生产的目的是为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三、毛泽东探索新型城乡关系对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启示
(一)加强顶层设计,确保稳中求进、持之以恒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需要将实践与经验结合在一起,这也就决定了必须把“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有机统一。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首次明确了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这是加强顶层设计的突出表现,《意见》使中国的“三农”发展长期处于稳定政策支持的社会环境之中,为乡村的发展提供更为多样的发展可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命力推进落实,针对当前中国贫困现象多发生在乡村地区的现实情况,需要加强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度,激发乡村内在的发展潜力。乡村振兴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目标,需要各社会力量的持久支持,这种持久支持,既表现为政策战略的坚定性,又表现为社会资源的持续性,还表现为人民群众的拥护性,更表现为乡村地区的自觉性,唯有如此才能使内在潜力与外在助力实现高度统一,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力量支撑。
(二)强调主体地位,积极激发乡村的内在潜力
就中国农情而言,我国依旧仍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农村,试图通过消灭农村而将这些人口融入城市的发展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将农村作为与城市相同的发展主体是完全正确的。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发展观念的转变必然影响社会资源的流向,这种社会资源不仅是物质资源的汇聚,还是智慧方案的碰撞。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亟需加强,基础性资源的完善是乡村振兴的首要前提,在此基础上还要积极寻求乡土文化的复兴,乡土文化中的家风家教、实物传承与民间技艺等都是可以着力复兴的施力点,促使乡村文化产业的链条式发展,因此在复兴乡土文化的过程中要尽力寻求具有本区域特色的文化元素,避免乡土文化振兴的重复性。社会资源的涌入在给农村带来活力生机的同时,还要坚决避免“热资本、冷农民”的发展现象,远离资本对农村产业的破坏,确保农业的基礎性地位,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制度优势。
(三)强化人才支撑,确保农村后备力量的充足
人才兴则乡村兴,人气旺则乡村旺。乡村振兴不仅要关注外来人才的引进,还要关注本土人才的培养,实现先进技术与传统经验的有机统一,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关于本土人才的培养是通过农民的职业教育实现,将农民作为一项职业进行宣传教育,破除农民“发家致富只有外出打工”这一条路的固定思维,实现农民观念的更新换代,加强农民“留在农村建设农村”的信心;关于外来人才的引用则更多需要想法设法创造条件,推动职业制度的创新,发挥各类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吸引专家学者、技能人才等通过专门活动在乡村中负责投资项目等方式参与到乡村发展的事业中来。推动乡村地区的振兴,破解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需要各类农业科技人员的广泛参与,加强高校、科研院等专业技术人员与农村地区的联系纽带,促使科研成果切实转化为现实生产成果,缩短科研研究与农业运用的时间与空间距离,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注释: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17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1页。
③《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上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1998年版第19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3页。
参考文献;
[1]武力.论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现代化的伟大探索[J],中共党史研究,2011,(7):41-47.
[2]王国敏、梁亚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语境下的农业现代化道路[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2):90-94.
[3]马苹.毛泽东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探索及其奠基作用[J],学术探索,2015,(8):123-127.
[4]梁剑峰、贺小慧.毛泽东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理论贡献及现实意义[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3-18.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