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时代信息技术的学术进步和发展,以微信、QQ、微博等一些通讯工具逐渐出现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以及学习等各方面领域当中,并被广泛应用。使得我国社会逐渐步入了“微舆论”时代。在“微舆论”背景下,每个社会公民都具备信息生产、传播以及发布的行使权利。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信息传播速度快、交流方式方便。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性。但同时,一些暴力、淫秽、诈骗等一些不良信息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严重影响到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有着极大影响。因此,本文针对于“微舆论”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对策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微舆论;大学生思政教育;对策
处在大学阶段的大学生,其思维往往比较活跃,并有着较强的新鲜事物或陌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在“微舆论”背景下,虽然能够为大学生带来更多的良好交流机会,但同时也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主流意识。而针对于这一问题现象的出现,对于高校思政教育的顺利开展将有着严重不利影响。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际教育工作经验,详细分析了“微舆论”下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于思政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和指导。
一、“微舆论”下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大学生严重缺少对思政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就目前來看,现阶段大学思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以往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其教育知识内容体系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主。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有关纯理论知识内容的灌输和讲解,使学生一直处在被动学习和被动接受状态。虽然这种教学方式对国家建设有着积极推动作用,但是对于思维活跃的大学生来说,凸显的比较枯燥无味,使大学生严重缺少对思政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以往传统教育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现象。教师一直处在课堂主体地位,而学生只能作为被受教者接受教师的灌输和讲解,使大学生的自主性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严重阻碍了学生自由思维和个性化发展。而对于“微舆论”的出现,为大学生提供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丰富的信息内容和信息获取形式,使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比较喜欢或感兴趣的信息内容进行阅读和学习。对于通讯来说,其特点具有一定的交互性和即时性,大学生在平台上可以进行自由沟通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意见。
(二)大学思政教师对于“微舆论”缺少正确认识
随着“微舆论”的出现,从客观上来看,对于大学思政教师的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一定的积极推动影响。但是从反观上来看,有一些教师对于“微舆论”在理解方面缺少正确的认识。由于受以往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占据着科学主体地位,使的“微舆论”的作用价值无法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有的教师认为“微舆论”的出现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有着严重不利影响,所以在教育过程中一直讲“微舆论”作为“敌人”看待。所以,在“微舆论”背景下逐渐出现了一些不利于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国家和社会、政府的“流言蜚语”。其表现出的态度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视而不见”,另一种为“如临大敌”。而对于这两种极端且错误态度的出现,不仅严重影响到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同时也严重阻碍了高校思政教育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微舆论”,可以说是社会时代变化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新鲜食物,存在着一定的科学合理性,并且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有着重要积极影响。所以,作为大学思政教师必须要对“微舆论”有一个正确认识,并要不断地深入挖掘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时代的发展需求,不被淘汰。
二、解决“微舆论”下大学生思政教育问题的措施分析
(一)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师生之间角色的转换
就目前来看,现阶段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凸显的比较简单、枯燥乏味,很难调动大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针对于这一问题现象的出现,作为大学生思政教师要不断地拓展和丰富课程内容,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与实际生活的相结合,建立完整的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以便于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需求。由于大学生对于“微舆论”平台有着较高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所以作为高校可以充分结合大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微舆论”平台中的一些热点新闻或有趣事件的利用来提高学生参与沟通讨论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思维引导,将价值观念和主流思想融入到学生思维引导当中。不仅有效提高了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对社会事件有一个正确客观地看待和分析,不受各种言论的影响。除此之外,由于大学生的思想较为活跃,所以教师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要学会与学生之间进行角色互换。让大学生占据教学主体地位,而教师作为受教者,改变以往传统一味“灌输式”教育方式。而针对于如何调整师生角色。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提出有关课堂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其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通过课堂问题提问,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互动交流机会,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从中可以设定课堂提问环节,大学生在对舆论热点事件进行分析和讨论时,在遇到问题时及时地向教师请教,然后教师利用思政教育知识内容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在这种“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下,不仅可以有效调动课堂积极活跃气氛,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和效率。
(二)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力量
在“微舆论”背景下,作为大学生思政教师首先要积极改变以往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正确认识“微舆论”,充分意识到“微舆论”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不仅要对思政理论知识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建立班级微信群,或注册微博帐号,利用微博等一些相关网络舆论平台来加强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仅能够让大学生与网络舆论平台有一个更直接的接触,并对舆论平台信息的传播途径和方式等各个方面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学会对舆论平台信息进行筛选,通过一些良好信息的利用,促进学生的主流思想阵营有一个更好的建设,宣传并弘扬主流价值观念,进而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思想。同时还可以使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得到有效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此可见“微舆论”的出现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来说是如此的重要。突破了以往话语权行使的限制,各种舆论信息逐渐融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当中,丰富了日常生活内容。而作为高校和大学思政教师必须要提高对大学生教政教育的重视,改变以往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加强与学生之间平等、和谐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提高大学生参与思政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实现高效思政教育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彦,宋玲霞.“微舆论”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创新[J].科学与财富,2016(8):855-855.
[2]王灿发,郭英.“微舆论”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4(24):40-42.
[3]张明霞,胡红."双微时代"思政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正确舆论导向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35):183.
[4]李晓妍.浅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媒体创新的探究——以微信公众号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36):88-89.
[5]何世明.微信应用于大学思政课教学研究[J].山东青年,2018(10):26,28.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