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危害及危机应对策略分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3383
吕清海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兴起,互联网金融业也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为人民所熟知。自2014年起,针对高校大学生的校园贷款平台相继出现在各大校园,一些校园贷出现异化,引发了不少校园悲剧,致使重度抑郁、退学、离家出走甚至跳楼自杀等现象都有发生。本文从校园贷的直接危害和影响出发,梳理校园贷典型案例,剖析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问题的成因,提出完善立法、加强管理、教育,构建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园贷”中的预防与教育。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校园贷;教育

  近几年来,“校园贷”已经频频出现在各大高校。校园贷款似乎已经成为部分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日渐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大学生由于群体消费特点,成了这些新兴的、非银行金融服务的首选目标。这些借贷服务往往存在风控能力弱、贷款门槛低、授信额度高等问题,有些还能用其他同学的身份证、学生证申请贷款。并且其分期费率、违约罚息等也超过了法定标准,风控和追偿手段则更加荒唐,甚至出现新闻中提到的拿裸照抵押的违法行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开始对校园贷款平台复杂混乱的现象进行审视,并考虑出台各项法律法规予以控制。

  一、校园贷的发展背景

  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重量级报告—《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根据《报告》,2018年中国大学生在校人数达到3700万,全世界第一。全国各类高校达到了2852所,位居世界第二。2017年1月,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联合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就全国4000多所高校及职业院校、1000多万在校大学生的消费数据进行了专门的梳理。中国90后移动支付占比近92%。中国大学生在支付宝上的人均支付金额(含转账、网购消费、发红包、理财等数据)约为40839元,大学生在淘宝平台的购物中,服装占全部支付金额的20.77%,话费占11.02%,美妆占8.04%,紧随其后的是数码产品、运动户外、鞋箱包、食品、手机、家居等。这一报告无疑不说明了国内大学生的消费能力是恐怖的.支付宝等新型移动支付方式在国内大学生中的接受度非常高。线上支付的成熟,使得更多大学生消费者习惯用手机等移动端来支付消费,淘宝花呗,借呗,京东白条等可以“预支付”,“分期还款”的方式也已普及,为大学生所接受,成为超前消费,借贷的隐患。

  这些新兴的生活和消费方式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对高校的学生思政管理提出新的命题和挑战,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造成了不良影响,如还款逾期还会给学生学习生活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有人甚至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2017年北京某高校大三学生范泽,因网络借款平台而无力偿还,造成巨大心理压力,选择了轻生;云南彝良籍女大学生小梅先后从60多个网贷平台上共借款8万元后导致债台高筑,拼命连本带息还款14万余元后,還欠下近100万元巨债。债台高筑的小梅无法按期偿还近100万元的巨债,平台便对其手机内存储的所有联系电话进行拨打,不仅不分昼夜地打电话给小梅的父母催款,小梅的很多亲戚朋友也都收到平台方催款电话,并且是24小时不间断地打,搞得她的亲戚好友们叫苦不迭;浙江某高校2018级新生王某,在入学之后一个月内连续从40余网贷平台上共借款10余万元无力偿还,被迫选择休学打工还债。校园贷已经严重扰乱校园环境和市场环境,严重危害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成为社会和高校管理的安全隐患,亟需解决。

  二、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现状

  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向各类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随着移动互联网P2P金融业务兴起,多如牛毛的网络贷款平台大量上线,不少非法“校园贷”瞄准校园大学生,以快捷、方便、低息为诱饵,设置多种借贷合同陷阱,诱骗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平台借贷,一旦签完借贷合同便使出多种手段让贷款利滚利,导致“暴力催债”、“裸条借贷”甚至“欠贷自杀”等案件发生。

  (一)校园贷的种类

  1.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如蚂蚁花呗、借呗、备用金、京东校园白条等;2.消费金融公司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还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3.P2P贷款平台(网贷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如名校贷等。;4.线下私贷-民间放贷机构和放贷人这类主体,俗称高利贷。高利贷通常会进行虚假宣传、线下签约、做非法中介、收取超高费率,同时存在暴力催收等问题,受害者通常会遭受巨大财产损失甚至威胁自身安全;5.银行机构-银行面向大学生提供的校园产品,如招商银行的“大学生闪电贷”、中国建设银行的“金蜜蜂校园快贷”、青岛银行的“学e贷”等。

  (二)校园贷门槛低风险高的问题

  当前,大部分校园贷平台都打着“不用任何手续、三分钟办完、当天批贷”的旗号来吸引在校大学生的眼球,高校学生只需将个人学生证、身份证、父母及借款人的联系方式等相关资料进行拍照上传即可,不需要本人到现场,只需要通过移动设备进行简单操作即可贷到钱,缓解学生的资金压力。不少校园贷平台的利率尚未明确,宣传的利率远远低于经过准确计算的实际利率,按照国家规定其应划为高利贷行列。如若大学生未能及时归还贷款,便会不断地收到催缴电话及信息,甚至威胁其找家长和老师。最近,部分网贷企业以高校生手持身份证的裸照为借条,一旦出现违约情况,便会对此进行公开、威胁。目前,这已经造成了多起校园悲剧。

  (三)有些校园平台审核不够严格的问题

  很多校园贷平台的技术工作人员告诉新闻记者,“即便并非本人借款也可以通过,因为该平台的审查风控并不严格”。据反映,许多技术不达标、实力较弱的企业无需视频网签、也不具备人脸识别技术,很可能引发审核问题,用户个人信息也容易被他人冒用。像前段时间郑州高校生小郑负债60多万因无力偿付而跳楼自杀。究其原因,是因为审核机制不严格,除了会对大学生及其家庭造成巨大困扰,同时也可能会造成不知情同学的经济损失。

  (四)高校学生自身的问题

  社会经济的飞速进步,出现了更多诱惑,如此便使得大学生的消费欲望被激发。此群体的消费能力与资金来源不成正比,由于高校生的主要资金来源是父母,但是其集体生活逐渐令他们养成了彼此攀比、过度消费的恶习。此外,再加上很多大学生对网贷背后的风险缺乏足够的了解,一不留神便会吃亏,进而背负上沉重的债务负担;也有一些学生被利用了身份信息进行骗贷,这些均体现出大学生对身份信息保护意识的缺乏。

  三、不良校园贷的危害

  (一)引发心理危机,造成悲剧

  西方资本主义的拜金精神、享乐主义已经渐渐渗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加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大部分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后,摆脱了升学的压力,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物欲面前放纵自己,迷失了本性,在一定程度上讲究吃喝玩乐,穿着打扮。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观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发生了一定的偏差,虚荣心膨胀,产生了盲目攀比的心理,却对自己资金来源的渠道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考虑自己的还贷能力,缺乏责任意识,债务到期后,贷款平台就会通过骚扰、恐吓等手段迫使受害人再次貸款还贷平账,使其落入了“套路贷”陷阱。对无力还款的受害人,犯罪团伙采取向受害人及其家人、亲友、老师、同学发放裸照、灵堂照和一些侮辱性的图片、短信等软暴力手段进行骚扰、威胁,对受害人施加巨大的精神压力,迫使其归还贷款。造成学生的心理压力,引发心理危机,继而引发悲剧。例如2016年,河南郑州牧业经济学院大二学生郑某,以28 名同学之名,先后在14家校园金融平台借款近60余万元,因无力偿还,最终选择跳楼自杀。2018年7月,2017级某女生在网络平台被骗8000元,不敢给家里人讲,后在多个平台贷款还款,共计33个平台借贷12万余元。等等现象引发极强的社会舆论,让社会各界人士都开始对校园网贷的问题进行思考。

  (二)造成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压力

  在校大学生虽然都是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但他们社会阅历浅、防范意识不强,缺乏足够的社会的经验,并且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母。在小额网络贷款平台上贷款时需要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学生证还要填写学生监护人的电话等信息作为最后还款的担保。出于自尊大部分学生瞒着父母办理校园贷款,学生家长完全被蒙在鼓里,只有出现逾期学生家长才会收到催款通知。当不能如期还款时,部分学生会再度进行借贷来缓和自己的经济压力,从而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最后,学生个人如果无法偿还贷款,事件暴露,就不得不依赖家庭进行偿还,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

  (三)因信息泄露所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

  大部分的校园网贷平台一般只需要学生提供身份证、学生证、联系方式即可获得额度不等的贷款。但部分不法的校园网贷平台会以各种手段,诱骗学生透露更多的个人信息以及诸如监护人、好友、辅导老师的电话等,更有甚至要求学生进行“裸贷” 等。一旦学生无法偿还贷款的时候,校园网贷就会以这些私人信息威胁,以各种不同的手段胁迫学生还款,甚至将学生的个人信息利益交换,在影响学生日常生活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业造成极大的影响,使学生无法安心完成学业,出现逃课、逃学、退学等问题。而学生的信息一旦泄露到一些不法的机构之中,还会遭受各种方式不同、来历不明的威胁。

  (四)影响高校校园安全稳定及秩序

  各种校园贷对高校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造成困扰。高校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大学生应该在有序健康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而校园贷造成学生付出惨痛甚至生命的代价,老师和学生备受困扰,高校声誉受损等不良的校园氛围,严重干扰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人才的培养。

  四、解决校园贷款问题的相关途径

  (一)加强对“校园贷款”业务的监管

  针对校园贷出现的不良现象,2016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中国银监会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作为学校,我们呼吁上级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校园贷款”业务的监管,规范贷款平台的审核流程,严格审核贷款人的身份信息、资质及偿债能力。规范校园网贷行为,其中包括不得仅凭学生身份证、学生证等低门槛方式发放贷款,未取得家长、监护人等同意,不得向学生发放贷款。不得以手续费、滞纳金等各种名义变相发放高利贷等内容。对国内的校园贷平台进行监管和抽查, 使这一贷款模式能健康发展,制约部分贷款平台盲目放贷、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的行为。同时公安部门加强对不良校园贷的打击力度。

  (二)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校园贷之所以能在高校校园“流行”,与大学生的消费观有很大关系。校园借贷平台虚假宣传,诱惑大学生超前消费、过度消费,而大学生属于没有稳定收入、没有偿还能力的群体,其价值观不成熟,在错误消费观的引导下,很容易走入校园贷的陷阱。为此,需要各方力量齐心合力、密切沟通、有效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高校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积极培育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家庭教育中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消费观。

  (三)要认识到信贷的风险,做到诚实守信

  大学生已是成年人,需要对自己的行径负责,充分认识到信贷的风险,避 免因不能及时偿还贷款,而造成的个人信用损失。坚守个人道德底线与基本原则,坚决抵制渠道不正、来历不明的校园 网贷平台。

  (四)学校与家长应当做好对大学生的引导教育工作

  对家长来说,应当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加强对于孩子消费理念的引导教育,同时时时掌握孩子的经济状态,避免孩子落入校园网贷的陷阱之中。对于学校来说, 应当设法禁绝那些不法的校园网贷平台,加强校园贷危害宣传警示工作,比如新生报到时做好宣传,发放“校园 贷”陷阱的传单;张贴讲解“校园贷”陷阱的海报;宿区发放“校园贷”危害宣传单;将金融知识写入报到手册等,让大学生对校园借贷有明确的认识。

  (五)提高大学生信用意识,底线意识

  大学生个人应提高信用意识,提高金融理财意识及个人安全意识。要选择有贷款资质的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不要轻信没有资质的非正规公司发布的“无利息、无担保、无抵押”的虚假宣传广告。敢于对校园贷说不,对各种诱惑说不,针对参差不齐的校园贷市场要有分辨能力提高警惕,自我约束,量入未出, 理性消费。贷款后要有节奏地如期还款,避免逾期。不给贷款平台收取高额逾期处罚金的机会。一旦发现遭遇“套路贷”,要及时向警方报案,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不要因为害怕,被不法分子恐吓、威胁,在“套路贷”的陷阱中越陷越深,遭受财产损失和不法侵害。还款困难要及时求助,不可拆东墙补西墙陷入滚雪球似地无底洞中,及时停止新的借贷行为。

  在校大学生处于从校园象牙塔到社会的过渡阶段,其群体具有特殊性。作为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价值观,规划好自己的人生。社会不是绝对公平的,因为每个人的起点可能不同。但社会又是相对公平的,你有了知识和技能,就可以安身立命;你一无所学,就会未就业先失业。希望当代大学生应对校园网贷的利弊进行清醒的认识,避免应误信虚假宣传而落入校园网贷的陷阱之中,以致酿成不必要的社会悲剧。

  综上所述,网络贷款作为网络金融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我们应将其看成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够有效解决短期资金短缺的问题,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使他们养成更好的契约、诚信意识。反之,如果用不好会容易造成大学生不理性消费观的形成,进而导致自身负债累累、无力偿还。伴随着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各方的共同努力,面对校园贷,我们必须合理权衡借贷的必要性,谨慎评估借贷风险,借款人贷款后有无足够的偿付能力,进一步提升风险防控意识。

  参考文献:

  [1]向宇森,“微时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境遇及路径探索[J],重庆高教研究,2014(4):50-53.

  [2]宋雁慧,大学生网贷行为的社会心理分析[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05.

  [3]胥青,“校园贷”的风险防范与教育引导机制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6.

  [4]王东静,张社争,大学生网贷消费心理探析[J].榆林学院学报,2016,(04) :97-100.

  [5]邓雁玲,杨亚强,"校园贷"的犯罪风险及防范对策[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7.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