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市场不断发展,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不断进行内化改革,全面预算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和内部控制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简单概括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内涵,并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现状;改革策略
全面预算管理对我国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预算管理有利于更好提升企业经济,优化资源配置,对企业未来经营状况进行有效预测。目前企业在预算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体现在全面预算组织体系不全面、全面预算管理缺乏执行力、预算管理考核机制存在弊端等相关问题。因此,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进行改革是有必要的,可以通过树立全面预算管理意识、健全全面预算组织体系、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力以及加强企业预算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内涵
全面预算管理是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不断探索而逐渐形成的企业发展经验,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影响下,我国企业的运营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要求也日益显现。从企业全面发展来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预算对企业相关经济资源进行规划和分配。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要求企業的内部员工做到全员参加,对企业工作人员全方位的管理,才能实现预算管理的主要目的,进而推进企业在全面预算中实现运营的目标。在企业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过程时,要满足预算的科学性、配套的制度支持以及预算指标的灵活性。预算的科学性是要求企业在对不管是预算管理的编制还是应用环节的具体实施,都要站在科学性的角度进行判断和分析。配套的制度支持指的是,全面预算管理是具有系统性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借助有效的制度、体系及组织来进行支持和帮助。预算指标的灵活性指的是不仅要提升预算指标的先进水平,发挥其引导作用,还要对全面预算管理留有可调控的空间。全面预算管理不仅能够使企业战略管理水平的提升,还有助于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规避和减少企业运营管理的风险。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
(一)全面预算组织体系不全面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企业预算管理组织也在不断建构和升级,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全面预选组织体形还不健全,企业通过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时,存在的问题日渐明显,企业预算管理体系过于单一,将所有预算有关的制定和实行,都交由财务部门进行管理和推进,由于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信息量大并且具有复杂性,其中包括数据的统计和具体的财务问题,所以导致各个部门获取的信息受到阻碍,对正确的及全面的系统信息不能及时获取,并且在对企业管理进行全面预算时,很难从企业的整体发展角度对企业全面的预算数据有效把握,难以落实和贯彻对企业未来发展和预算管理的正确目标,进而导致企业全面预算制定,没有足够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使得企业全面预算执行效果不理性,难以推进企业预算管理的实施和推进。不利于企业树立全面预算管理中的权威和有效性。在某种程度上说,企业管理中全面预算组织体系不全面,是严重阻碍企业全面预算有效管理的重要因素。
(二)全面预算管理缺乏执行力
对于企业来说,影响企业预算管理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一定的执行能力。第一,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通过不断加大经营范围,不断成立新型公司,使预算管理的范围不断扩大,所需要预算的项目与之前相比也在不断增加,由于预算管理范扩大,预算执行中的实际问题相继出现,进而需要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对问题有效解决和改变。企业在预算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在多种角度看待问题的态度,导致企业预算在编制和制定上过于片面和单一,预算执行效率不理想。第二,企业在预算执行时,不注重实际问题。企业在实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没有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状况的实际经营情况相结合,造成企业编制的预算目标和具体执行编制的过于随意和简单。并且企业在编制费用指标时,由于考虑到自身部门利益的情况,对于指标的编制难以有效的确定,进而使企业在费用预算方面失去控制。第三,企业在预算执行时主动性不强,对于出现的预算管理问题不能及时改正和调整,不利于企业预算功能发挥更好的效率。
(三)预算管理考核机制存在弊端
建立健全的预算考核机制,对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企业预算管理考核机制存在弊端,主要受传统的预算考核方式的影响,传统的预算考核是将企业做出的预算指标和实际指标进行对比,并且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考核和做出相应的奖罚,传统的考核方法只注重增与减,难以改善企业预算管理的水平,无法公正客观的反映企业预算执行的成绩和效果,不利于对企业预算编制、执行等实际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另外,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掌握各部门人员的预算执行的情况。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企业在对预算考核时,没有有效运用激励机制,从而导致预算管理和预算执行缺少主动性,不利于预算结果的有效利用,严重影响企业对下一周期全面预算管理不足的改进。进而导致恶性循环的现象产生。
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改进策略
(一)树立全面预算管理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来愈激烈,需要企业树立全面预算管理意识,有较强的战略观念,使全面预算管理的观念在企业中可以有效普及并得到认可,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和企业内部发展的状况,不断提升企业内部的预算管理意识和战略管理的意识,为企业实际发展制定战略目标,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并有效指出预算管理对于企业实现目标的优势。企业在树立全面预算管理意识时,要注重以人为核心的全面、全员的预算管理理念,并结合本企业文化推动全面预算管理理念的有效实施,进而提高企业预算管理部门同其他业务部门之间的集体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促进企业预算目标的有效推进。
(二)健全全面预算组织体系
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时,应该注重健全全面预算组织体系对于企业管理预算的重要性。第一,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时,要重视企业管理中的权利行和威严性,并且可以适当设立预算管理机构,并且由企业领导担任主要负责人,副总和其他部门经理负责全面预算管理中的日常问题和事务,健全全面预算组织体系,能够及时掌握企业管理预算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和事件,并根据具体情况分析问题,并且有效解决。企业通过建立健全的全面预算组织体系,对企业全面预算的编制起到了推动作用,改变以往因为信息受阻导致企业预算与实际情况等问题。第二,要加强对企业的预算管理目标有效分解,并且细化、落实和执行预算管理的各项指标,对预算的编制实行强有力的约束和控制,进而推动企业预算管理不断加强。
(三)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力
在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时,为使预算管理的目标得以实现,应注重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力。首先,要想加强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需要建立具有科学性同时具有一定保障的制度体系,并且对企业各项预算管理指标和预算管理目标进行评估时,应该注重其科学性和实际性,进而有效提高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其次,要注重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在企业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对于企业开展工作起到铺垫作用,只有贯彻和落实企业发展的基础工作环节,才能较好的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和控制力。再次,企業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时,应该对其方法进行优化和改革,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状况,结合战略目标。通过与各部门之间交流和沟通,了解各部存在的问题和事件,并根据编制内容及时解决问题,企业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结合各年度财务情况以及外部环境因素,将预算编制做到符合实际情况发展,进而推动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进行。最后,在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同时,还要落实制度保障,进一步通过制定和落实相关制度保障,完善内部员工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四)加强企业预算考核机制
企业预算考核机制对于企业预算管理的实施和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建立健全的企业预算考核机制,对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发挥一定的优势。企业要在原有传统模式,不断完善考核机制,通过创新企业预算考核机制,增强企业各个部门的预算责任意识,进而改变部门预算存在不符合实际情况等问题。在进行企业预算考核机制时,要充分考虑在企业预算执行时不可避免的因素,对于企业预算管理中产生的结果科学分析。在企业进行业绩效益考核过程中,应将企业预算考核加入到企业业绩效益考核中,将预算考核列为关键性的效益指标,通过对企业预算考核结果的分析,改进预算与实际结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企业预算管理和预算执行的效率。
四、结语
对于企业来说,实施企业预算管理对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合理优化资源配置起到关键性作用,从企业目前来看,全面预算管理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对全面实施预算管理有一定的阻碍和困难,因此,要求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有效预算,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和改正,才能更好推动企业预算管理的全面落实和发展,从而提高企业自身效益。
参考文献:
[1]戚茜溶.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及建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22):156-157.
[2]杨静.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及优化完善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7(20):193.
[3]曹红娥.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集团企业内控体系构建[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3):33+74.
[4]邵开来.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探析[J].当代会计,2017(12):26-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