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大学生心理健康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4186
张启通,李松璟,梁晔,张晨曦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于男女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女生的社会地位逐渐上升,人们也不再那么重男轻女,因此男女之间的界限也不再那么明显,许多的高校出现了男女混合宿舍,但是男女混合宿舍的出现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

  关键词:男女混合宿舍;心理健康;男女交流

  一、问题的提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文化等快速的发展,思想得到了全方位的解放,中国人的认知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再是以前的重男轻女,男女不再被严格的限制职业以及行为。

  由于认知的改变,高校的住宿制度在逐步的改变,许多的高校为了促进男女之间的交流,开设了混合宿舍制度,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持有不同的态度,有人认为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心理健康,另一些人则认为有利于男女交流。

  本研究所用的样本的基本情况:

  本文以大学生宿舍为单位,以男女混合宿舍为研究视角,对男女混合宿舍对心理健康的情况进行探究。本研究所指的心理健康主要影响因素有:安全、个人人格、精神状态及外表、行为。研究以研究组的同学所在高校为对象。保守估计约为200-300人,本校学生约为50-70人,其余为外校人员。

  本研究先进行人物访谈,先看看他们对于混合宿舍关心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因素设计问卷,最后得出结论。

  二、男女混合宿舍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因素

  通过分析调查及小组内的讨论,我们发现认知的不同会导致人们对于男女混合宿舍后的心理产生不同的表现,些许人认为无所谓,另一些人认为不可行,因此我们在(访谈中)总结出这几种因素(一下均为根据访谈的结果作出的基本预测。)

  (一)人物访谈

  1.广东工业大学科技英语专业黄同学: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互相合作,取长补短,营造更好的生活。

  2.(混合宿舍)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会计学郑同学:男女同学间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拉近距离,互相了解成为好朋友

  3.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财务管理蔡同学:男女混合管理不会对我们的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4.当下社会,男女平等是社会进步的主题,男女混合管理能够很好的实现管理的多层次化,很好的摒除性别区间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男女差别管理存在的男女社会地位性质的隐性不平等的隐患。所以,男女混合管理在现代社会来说并不会存在所谓的安全不利影响。

  5.廣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财会系:我觉得一般不会对生活习惯造成什么影响,只是说去男生宿舍比较方便,然后会不会使男生拘谨,我觉得并不会吧

  (二)对于安全问题

  拥有一个安全的环境对大学生的学习及心理健康影响非常重要。假如宿舍管理松散,较多的社会人士进入。因为危险系数较高,有些女生可能会受到安全的“威胁”,从而给我们的女性朋友一种心里压力而且也给了一些思想不正的男生有了可乘之机。但是混合宿舍是把双刃剑;我们应该提供刷卡出入,还是应该把混合宿舍直接取消掉?取消后它的“利”是不是就可以完美的弥补混合宿舍所带来的“弊”?目前根据访谈结果推测可知,男女混住在学生心目中或是在现实中也没有这么大的危害。

  (三)对生活习惯

  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相同,有些人喜欢干净舒适,有些人喜欢凌乱的“美”,如果开放宿舍区,用混合宿舍进行管理,就意味着男女可以正常的进出宿舍,这就可能会影响到男女的生活习惯,让我们更加的注意个人卫生,注意卫生,有一个舒适整洁的环境,往往会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其次,在单一的宿舍中,男生可能会打游戏到深夜,早上睡懒觉,生活习惯的不好以及与外界缺少交流是不利于我们的发展的,但是在混合宿舍中,男生可能会更加的注意周围女生的感受,不会打游戏到深夜;少打游戏,与外界多交流也是保持心里健康的一种方式。这种认知在没有混合宿舍的人中间会更加的明显,尤其是女生。

  (四)对自身了解

  混合所导致的不同的生活方式会从不同的维度去了解自己,更加清楚的去认识自己,这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会有很好的帮助,对自己树立目标会有更加好的辅助作用,不会在毕业季感到焦虑慌乱无所适从。

  三、问卷调查的分析(问卷均根据访谈结果设计)

  (一)安全因素

  在没有混合宿舍的人群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约有53.85%的人认为女生会成为被骚扰的对象,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心理方面的问题,而其余46.15%的人则认为不会。然而,事实上在混合宿舍中的调查却出现较大的偏差,只有23.17%认为女生会成为被骚扰的对象。

  在没有混合宿舍的人群调查中,约有67.69%的认为会因为安全问题从而造成恐慌,而32.31%的人认为不会。与有混合宿舍的进行对比,有混合宿舍的人大多也认为松散的管理会造成男女恐慌,59.26%的人认为会,其余40.74%的人认为不会。

  在是否需要刷卡进出宿舍中有几乎84.62%的人认为很有必要,而仅仅只有15.38%的人认为不需要。与有混合宿舍的人群进行对比,在有混合宿舍的人群中,也有70.37%的人认为有必要进行刷卡进出宿舍区这种管理,只有少部分的人认为不用。

  在有男女混合宿舍的人群中,37.04%的人反映会经常有陌生人的进出,44.44%的人说一般而18.52的人说较少。

  经过对上述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除了第一个发生较大的偏差以外,其它的均在50%以上。根据第一个问题,我们进入更深一层次的调查,我们发现造成这偏差的原因是两者的认知程度不同,而不是安全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安全问题往往是混合宿舍的最大弊端!与此同时,学校对于男女混合的科学管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刷卡进出的服务等。

  (二)男女关系

  在非混合宿舍的人的调查中,有76.92%的人认为,混合宿舍能加大男女之间的交流,而23.08%的人认为不会,这个比例还是算比较明显的,也就是在非混合宿舍学生的眼中,混合宿舍确实可以加强交流。

  关于性行为的问题中,52.31%的人认为会加大性行为,然而47.69%的人认为不会,差别不是特别大,从这可以看出,男女之间也并不会因为混住而加大性行为。

  同样在非混合宿舍中,53.85%的人认为会使得我们更加的拘谨,46.15%的认为不会。

  如果开放宿舍,较大部分的人认为会影响社会上对于男女不亲的观念,这个比例达到了55.38%。

  据有混合宿舍的人调查分析,51.85%的人认为会加大男女之间的交往。而且有超过61.11%比例的人认为会在混合宿舍中脱单。

  综上所述:首先,据混合宿舍的人调查分析,混合宿舍中“脱单”的人似乎更加的大,同时性行为也会加大。而且,混合宿舍一旦开放,会影响我们对于传统理念的认知,同时男女之间会加强交流,这个认知在住混合宿舍与没住混合宿舍的人中达到了一致,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混合宿舍会给我们带来更加好的交流的环境,这是开放混合宿舍的好处。

  (三)生活习惯

  由于男女之前可以自由的进出宿舍,因此有超过75.38%的非混合宿舍的人看来,可能会使我们更加的注意卫生,而不会像以前那样邋遢。然而根据对住在混合的人群进行调查发现仅有7%的更加注重卫生,其余的保持原样。

  如果我们关闭混合宿舍,之前松散的自由进出被换成了严格的管理,这在72.31%的非混合宿舍的人眼中是会对我们的生活习惯造成影响的。

  综上所述:由以上我们看到由严格的管理到宽松的管理,并不会对其生活习惯造成太大的影响,而由宽松到严格的管理却会改变大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其问题所在并不是哪一种管理方式的好與坏而是现在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惰性。因而我们建议改变这种现象才是关键问题。

  (四)自身了解

  在对自身了解的调查中,有53.83%的非混合宿舍的人认为会加强对自身的了解,同时有67.69%的人认为会帮助我们完善个人人格。

  然而在混合宿舍的人看来,他们住混合宿舍的精神状态并没有明显的变好,只是状态一般这个比例达到了57.41%,因此,从这个层面看来,他们没有加深对自身了解。

  对于个人人格的看法混合宿舍的人与非混合宿舍的人达到了一致,超过了55.56%。

  综上所述:有混合宿舍与没有混合宿舍的人对于能不能自身了解有着不同的见解,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结论,因此,我们认为,这还是认知不同的问题,虽然现在形式上较以往更加的开放,但是思维并没有跟上那节奏,所以要解决这一问题还是应该增加这一方面的教育。

  四、混合宿舍对心理影响因素的总结与建议

  混合宿舍是把双刃剑,它所带来的影响其实远远不止我们所调查的这些,但是以上是主要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混合宿舍是把双刃剑,它会带来正面的影响,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正面影响例如:男女之间会打破传统的观念,加强相互的了解、改变自己之前不好的生活作风。负面影响例如:安全系数较高,特别是女生受到骚扰的可能性加大,以及男女的性行为会加大。

  因此,在21世纪开放自由的今天,男女混合确实是可以带来好处的,但是对于它的弊端,我们认为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影响,因为他们的管理模式不同,管理更加严格,弊端带来的影响可能会更小,反之,亦然!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国家层面还存在一定的缺失,所以加大在这方面的管理成本是减小不利影响的最佳方法。个人建议应该在下列几方面:国家层面加大类似的宣传,做好这方面的教育;自身多了解这方面,多了解两性之间的问题;学校加强管理,例如:提供刷卡进出宿舍区。

  总之,做好这方面的措施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要以对历史、对民族、对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像控制人口过快增长那样,切实治理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朱丽华,李雷.透过大学生宿舍看地域文化差异对同学关系的影响.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09-10.

  [2]朱永涛.大学生对校园美好生活的需要研究——基于苏州某高校的实证调查分析.高校后勤研究,2018-12-20.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