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代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扩大了生产经营规模。现代企业的逐渐发展,管理模式上出现了许多问题,无法适应社会需要和企业发展基本需要,管理方式的改革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双因素理论内涵概述、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不足等方面提出了相关问题,最后通过探讨研究得出了运用策略。皆为我国企业管理中与双因素理论有效融合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现代企业;管理;双因素理论
现代企业谋求经济利益的同时,逐渐意识到了自身管理模式上的欠缺。并通过引进科学规范的管理理念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革新。双因素理论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的建议,通过双因素理念管理企业,必然会带来理想的效果,进而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双因素理论内涵概述
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又叫保健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主要内容是,能够对一个人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为分两种,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又称保健因素,对于企业员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薪资待遇、工作环境、物质条件等方面。若这些因素无法使员工产生满意感,员工则会产生消极情绪,造成在工作中不认真对待或消极怠工。若员工对企业管理中的各项标准和福利待遇都相对满意,员工的工作状态则会有很大转变,在工作中会充分发挥积极性。另一方面因素为内在因素,也成为激励因素。例如工作的挑战性,完成工作后所获取的成绩,通过努力工作是否能够得到晋升或奖励等因素。激励因素能够从很大程度上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满足这些内在因素能够促使员工在公司发展中不断进步,反之,员工热情或会消失,但不会引起对抗。双因素理论认为,满意和不满意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不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不满意,而不是满意。双因素理论对其进行了纠正,目的是阐述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保健层次指的是基础的物质保证以及工作环境等方面是否得到满足,激励因素则关系到成长发展和理想的深层次满意度。因此可以发现,不同层次对工作的满意度都存在差异性,因此双理论对员工行为的推动力也随情况而定。
二、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不足
科学的企业管理方式在我国企业中运用相对较晚,多数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方案依旧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企业落后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许多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对于员工的工作安排缺乏科学性,没有将员工对环境的感受给予充分重视,部分企业恶意克扣工资绩效等员工基础待遇,薪资体系尚不健全,员工无法对工资克扣完全认同。管理中并未注重员工的合理诉求,对员工的满意程度了解较少,企业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中必定会有大量的优秀员工流失。
(一)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问题
目前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企业整体的发展目标没有合理的规划,发现问题是也没有合理的对策解决。企业的管理模式陈旧,管理方式较为粗矿,企业整体构架中缺少明确的年度目标,以及建立具体的保障机制。部门之间的职责定位不够清晰,在企业经营中遇到问题时,无法具体明确哪个部门造成的,没办法进行责任划分。在薪资制度管理方面,企业绩效考核制度尚未完善,工作产生的效率和成果无法细分化。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整体能力不强,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缺少执行力,最终导致企业的业绩目标始终无法实现,业绩增长速度较为缓慢。
(二)制约企业发展主要因素
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过于重视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而忽略了企业的管理制度及发展目标,企业中缺少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具体的管理事物上不够科学和规范,实际操作性较低。一个企业长远发展离不开明确清晰地发展策略,进而明确策略的人员部署,分配明确的目标和任务,企业经营仅考虑短期的发展,没有做到长远打算。对于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诉求不予关注,导致了企业发展缺少原动力。
三、现代企业管理中双因素理论应用
双因素理论应用于企业的过程中,为企业管理模式的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许多著名的管理学家认为,企業管理中主要是外在因素激励了企业员工主动工作的热情。而双因素理论认为,这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如薪资待遇、工作环境、物质条件等等。这些外部因素仅仅能够保持员工原有的积极性,而想要从根本上激发员工工作的动力,则需要通过员工自身对所取得的成绩是否满足,双因素理论对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都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在双因素理论实际运用于企业时,应将以下基础工作做好。
(一)保健因素的应用
保健因素是促进员工做好工作的良好基础,做好保障因素,进而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首先,企业需要制定科学民主的管理机制,管理机制的落实是企业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也是日常行为规范必不可缺的依据。科学讲的是在制定机制时,应以管理学的理论知识作为主要内容,民主是指应在制定机制时应考虑员工的建议和基本需求,在制定之前召集员工集思广益,提出自己不满的地方。最后管理部门通过汇总员工的建议,进行修改或完善。这样的机制制定有利于员工更好的遵守,并使员工认为受到尊重感,进而身心愉悦的参与工作。其次,工资的薪资体系有必要进行完善,企业应实行按劳分配制度,始终秉持这公平、公开、公正的基本原则。构建岗位激励制度,按照多劳多得的制度,合理分配薪资绩效,工资是所有员工较为重视的因素,对调动员工积极和热情都产生积极作用。再次,认识资源管理部门应及时与员工沟通交流,观察员工日常表现以及内心对于工作的真实想法,便于管理者及时掌握信息,对员工进行疏导和安慰,帮助解决问题。
(二)激励因素的应用
保健因素对于员工的影响较为局限,只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短暂维护,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然而激励因素在本质上与保健因素所带给员工的感受是不同的,通过鼓励和激发,能够丰富员工内心情感。首先,企业人力管理方面需要以民主的方式进行管理,在激励过程中,让员工参与到公司管理中,不断激励员工管理意识,提高员工对企业所产生的责任感,进而有利于企业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管理层需尊重员工对日常管理中所提出的建议,进行合理采纳,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的同时提升员工满足感。其次,激励因素想要发挥最佳的作用,就必须制定相应的奖励计划。管理层应根据调查研究,了解员工感兴趣并且有价值意义的奖励,进而制定完善的奖励计划。对于在工作中的付出较多员工、以及企业责任感较强的员工,通过奖金、绩效、晋升等奖励激励员工。最后,激励过程中,应注意方式方法,运用正确的激励方式,增强员工成就感和满足感。
(三)正确处理两者之间关系
首先,在管理过程中,保健因素应处于中立位置,不可过分重视却也不能将其忽视。通过奖金、奖品等保健因素维系员工,并不能对员工产生有效激励,只能防止其不满情绪。保健因素所带来的效应,随着时间不断延长,所产生的效果也会随着员工的满意度而逐渐下降,在某个饱和点上,会带来相反的效果,甚至会造成员工的对抗情绪。其次,企业需要做的是将保健因素合理向激励因素进行转化,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不是完全区分开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相互转化和渗透,正因两者之间互相联系,所以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层需善于将保健因素合理转化。其次,保健因素是激励因素的基础前提,有了保健因素,激励因素的实施便有了基础保障,否则激励因素仿佛没有地基的房子,很难以长久管理。
(四)构建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
企业应始终坚持以人文本的发展理念,确切了解员工的实际需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是以实际需求为基础的,根据不同员工的需求,制定符合实际激励制度,努力做到民主化,规范化。开展全方面会议,征集员工的建议,让员工在公司制度制定时有参与感,进而对企业有共同成長共同发展的理念。企业应构建多重奖励机制,人类都是思想动物,本身的意识和行为都受着思想的影响。因此通过合理的情感激励,能够更好的引导员工在企业中产生荣辱与共的使命感。树立正确的榜样类型,对于榜样员工个人和其他人都有带头作用。企业应给予员工尽情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给有能力员工更多的发展机会,将企业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中。激励的最佳方式,则是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企业经营理念和实际情况,奖励的发放也应通过财务进行综合评估来决定,切不可盲目的激励员工,最终实现理想的激励效果。
四、结语
现代企业管理中,双因素理论对于企业发展和经营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通过激励因素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还能不断提升企业文化形象、管理标准,从而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本文从保健因素的应用、激励因素的应用、正确处理两者之间关系、构建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进行了论述,对现代企业管理中如何更好地应用双因素理论进行了探究。双因素理论引进企业管理,必然会给企业带来积极地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马韵,张锦琼. 双因素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二年制学生学风建设问题研究——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为例[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01):40-42.
[2]王松江,王东. PPP模式下控制权配置对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的影响——基于双因素激励理论的讨论[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3(02):128-140.
[3]王怡然. 双因素理论引导下电子商务企业员工激励模式浅析——以京东、阿里巴巴、亚马逊为例[J].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09):120.
[4]吕小艳,张正淳,蓝陶,韦英明. 广西贫困地区农业科技人员工作满意度分析及其提升策略——基于双因素理论的视角[J]. 辽宁农业科学,2018(05):41-4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