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论宁波大学生情感素质现状和培养途径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3848
朱婷

  摘 要:为研究宁波市大学生情感素质现状,本文采用问卷对宁波市5所本专科院校的328名同学进行情感素质六个大类,33种具体情感素质的调查,发现宁波大学生情感素质整体状况尚可,在人文美感上得分最低,有待加强;在男女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同时本科学生情感素质得分要优于专科学生。借此,提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情感素质培养途径,以待提升宁波市大学生的情感素质水平。

  关键词:情感;情感素质;艺术教育

  一、引言

  情感体现的是客观事物和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现实的人”与生俱来的现象。是每一个人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大学生是社会特殊的群体,是党和国家殷切期望的群体,但是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展仍处在断乳期,在情感上也表现出明显的时代性,快速发展的社会或多或少给这一个个性鲜明群体带来了或多或少负面影响。、林森浩投毒等一系列极端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主要与大学生的情感素质有关(并非是认知能力的缺陷)。

  情感素质,一方面对个体适应环境起着间接作用,制约个体的认知活动;一方面又起着直接作用,是个体社会化成熟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标志。而实际上更多的家庭教育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中,重知性素质的培养、轻情性素质的提升的问题依旧存在,而最大的现状是情感教育的缺乏,那么大学生的情感素质,尤其是东南沿海发达城市宁波的大学生的情感素质现状究竟如何,又有什么样具体途径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情感素质。鉴此,我们将对宁波大学生的情感素质进行研究,并试图提出具体可行的方式来对此进行研究,为完善情感教育提供指导。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被试

  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大学、浙江万里学院、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共5所本专科院校共328名同学分层进行抽样,涵盖本科、民办本科、公办专科三类学生群体,本科人数为146人,专科人数为182人,男生人数为140人,女生人数为188人,年龄跨度为19-22岁,平均年龄为20.1岁。

  (二)研究工具和方法

  使用卢家楣等编制的2017年最新版《中国大学生情感素质问卷》(内含6个分问卷)进行大规模样本测试,分别测量道德情感、理智情感、审美情感、生活情感和人际情感5个本体性情感层面以及情绪智力1个操作性情感层面,除了情绪智力问卷以外,都采用6点量表进行计分,依次为不符合、有点符合、较符合、较多符合、大多符合、完全符合;情绪智力问卷由专家组对其情绪性行为发硬的社会适切程度赋分,1-5分,分数越高,情感素质水平越高。所得数据进入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宁波市大学生情感素质整体现状。

  (三)统计结果

  为便于理解,将实际得分换算成10分制计分。即0-10分进行计算。调查发现,所有大学生在本体性情感和操作性情感的得分均数在3.98-7.72之间,其中2层次6大类共33种具体情感得分中,19种具体情感得分高于6分。本体情感中的均值上,审美情感的分数要低于其他分类。

  对调查学生在性别和本专科的人口统计学上进行考察,在性别上,除了责任感、正直感、奉献感、公益感、自强感、自立感、理解他人情绪这几个具体情感和操作情感总分差异不显著外,其他都呈现显著性(p<0.05);在本专科上,除正直感、信用感、公平感、恋爱感、自强感、乐观感、人文美感、理解他人情绪这几个具体情感上差异不显著外,其他都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

  三、宁波市大学生情感素质现状分析

  (一)宁波大学生情感素质现状总体尚可、部分具体情感亟待提高

  宁波大学生情感丰富,总体水平尚可,有19种具体情感得分高于6分,占总数的57.6%,但每一个层面上的具体情感表现不平衡,如理智情感中,除了成就感外,其他5个具体情感的份均未到6分;审美感中,人文美感和科学美感的均分都未到6分,遠低于仪态美感和自然美感;操作情感中,除了表达自己情绪的分数较低以外,其他几项都超过了6分。这也和卢家楣认为的大学生情感素质得分明显不均衡的论述一致(卢家楣,2017)。

  在具体情感中,宁波大学生的爱国感、责任感、信用感、感恩感、关爱感、自尊感、自然美感、理解他人情绪等得分均超过7分,达到较高水平,说明我们新时代的学生在热爱祖国、勇于担当、懂得感恩、热爱自然,理解他人上面具备良好的素质;而另一方面,正直感、宽容感、人文美感、表达自己情绪等分数低于5分,其中人文美感分数低于4分,表现出学生对人文作品欣赏水平急需加强。

  在对所有的具体情感的调查后,大致对宁波的几所大学的学生的情感素质的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部分具体情感的发展尚可,但是在一些方面,值得在情感教育加强重视,提供相应的策略,比如调查中发现,学生在人文美感的分数过低(仅为3.98),说明学校教育中对人文作品欣赏的教育内容比例过低,需要加强艺术作品的赏析和学习;而在操作情感中学生表达自己情绪的分数也过低(仅为4.74),说明学生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和面对压力时,正确表达情感的方式方法有所欠缺,而亲密感、恋爱感、宽容感的分数都较低(分别为5.95、5.90和4.90),这就说明了人际交往中建立人际关系和处理人际冲突时,可能会伴随情绪的不合理表达,造成了反作用,也说明了引发校园中突发事件爆发背后的内在原因之一。而理智情感中,除了成就感以外,其他情感的分数都过低,也说明了在日常教育中,缺乏情感教育。

  (二)宁波大学生情感素质上,男女性别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从男女性别上说,能看出女生的情感素质发展要明显好于男生,这从33种具体情感中,有22种情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其中,在道德情感上,女生在总分、和爱国感、信用感、公平感上的得分都高于男生,这也符合李凤兰在2015年的研究的部分结果,李凤兰认为,中国大学生在道德素质的各个方面上,女生均高于男生。女生在人际情感总分和6个具体的下属情感的得分都显著高于女生,这说明女生具有良好的人际情感能力,这可能和女生的亲密感能力较强(刘翠英,2015)有关,更善于和人交往。在生活情感中,女生在总分、自尊感、珍爱感、幸福感和乐观感上的分数也明显高于男生。较多的研究也说明女生在对自我幸福感的评分上也好于男生;而在自尊上,虽然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是女生在外显自尊的社会取向上显著高于男生。而在审美感上,女生在人文美感、仪态美感和自然美感上都优于男生,这可能与女生更偏好积极情感的审美刺激有关系。在操作性情感上,女生在表达自己情绪、调控自己情绪和调控他人情绪上分数显著高于男生,这可能是因为女生情感细腻、思维方式上更善于形象思维,语言表达较男生更为流畅,而从生理发展角度来说,女生的心理成熟年龄要高于同龄的男生,心智成熟度又与情绪智力关系密切,成熟的心智能更好地懂得情绪表达、情绪分析理解和控制上。

  而男生在理智情感上的好奇感、探究感、自信感和审美感中的科学美感的得分显著地高于女生,这说明男生对新奇的事物好奇水平和探索水平要高于女生,这可能是由于男生和女生在个性上的特点不同,男性更具冒险性、好奇心、探索意识和思维的外向性;同时,男生认识事物比较理性,动手能力强、倾向于喜欢一些具体事物的特质,也能从科学知识上获得愉悦感。

  四、宁波大学生情感素质培养的途径

  对宁波大学生情感素质的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情感丰富,总体发展水平较好,呈现出积极发展的趋势,但也在发展上出现了不均衡,比如人文美感的得分很低,这就是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宁波大学生情感素质状态的同时,也能针对出现的发展较差的薄弱问题进行警示,为情感素质教育提供依据,因此制定以下的培养途径,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完善教育目标,提高教育效率。

  (一)将艺术教育、生活教育引入,丰富情感教育内容

  1.艺术教育引入情感教育内容

  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乐学感、好奇感、探究感等理智情感;遴选经典作品,陶冶践行,可以培养道德情感;而审美情感作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也需要立足艺术本体,提高艺术要素的认知能力同时,体验和思辨结合,提高综合的审美情感,因此在情感教育中引入美术教育、音乐教育等模式,可以丰富情感教育等内容,同时,能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丰富课程的趣味性。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审美教育、艺术教育仍然非常欠缺,文化快餐、流行艺术盛行、高雅艺术却曲高和寡,影响了学生的整体审美的提升。

  2.生活教育走近情感教育内容

  生活教育走近情感教育的内容,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协调生活中的情感困扰,追求美好生活。在情感教育的内容上要生活化,让学生了解情感教育有别于其它教育的内容,不仅仅需要学生遵守法律法规,更需要将学习的内容放在与人联结,以及与自我联结上面,在课程内容中设置对具体生活情景的情感感受、并能结合学生关注的生活事件,如网络热点、时事政治、校园事件、情感困惑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和感悟,提升教育的现实感染力。

  (二)教师作为情感教育队伍中的教学素质的提升

  卢家楣在2012年的情感教學心理学研究中提出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运用情感优化教学策略。深入完成“愉快教育”的理念,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较高理论素养,更需要有良好的情感素养,能有情感辨识能力、情感反应能力、移情能力、人格魅力和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和乐观状态,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自身人格魅力、人文知识修养、丰富语言的幽默性、调整各类事件后的心态。同时需要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考虑情感投入、人格魅力、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学生中影响力、社会服务等隐性因素的评价。通过一定的奖励措施,来进一步激发教师的情感投入,而不是将情感教育作为机械教学任务去完成。

  (三)新媒体成为情感教育载体的应用

  90后、95后大学生对于新媒体的依赖,正在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和主要思维方式,传统的课堂载体的情感教育方式并不能满足学生生活化的需求和增长的求知欲望。新媒体丰富的资源和新颖的形式,对情感教育的创新也注入了活力。可利用新媒体作为情感交流平台,开展如“新生、新声、心声”的平台,通过情感表达、情感咨询来让学生“发声”,让教师更好地给予在线引导,能让师生间进行对话和交流,顺利地开展情感教育的工作。同时,利用易班、班级微信群、官方微信平台等传递情感教育资源,随时抓住热点问题进行主流价值观等传播,神户学生对情感的体验和理解,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同时,学校和教师都可以经营自己的微信平台或者慕课课程,增加亲和力的同时,彰显理论素养和总和形象,而情感素质的展现,也能让学生产生情感认同和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卢家楣,刘伟,贺雯、袁军,竺培梁.我国当代青少年情感素质现状调查[J].心理学报,2009,41(2):1152-1164.

  [2]Lepp. Barkle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ll phone use ,academic performance,anxiety,and satisfaction with life in college student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31:343-350.

  [3]严标宾,郑雪.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137-142.

  [4]何安明,刘华山,惠秋平.大学生感恩内隐效应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发展与教育,2013,29(1):23-30.

  [5]Oladipo. S.E,. Psychological predictors of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undergraduates [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3,82:292-297.

  [6]张松菁,李思思.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关系的调查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26(4):46-52.

  [7]王俊山,卢家楣.中小学班主任情感素质提升的干预实验研[J]究.上海教育科研,2014,12:31-34.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