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网络传播时代,人们在新媒体平台上不再是一味从众,隐瞒自己的观点和倾向,而是敢于与主流意见相左,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少数”观点不会消失,反而会逐渐发展壮大。反“沉默的螺旋”理论或许能让我们重新去发现和思考经典理论的当代意义。
关键词:网络传播;反“沉默的螺旋”;舆情
“沉默的螺旋”是伊丽莎白·诺依曼所提出的理论,其提出背景是德国大选,该理论描述了一种社会现象:人们发觉同自身相近的观点广泛传播时,就会积极参与传播;而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观点,即便自己赞同,也可能保持沉默。这样,大多数人持有的观点则会得到更多的传播,少部分人持有的观点则会越来越沉默,是一个螺旋式的发展过程。
然而,随着传媒环境的改变和传媒技术的快速更迭,商业权利和政治权利不断介入、解构着传统媒体的渠道话语霸权。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新型传播影响力矩阵日益呈现,利用互联网渠道进行话语表达已经成为受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工智能时代精准推送、AI、个性化新闻等技术的发展,加之互联网的媒介特性,容易使受众产生部落化的特点,人们大胆的表达自身想法,从而形成反“沉默的螺旋”现象。研究此现象对于大学生舆情引导、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具有相当的意义。
一、研究设计
本项目以南通高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7月至9月发放调查问卷,问卷涉及的内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当代大学生获取舆论信息的渠道与方法;第二,对网络舆论的态度与看法;第三,在自身一方观点呈弱势状态时,会如何处理。项目主要采取调查分析的方式,项目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走访各大高校进行问卷分发,为保障个人隐私,被调查者匿名填写问卷,同时也保证了项目调查结果的客观中立性。本研究项目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25份,最终所得数据录入SPSS数据分析系统中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二、问卷分析
(一)获取舆论信息的渠道与方法
根据数据统计与分析得出,大学生获取舆论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社交平台(朋友圈、QQ空间),占86.67%的比例;同时,新浪微博中“关注的人”所发布的信息也是获取舆论信息的一大途径之一;然而通过主流媒体推送或通知获取舆论信息的大学生只占约1/3的比例。由此可知,大部分大学生最主要获取舆论信息的渠道是社交平台,即身边有社交关系的人员散播的观点,并且是选取自己感兴趣方面的舆论进行关注,是有选择性、目的性的。与此同时,51.11%的大学生对于网络事件与舆论选择仅浏览,40%的调查样本选择分享给朋友,只有极少一部分人会发文参与讨论,明确的表达出自身观点。
(二)对网络舆论的态度与看法
根据数据统计与分析得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网络舆论反映出了一部分事实真相,不将其视为全部事实真相,也不认为网络舆论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即较为理性中立的看待网络舆论。同时,大约90%的大学生认为网络舆论有助于事件的公正解决,这令我们看到当今网络舆论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肯定。
然而,在针对目前网络舆论的自由度的问题上,有超过一半比重的大学生认为当下网络舆论发表过于自由,充斥着许多不当言论与观点。对此,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网络舆论监测机制的建设,推行发表言论实名制政策。对于他人追求网络舆论“多数”观点的行为,多数大学生认为无所谓,37.78%的大学生持反对态度,仅4.44%的人对此行为表示支持。
(三)赞成“少数”观点时的参与情况
大多数当代大学生不会太多的受到网络上个人账号发表的言论的影响,然而,当讯及“媒体炒作对你的观点有无影响”时,51.11%的大学生选择了“有”,即对待媒体、大V等较为有影响力的账号时,真正做到“不受影响”还是较为困难的。
“对于一个事件,网络上的大部分言论与你的观点相悖,你会如何做?”91.11%的大学生选择对“多數”表达的观点适当接受、思考、斟酌;8.89%的大学生会选择更加坚定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和独特性,而“被大多数者所持有观点所劝服”选项却无人问津。
三、反“沉默的螺旋”现象的形成原因
(一)大数据环境为舆论发表提供温床
学者刘海龙认为,大数据环境下,“沉默的螺旋”机制并未失效,只是表现形式和运作方式有所改变。但大数据环境下的匿名机制,使得用户的话语表达较为随意,受众对语言的个人责任感出现“暂时性缺失”。因此,许多人表达自己与多数意见不同的观点时,受到了网络机制的庇护。
(二)受众话语权提升,对用户需求重视提升到新的高度
我国现阶段互联网呈混合所有制运行模式,以民营资本为主,较之国有媒体,更加注重利益导向,利益导向是以让渡媒介的舆论引导和把关功能为前提的,以迎合受众需求进行推送为手段,使专注于某话题的用户更加加剧了对该话题原先的理解。即少数人持有自身观点,算法会推送与其观点相近的观点,使其更加确信自身观点。
(三)技术特性催化反“沉默的螺旋”现象
网络环境中,垂直领域的专业人士充当意见领袖的现象不断增多,“中坚分子”群体不断壮大,成为反“沉默的螺旋”现象的发起者。例如知乎上对于同一个问题,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与回答,这些观点通过其点赞排序机制进行排列,大多数人不会只浏览第一个人所持有的观点,而是滑动手机屏幕继续浏览“下一个”回答,点赞自身支持的观点。点赞机制便携了大家“站队”,采取直接方式支持与自身观点相近的观点。
四、反“沉默的螺旋”现象的特征
(一)社交性
当前环境下,少数人会利用互联网从事专业化领域,多数用户对互联网的用途还是体现在社交、娱乐等层面,尤其是微信的重关系轻信息的媒介特点,将人际交往与网络传播相结合,大家更易获取存在现实社交关系的人的观点,而对一些大V发布的观点呈观望、疏离态度,即每个人都是反“沉默的螺旋”现象中的传播“节点”。
(二)浅层性
在数据冗余和信息爆炸的今天,人們无暇对信息进行深度处理和理解,取而代之的是仅进行浅层阅读就发表自身意见和看法。
(三)主动性
网络技术不断完善,终端不断普及,使用户自身赋权成为可能。用户通过网络发表自身见解,甚至使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日益模糊,用户逐渐成为平台的信息生产者。呈现 UGC+PGC+MGC模式的不断融合。
五、反“沉默的螺旋”现象引发的问题
(一)用户信息素养固化,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实现
媒介不断给用户推送与自身原有观点相类似的观点,网络的“过滤气泡”不断起作用,加剧了信息茧房和回声室效应,柏拉图曾在《理想国》中提及“洞穴隐喻”的概念,即每个人只同自己相近的观点进行交流,通过集聚强化这种观点,从而使个人只能看到自己洞穴里的天空,对不同意见的耐受度逐渐降低。
(二)引发媒介依赖,造成“人的异化”
马克思曾提出“人的异化”,即本身是为了人类发展而发明的媒介,结果产生了异化作用,人逐渐依赖媒介,使媒介反过来统治人。反“沉默的螺旋”现象加强了人们的表达欲望与批判情绪,也不断加强人对媒介的依赖感。
(三)“交往理性”不断被削弱,公共领域逐渐被解构
“交往理性”是由哈贝马斯提出,我国学者吴飞引入,原本是为了重构公共领域与新闻专业主义。在反“沉默的螺旋”现象中,公众舆论逐渐转化为大众舆论,人们没有经过理性思考与审慎研究就发表意见,解构了公共领域,人们自身的理性也不断被侵蚀,造成对社会的认知失衡现象。
六、针对反“沉默的螺旋”现象的相关对策
(一)政府应加大网络相关规制立法
政府应加快有关网络立法速度,提升网络执法力度,同时构建一批高素质的舆论平台,为人民提供信息引导舆论,不论是大多数意见还是少数人意见,都要有其事实根据,不能纵容恶意煽动的情况。
(二)站方与平台应对机制进行调整
平台应当坚持新闻专业主义,调整站方既有弊端,改善社区氛围,调整排序机制,使得多种意见都能进行表达。解构宰制性力量,使网络意见多元化。
(三)用户应不断提升媒介素养
身为群体极化现象主体的用户更应当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和信息辨别能力,加强自身媒介教育,审慎考量理性思考,使自己不再成为网络舆论的“囚徒”;大学生是网络舆论的主力军,高校应加强该方面的课程建设。
七、结语
狄更斯曾在《双城记》中说过,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技术的变革引发的问题关键还是在于人如何去利用和把握。对于缓解不良网络舆论造成的情况,需要多方努力,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营造和谐、清朗的网络舆论环境。(指导老师:刘倩)
参考文献:
[1]刘海龙.沉默的螺旋是否会在互联网上消失[J].国际新闻界,2001(05):62-67.
[2]吴飞.新闻编辑学[M].杭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