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学风建设现状及建设路径探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3901
李建祥 郑治波 李祥

  摘 要:文章分析了高校加强学风建设的意义,从保山学院的实际出发,分析了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原因,对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学风建设的路径进行了探究,提出笔者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学风建设;现状;路径

  教育部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以及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许多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高校,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应运而生,这些地方高校面临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生存困境越来越突出。如何提升办学特色, 提高学校竞争力, 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是新建本科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而良好的学风是教学质量提升、培养优秀人才的保障。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由于地理位置、办学经验、办学条件、教师水平、生源质量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学风存在诸多的问题,学风问题需要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齐抓共管,探索有效途径,长期不懈的建设。

  一、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加强学风建设的意义

  大学,一个最重要的功能是培养社会有用的人才。大学是师生追求真理、激发思想、探索知识、发展能力的自由空间,大学,是学生成长成才最关键的阶段,大学里,学生能学到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服务社会的能力,同时,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在大学里得以完善。学风,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所大学好与差的重要指标,是大学人才质量培养的关键,学风的好坏,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长久的,影响学生的不只是在校学习的四年,而是学生的一生。

  大学优良的学风建设能够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学习能力以及道德修养,一个人,物质上匮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匮乏。良好学风能够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以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投入到学习生活中,有利于营造严谨、勤学、上进的生活氛围和学习风气,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顺利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良好的学风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保障。优良的学风能够增强师生的凝聚力,能够熏陶师生团结、有爱、顽强拼搏,在整个好的氛围中积极向上,健康成长;良好的学风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形成约束力,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由于其特殊性,虽然已经是本科,但招收到的学生都已经三流的学生,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再加上大学较宽松的学习环境,这部分学生就找不到自我了,良好的学风氛围有利于这部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良好的学风是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基本前提,是教学改革进行的有力保障。我们只有加强学风建设,才能真正的让我们的大学教育回归本质,回归初心,保证学校稳步健康发展。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年轻、办学经验不足,教育教学质量相对较低,学生生源质量不高,在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下,只有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在大学之林立于不败之地,而良好的学风能促进、保障教学的有序开展,能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学风建设将影响学校办学质量,而学校的办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加强学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二、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主要指一些欠发达地区或者偏远地区近几年新建或从原专科学校升格而成的本科高校,这类学校从地域上看处于欠发达地区,发展上没有任何优势,另一方面,这类学校从事本科教学的时间短,缺少本科教学经验的积淀,在办学思路,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等方面均有别于老牌本科高校,学风往往比较差。像保山学院这样的年轻本科高校,虽说是普通二本院校,但所能招收到的学生素质与其他高校差距较大,目前仍然本科、专科混合招生,即使是本科,高考成绩也仅仅在分数线上一点点,学生的学风自然存在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通过调查问卷的填写、师生座谈、个别交流等我们发现,随着学校的发展,学校的优良学风已逐步形成,学风建设初见成效,学生的总体评价较好,但仍然存在着较多值得关注的地方。

  第一,制度不完善,落实不到位。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在很长一段时间将处于从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的过渡期,许多工作都在探索中开展,规章制度仍然延续专科时的规章制度。各部门之间工作存在脱节与交叉,各部门只负责自己的工作,部门之间联动性不够,从现有的一些规章制度看,学校已经将学风建设作为学生工作的中心工作了,但是实际上,通知、文件满天飞,相关部门只管发通知、看结果,辅导员仅仅充当通知、文件的中转站,最终太多的工作落到班主任身上,由于需要做的太多,没有突出工作的重心,加上部分班主任工作责任心不够,将许多工作简化,让班委自行组织,只是形式上完成通知、文件的要求,实质的意义没有凸显。

  第二,学生专业认同缺失,学习目标不明确。据了解,像我们这类学校,高考成績高一些的学生,报了只是保底的志愿,只有高考成绩稍差的学生会第一志愿就报考,这样个别专业所录取到的学生中第一志愿的甚至不到一半,许多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这样学生自主学习动力不足,自觉性差,学习盲目,学习习惯差,学习方法单一,学习效果不佳,最终出现厌学情绪,接着迟到、旷课、课堂纪律涣散、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也随之而来,阻碍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第三,教师职责履行不够,认识不足。许多老师只管自己上课,不管学生纪律,更不参与抓学生的学风,学风建设仅仅是辅导员,班主任的事情,而更多的是班主任的工作。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中,学风是一项重要的一级指标,学校也将学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很多制度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用学生的话说就是“空口号”多,例如,为了规范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学校制定了“课堂学习六不准”,并将其写入学生手册,张贴于各教学楼楼梯显眼的地方,但这好像是做给专家看的,做给评估用的,只是在特定的时期能够较好的执行,并不能长期坚持。

  第四,手机、网络依赖,沉迷游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必备的工具,随着手机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手机已经深深的影响着人们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手机过度依赖或手机成瘾在大学生中已不是新鲜现象,大一的学生由于刚从中学生转换为大学生,学习劲头在一定程度上还足,课堂上使用手机的现象相对较少,但由于大学相对宽松的课堂环境,偶尔使用手机老师也不过多的干涉,于是到了大二、大三并离不开手机了,手机可以浏览网页、查阅资料、编辑文件、查询习题答案等学习用,还可以玩网络游戏等,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取代电脑,这样缺乏自控能力的学生并受到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5分钟不看手机就觉得不自在,最终造成手机成瘾或者“手机依赖症”。据调查,在校大学生课堂上从来不玩手机的学生几乎没有。现在学校 “课堂学习六不准”虽对学生课堂手机使用制定了专门的规章制度,但缺乏有力的监管,致使课堂上大学生玩手机的非常多,学生的手机依赖日趋突出,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和学校的学风建设。

  第五,考核、评价不严,影响学风建设。地方高校的学生,入学时基础较差,而学校整体教学资源、教学水平有限,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标准一再降低,期末的考核由考勤、平时作业、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四部分组成,这样期末考试卷面成绩45分以上基本能够合格。虽然要求这么低,仍然由不少比例的学生最终成绩不及格,为了学生能够顺利毕业,期末不及格者补考,补考不及格者毕业前“清考”。另外为了评估的需要,学校一再要求降低不及格率,于是老师们降低试卷难度、漏题等,甚至个别老师临近期末复习时直接把期末考试试卷讲了。这些做法严重偏离了教育的目的,严重影响了学校学风的建设。

  三、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学风建设路径探究

  (一)完善制度,将学风建设落到实处

  制度是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也是学风建设的保证,为了加强学风建设,学校已经出台了许多管理规定,比如考试制度、重修制度、“课堂学习六不准”等,但这些规定没有落到实处。学校应逐步完善相关规定,从学校分管领导出发,学生处、二级学院分管领导、辅导员、班主任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责任,将学风建设层层压实,班主任、班干部、学生个体在班团一体化建设中落实学风建设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七位一体”抓学风,不让“空口号”在学校出现。加大学风建设成果的奖惩与宣传推广力度,切实开展好“优良学风班”评选,将优良学风班的创建措施与方法宣传、学习、推广,尝试开展学风创建先进单位评选,同时对学风差的二级学院进行通报,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同时学校层面应该充分与外界合作,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良好教风

  教风是学风的源泉,好的教风能对学风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好的教风需要良好的师德师风做保障。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任课教师充当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将各类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才,教师在学风建设中起到主导作用。高校的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富的专业知识,不仅仅能教,更要会教,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学风建设贯穿于专业知识的传授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学校每学期组织的不同形式的评教中,部分教师是学生非常不满意的,而在学生提出意见、建议后这些教师一味的只是强调学生太差,不查找自己的原因,不反思自己的教学,这样的教师在地方新建本科高校里还不在少数,这些教师在日常中得不到学生的肯定,这就或多或少影响了学校的学风建设。另外,学校应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包括辅导员、班主任等,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三)抓好入学教育,从源头做好学风建设

  刚步入大学的新生,对大学的认识是粗浅的、模糊的,这是班风、学风形成的最佳时期。在学生的迷茫期,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学校、学院、辅导员、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大力开展信心教育,组织学生学习“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专业认知,巩固专业思想,加强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生爱学校、爱学院、爱专业、爱班级,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目标,形成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班主任、任课教师应加强自我修养提升,以优良的教风带动学风,大学生已经形成更加成熟的个人观念,对教师的要求完全不同于中学时代,大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或生活中深深的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往往对他们认为好的教师产生崇拜,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展示人格魅力,用自己言行影响学生,培养新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质量。班主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大学生活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正确、健康的使用手机,由于刚步入一个崭新的环境,对一切都是陌生的,许多同学唯一的玩伴就是手机,手机依赖往往在这一阶段悄然形成,这就需要班主任实时引导,探索新型教育教学手段,充分发掘手机的功能,在离不开手机的时代将手机应用于教学当中,同时也需要规章制度的约束,充分利用好学生手册,将学校的学生管理相关规定学到位,落到实处。

  (四)抓好宿舍文化建设,保障良好学风形成

  大学里,宿舍是学生活动又一重要场所,宿舍文化的好坏直接影响班风、学风的建设。大学里,同学之间交流最多的是舍友,班风的形成依赖于每一个宿舍文化的汇集。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学校的后勤管理逐步走向社会化,宿舍重管理、轻教育问题越来越凸显。宿舍管理社会化以后,管理部门更重视宿舍的硬件设施以及整体环境,管理人员只是做好“管”的工作,目标只是学生不违反规定,不出事,对违规的学生简单发个违纪通知书给班主任,将所有“育”的工作交给班主任,由于时间差,违纪学生得不到及时的教育与引导,由于班主任的工作关系,对宿舍活动缺乏有效监管,宿舍里喝酒、打牌、打麻将等时有发生,并相互影响。另一方面,宿舍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日趋严重,部分学生沉迷网络游戏,这在宿舍管理员那里并没有违纪,他们也并不干涉,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减少了与同学的交流,放松学业,影响了舍友的作息,进而影响了与舍友的关系,最终影响班级乃至整个学校的学风建设。因此,在强调学风建設的时候我们必须看到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宿舍文化建设。

  (五)做好班级文化建设,构建良好班风,促进学风建设

  班级是学校最小的组成单位,优良的班风是学生学习质量的保证,也是班级教学质量的保证。任课教师总会评价哪个班的课好上、哪个班的课不好上,实际上说的就是一个班的学风好与不好。一般说来,班风好,教学好开展,教学效果就好,教学质量就高。建设良好的班风,实际上就是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这需要学院分管领导重视,辅导员、班主任齐抓共管。选好用好班委,建设一个和谐上进的班集体,需要全班学生的共同参与,班委的配合尤为重要,班委是班级管理的核心,我们要充分发掘班级骨干,加强团委学生会的领导作用,加强班团一体化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与学风建设有关的文体活动,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让所有同学都参与班级建设,构建和谐、团结、上进的班集体。在班级工作中,既要注重“管”,更要注重“育”,以育人为班级管理的核心,创造宽松的育人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力争让不同的人在同一个环境里得到不同的发展。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学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层面统筹规划,做好总体设计,学生工作队伍应该加强学习与探索,从上到下形成合力,在探索中完善,结合发展实际,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构建良好的校风、学风。

  参考文献:

  [1]庞国庆.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学风建设中的引导机制研究[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14.

  [2]师晓恒.当代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浅析[J].南北桥, 2014(5).

  [3]宫清莲.新建本科院校学风建设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12(10):120-121.

  [4]孔川.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唯实(现代管理), 2017(1):40-41.

  [5]曹丽萍.新建本科院校加强学风建设的问题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7(6):80-84.

  [6]杨海燕.民办新建本科院校学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建议[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8(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