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人如何通过感觉认识世界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4683
王宗超

  

  摘 要:感觉是认识论所讨论的重点话题之一,主要涉及主体与世界两大要素。感觉一直作为认识的起点之一,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但对于感觉这一途径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也一直备受质疑。感觉是主体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对特定的事物的认识 ,是特殊的、个别的。而认识的最高任务是追求真理,寻求普遍适用的知识,那么主体是否能通过这些感觉去认识世界、获得知识呢?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前人观点,对感觉认识的进程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感觉;主体;世界

  我们关于世界的大量的知识都是通过感觉获得的,即通过我们的感官能力(视觉、听觉、触觉等);而问题在于事物所呈现的样子并不总是事物所是的样子,现象具有欺骗性。感知错误的存在提醒我们,当我们关于世界的许多知识的获得必须依赖于我们的感知能力时,如果不加以控制,这些能力可能会引导我们形成错误信念。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感觉并非是获取知识的可靠方式,相反,它具有明显的间接性。

  一、关于感觉认识的观点分类

  从以上感性认识的间接性的观点出发,我们似乎从未认识到那个外在于我们感觉的世界。此外,我们感性认识的可靠性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可靠。

  首先,是以接受感觉经验的明显间接性去理解感性经验的方式,即间接实在论。它主张我们是基于我们的感觉印象做出推断来间接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在本质上说,间接实在论的主要论证来自幻觉的论证,强调在感觉经验中呈现给我们的并非世界本身,而只是关于这个世界的一个印象,而这个印象又是我们关于世界究竟是怎样所做的一个推断。间接实在论的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我们从对于世界的感性认识推论出实在世界的做法,会使我们陷入完全脱离这个世界的危险,并且按照这一观点,一旦有人考虑到这种可能性,即世界所呈现的方式与世界真实的方式可能是截然不同的,那么这个观点将会进一步恶化。

  其次,针对间接实在论所存在的问题,出现了新的观点——观念论,观念论者否定存在一个独立于经验的外部世界,并声称感性知识不是关于一个独立于我们经验的世界的知识,而是关于一个由我们的感知所构成的世界的知识。基于这一点,可以说,世界是由表象构建起来的,而不是产生这种表象的东西,因此世界在相关意义上并不是“外在的”。这一观点的问题在于有时我们很难将观念论从对感性认识的一般怀疑论中区分出来。尽管,与怀疑论者不同,观念论者声称我们的确对世界知道很多,但也主张我们所说的“世界”与我们通常认为的“世界”如此不同,以至于观念论者终究好像和怀疑论者意见一致。

  接着,另一些人则试图弱化观念论的反直觉方面,同时以不同的方式保留其背后的指导思想,其中的一个典范是康德。康德同意观念论者的部分观点,即我们在感官经验中立即意识到的并非世界本身。然而,与观念论者不同,他认为我们需要假设存在一个能引起感官经验的外部世界。如果没有这个假设,我们就不能形成这样的经验感觉。大致来说,这种观点就是我们只能把我们的感性认识视为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即使我们在感性经验上不能直接认识这个世界。这一观点的关键在于我们根本不能通过经验直接的或者其它方式获得独立于经验的世界的知识。同时,康德认为理性告诉我们,考虑到我们经验的本质,必须存在一个超越经验的、独立于思维的世界去引起这些经验。所以,尽管我们对于独立于经验的世界没有经验性的知识,但是我们的确通过理性认识到它的存在。

  最后,对于观念论和先验唯心论所存在的问題,直接实在论的观点值得进一步考虑。直接实在论把我们的感性经验确定为表面价值,并认为至少在非欺骗的情况下,我们在感性经验中所意识到的就是外部世界本身。换言之,如果我现在在地平线上真的看见了一个绿洲,那么我是直接感知到这个绿洲本身,因此,我能有一个在我面前存在一个绿洲的感性认识,而无需从世界的呈现方式去做一个推断得出。当然,直接实在论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我们不能把问题置于一边。一方面,它需要去发展一种知识理论,即即使在一个人不能从表象的案例中区分出真实的情况下,仍允许我们直接通过感觉经验获得感性知识。另一方面,它也需要对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的区分提供一种解释。

  二、感觉认识的进程简析

  感觉问题所涉及的因素主要是人类主体与世界。这里的“世界”,一般而言有两种,一种是实在世界(本质世界),一种就是表象世界(我们眼中的世界)。

  首先,先有一个实在世界作为主体进行认识的基础,人的认识不能没有认识的对象,即是说需存在一个实在的世界,它是作为本质的东西,能够引起我们的感觉经验,即可以实现第一个刺激的过程(如图1)。

  其次,在主体接受到来自客体的刺激之后,主体开始进入认识过程。但是在认识过程中,主体却无法完成对刺激过程的完全回溯。其原因在于:

  (一)由于主体作为人这个类所存在的局限性,而导致无法真正认识实在世界。比如人观察一个事物要通过视觉的作用,而人的视觉系统有其特殊性,据科学论证,事物本身其实是不带有任何颜色的,但是在我们人眼看来,世界却是缤纷多彩的。

  (二)由于主体间的差异性也会导致不同的感觉内容和认识。

  其一,主体的经验和知识结构的差别,会影响主体对客体的选择、感知速度、感知的准确性。比如面对同样一幅山水画,小孩子可能看到的就是画了几座山、几个人;而成人则是更加注意画所传达的意境和精神品质。再比如面对一些突发情况,有经验的成人要比孩子的感知速度快、感知的准确性高。其二,需要和价值观念对感觉的影响。每个人因为自身不同的需要和价值观念,即使面对同一情景,其关注点是不同的,因而感觉也是有差异的。这正像贝弗里奇所说的那样:“在乡间,植物学家会注意不同植物,动物学家注意动物,地质学家会注意不同的地质结构。农夫注意庄稼牲畜……。一个没有这些爱好的城市居民,见到的则可能只是悦目的风景。”①其三,实践活动和社会属性对感觉的影响。首先,人的感觉的产生要受社会实践活动的制约和影响,人通过实践改变感觉的对象,进而改变感觉自身。其次,人在实践过程中,创造出实践工具,而这些工具实际上延伸了人的感觉机能,从而扩大了感觉的范围,丰富了感觉的内容。最后,感觉的主体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的个人,因此其感觉也要受到自身社会属性的影响。

  (三)感觉并非是对客体的直接反映,这一过程存在着许多中间环节。例如一个人观察某一微小粒子,为了更清楚地观察该粒子的特性,首先需要使用精密的仪器进行观察,但是在使用这些仪器观察粒子的时候,该粒子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受到仪器干扰而产生粒子信息失真的情况;接着,我们用人眼去观察粒子在仪器中所显示的信息,光波受到粒子自身的作用以及仪器的污染,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失真;最后,我们运用理性对所收集的粒子信息进行整理、筛选、加工,提取出我们认为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形成我们对于该粒子的部分认识。由此可见感觉并非是对客体的直接反映,这中间经过了许多环节。

  然后,人类基于人的视角,在这种感觉或者印象的基础上,开始选择、建构出表象世界。从我到我眼中的世界,不仅需要经过之前提到的视觉方面的传递,在认识客体时可能会受到仪器干扰等环节,导致部分失真,然后经过理性、思维的加工、整理,提炼出一些突出的特点,筛选掉一些对我们而言细枝末节的内容,接着再经过人的创造性的建构,进而形成表象世界(我们眼中的世界),无可置疑的是表象世界是经过我们人为美化、拼凑的世界。

  最后,表象世界不等于实在世界,准确地说,表象世界不完全等于实在世界。一方面,表象世界是失真的世界,表象世界是人基于人的视角选择、建构而成的。值得注意的是,另一方面,表象世界也是部分失真的世界,因为实在世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世界的本质,而表象世界是作为现象的体现,本质和现象虽然具有差别,但是两者又是不可分离的,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的根据,又通过现象表现出来。因此,人在认识现象的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本质的内容,然后在通过抽象思维和理性的加工、处理,进而能够把握更深一层次的本质。

  三、结语

  换个角度看,从单个我出发,由于个别性,对于世界的认识呈现出片面性和表面性,而从我们人类这一整体上来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个别性所带来的局限,对世界的认识更广泛、更深入,日趋完善,但是也由于人作为一个类,进而人的感觉本身必然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因此,包括人在内,“任何动物都只能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特定的感官,这感官从一个侧面去感知万物的形状和颜色,这形状和颜色既受着物的制约,又受着眼睛的制约。我们只能说:万物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这个样子,却不能狂言:万物自身就是这个样子。万物自身是什么样子,任何动物皆不能盡知。”②正因为感觉的局限性和认识的必要性,也就要求人对于客体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感觉上,而必须经过抽象思维与实践活动的作用发展到理性认识,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客体,满足实践的需求。

  注释:

  ①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10.

  ②刘骁纯.从动物快感到人的美感[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84-85.

  参考文献:

  [1] Duncan Pritchard(2013)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Knowledge? third edition,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