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桃花源记》背后的历史观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4610
庄文豪

  摘 要:历史观是人们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 ,是人们世界观重要组成部分。文学作品在不同程度上都会有历史观的表达,《桃花源记》这部作品也不例外。本文试就《桃花源记》的历史观做一些粗浅的分析。

  关键词:《桃花源记》;历史观;陶渊明

  《桃花源记》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诗人陶渊明的作品,该作品包括诗和散文两部分。作者所生活的时代是十分动荡不安的东晋末年,受这样乱世的环境影响,作者创作了《桃花源记》,在其中塑造了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而在这个理想社会背后又表达了自己的历史观。

  一、《桃花源记》历史观的根本性质

  桃花源记用其优美的文笔、精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无比美好的理想社会,而这种理想社会的背后则体现了一种历史观。就根本性质而言这种历观是一种向后退的历史观,是一种开历史倒车的历史观即退化史观。这种退化观认为历史不断地向前就是在不断地倒退与消亡,人类的黄金时代不是在未来是在以前。而《桃花源记》所描绘的一些场景很好地说明了这点。“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鸣,见渔人,乃大惊,问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从这些描写我们可以知道桃花源是没有任何的政府部门,在经济方面完全是靠业上的自给自足,没有私有制,而且它也没有商品的流通。人口也不多,要不不会“见渔人,乃大惊”说明这的人彼此都很熟悉因为人不怎么多。每个人的活水平都差不多,没有什么贫富分化。而且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跟其它方没有任何联系“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人间隔,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综合上述,《桃花源记》所描述的桃花源是一个原始社会。作者陶渊明用优美简洁的文笔表达了陶渊明自己对这种社会的肯定和向往。又通过桃花源村民的“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这一描写表达了陶渊明对历史现实的不满和悲痛。而文中的‘秦不只是秦朝那么简单,正如陈正炎和林其琰两位先生在其合著的著作所指“还可以从秦之‘废井田,开阡陌"来作说明。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以土地私有与买卖为特征的地主经济制度是由秦最终确立的,土地兼并与农民所引起的社会动乱亦由此开始。这一点同样证明了陶渊明是运用对比的手法揭露了地主经济的丑恶与黑暗。所以诗的第一句话就用了‘嬴氏乱天纪 来开宗明义。”[1]作者陶渊明运用了以上的手法表达了他的退化史观即历史不断地向前,就是不断地退步和衰亡,而不是进步或变得更好。人类社会的黄金时期是在过去,就是在桃花源为代表的原始社会时期。

  二、《桃花源记》历史观的最终指向

  先看看诗的部分中的这几句“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桃花源中的淳朴风气和人世间的淡薄人情本源不同,一时显露的桃花源又深深地隐藏起来了。试问世俗之士,又怎么能知道尘世之外的事?我愿驾着清风,高高飞去,寻找与我志趣相投的人。为什么陶渊明那么向往桃花源里的淳朴风气?那种朴实的原始社会的生活?原因是人只有这样子,人才能接近自然的状态也就是接近道即到达与世界的本源--道合一的境界。因为他认为人只有使自己的变的淳朴,过得那样朴实的生活,没有过多的欲望追求,人才能与道合一,获得心灵上的自由和解放,人才能幸福。这就是一种人与世界在精神上的交往即审美活动。这种历史观最终指

  向是到达一种美学中的意境也就是一种“富有形上本体意味的境界。” [2]也就是与道合一。早在陶渊明之前的老子就提出了类似桃花源记的“小国寡民”的思想。“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3]跟上文已经提到过的《桃花源记》中所叙述的场景是十分相似的。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的道是“道法自然”的,道的法则是自然,就是说道是任由万物自然而然发展着,不主宰万物。也就是“任其自己而然”。道是宇宙天地之间最高的理念,既然天地间最高的理念是这样的。那么,世间其他的万事万物也就应该这样自然而然即与道合一。所以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人要效法地,地要效法天,天要效法道,道要遵循自然。因为老子的这种认识论本身就很接近审美活动,而陶渊明明显地继承了老子的这一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历史观的评判标准即人能否过上接近道的生活,到达与道合一的境界。因此说《桃花源记》的历史观是指向的是美学中的意境即与道合一。

  三、《桃花源记》历史观的角度

  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只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大事件的历史,更应该包括与平民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比如说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等。

  主要从社会的角度、从民众的角度 去观察历史。

  《桃花源记》重点地描写了桃花源人生活场景和生活状态。“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桃花源人互相勉励督促致力农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桑树竹林垂下浓荫,豆谷类随着季节种植,春天收取蚕丝,秋天收获了却不用交赋税。荒草阻隔了与外界的交通,鸡和狗互相鸣叫。祭祀还是先秦的礼法,衣服没有新的款式。儿童纵情随意地唱着歌,老人欢快地来往游玩。草木茂盛使人认识到春天来临,天变暖和了;树木凋谢使人知道寒风猛烈,秋冬之季到了。虽然没有记载岁时的历书,但四季自然转换,周而成岁。生活欢乐得很,还有什么用得着操心?这些都描写都是桃花源人的日常生活和他们的生活状态,日常生活详细到了衣食交通等各方面。还有社会及风俗上文化上的一些狀况如“秋熟靡王税”“虽无纪历志”“衣裳无新制”等等。再看看散文部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些都描写了桃花源人的衣食住行和日常劳作的状况以及生活环境。“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用这一段的描写表现出了桃花源较为富裕的生活和淳朴好客的民风。《桃花源记》看待历史的角度主要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的,除了前面所说的避‘秦不仅是避秦朝更是避地主土地私有制之外。从这几句”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也可以看得出来。在描写完了桃花源的社会状况之后,就借助渔人表达了对桃花源外面世界的王朝更替发出了感慨。也就是站在社会的角度去审视着中国历史的发展。也可以理解为陶渊明认为历史上会有那么多的动乱都是因为社会制度的问题包括土地制度、政政治制度等等。综合上述,我们可以断定《桃花源记》的历史观是站在社会的角度去审视着历史的社会史观。

  参考文献:

  [1]陈正焱、林其锬.中国古代大同思想研究[M].香港: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8.

  [2]朱立元.美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96

  [3]老子、庄子.老子 庄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