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分裂的文本:《五卷书》的文本裂隙性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4600
张帅

  摘 要:《五卷书》是古代印度民间寓言故事集,凝聚着印度人民的集体智慧,代表了印度民间文学的最高成就。《五卷书》被译介到各个国家,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十日谈》《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等都在形式和内容上不同程度地从《五卷书》汲取灵感。但是,《五卷书》众多寓言故事中存在着三类明显的文本裂隙。通过对其进行爬梳、阐述、分析,可以在发掘其社会历史背景和内在文化底蕴。

  关键词:寓言故事;民间文学;《五卷书》;文本裂隙

  印度是一個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印度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印度文明,孕育了众多堪称经典的民间文学作品。古印度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大量的经验智慧,将其融入到寓言故事中,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授处世哲学。人民在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乱离的社会现实下迫切需要曲折隐晦地表达惩恶扬善的诉求,对统治上层的讽刺和人民力量的肯定,寓言故事的文学形式便应运而生。寓言故事具有浓郁的故事趣味,生动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情节发展,委婉的表现手法,同时浅显易懂,引人入胜,符合民间文学的历史发展规律。

  在现存《五卷书》的众多译本中,部分译本的文本故事被不同程度地修改润色,以及不同文学作品与《五卷书》故事高度类似的现象,说明《五卷书》在世界范围内占据重要地位,扮演着文学武库的重要角色。《五卷书》经过民间口头传承、文人编纂成册,又经过商贸往来、佛经翻译等途径直接或间接地传播到中国、欧洲和阿拉伯国家等,经历本土化过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但经过文本细读,我们仍能发现其中的故事原型。

  一、《五卷书》文本的三种裂隙

  (一)楔子与故事之间

  《五卷书》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采用了“连环插入式”的框架结构,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故事集提供了模型范式。《五卷书》全书贯穿一个总故事,介绍《五卷书》的来由、目的,其次在这个大框架下穿插五个大故事,最后在大故事下套上若干个小故事。这样的结构浑然一体,兼容并包,把短小精悍、数量庞大、内容丰富、错综复杂的寓言故事汇总为一部井然有序的《五卷书》。《五卷书》流传到各地后,对各国的故事集创作灌注灵感,如《一千零一夜》《十日谈》等不仅从故事内容上借鉴于此,而且在艺术结构上汲取经验,将庞杂的零散故事化零为整。

  据《五卷书》开篇楔子,南方一位国王精通事论,学识渊博,却生有三位愚昧无知、无心学问的王子,国王延请来一位婆罗门,此人承诺在六个月之内让三王子成为精通治理之术的君王。实现此诺言的方法,则是编写一部名为《五卷书》的教材进行讲授。

  《五卷书》编写的初衷即是作为上层统治阶级的政治教科书使用,明确其目的是培养君王的统治理论与方法。从读者期待视野的角度看,文本内容应是权术谋略、法律兵书等服务于统治阶级意志的贵族实用主义文学。然而,细读文本,会发现具体的寓言故事与开卷的楔子部分存在文本的裂隙性。

  《五卷书》中,只有前三卷《朋友的决裂》《朋友的获得》《乌鸦和猫头鹰从事于和平与战争等等》内容与君王有关,其中第三卷《乌鸦和猫头鹰从事于和平与战争等等》直接讲述国家意义上的战争谋术,但意在传达的哲理也不具有服务贵族阶级的特指性。后两卷《已经得到的东西的丧失》和《不思而行》中主要传授的是普遍意义上待人接物的处世哲学,不分阶级身份,适用于所有人,具有浓厚的民主色彩。

  然而,前三卷统治者出场的篇幅较多,但同时也包含大量平民百姓的处世经验,很多故事的经验教训并不为统治者所必需,而是人类普遍意义上的处世哲学与人文关怀。第一卷包含大量的为臣之道,针对的是如何获取君王的信任以及如何在官场步步高升,如第一卷第二个故事中:

  主子已经下了命令,一个好的奴仆就应该毫无所惧,

  他甚至敢走进火焰,甚至敢到难以渡过的大海里去。

  但是如果一个奴仆得到主子的命令,而竟徘徊迟疑,

  考虑哪个苦难,哪个容易,国王就决不能容忍允许。①

  这是站在大臣和奴仆的角度,提出果敢和忠诚是必备品质,服务君王,只有对君王忠心耿耿,坚决执行命令,不推诿畏惧,才能获得君王的信任和宠爱。此类主题的诗歌贯穿全书,建构了一种理想化的君臣主仆关系,也是作为臣属百姓对理想统治者的一种期望图式。前三卷故事大部分出现了统治者,但是意在阐明的哲理却不是统治理论,而是具有普遍意义适用于人民大众的生活经验。这些世故哲学只是披上了一层政治色彩的外衣,而《五卷书》的主题基调依旧不变。

  综上,服务统治压迫的写作目的与反抗压迫的文本主题之间的相悖,使得文本呈现出较大的张力。楔子与故事间存在较大的裂隙:楔子提供了一个大故事框架,指出《五卷书》创作目的是为服务统治即强化剥削权力,巩固统治地位,带有较强的政治功用倾向和意识形态色彩,然而整部书的正文故事主要基于人民大众的立场,带有积极乐观的主观感情色彩,表达了人民美好的企盼希望,凸显出民间文学生动活泼、雅俗共赏的特点。

  (二)散文与部分诗歌之间

  《五卷书》采用诗文并用,散韵结合的叙述方式,夹叙夹议,融故事的生动性与哲理的抽象性于一体。在每个大故事开篇,都附有一首诗歌概括本卷的主题思想。在该卷的众多小故事中,也穿插有众多诗歌,或直接引用人物对话,或刻画人物心理活动,或以全知全能视角发表评论。这种诗文杂糅的写作方式在印度文学中具有悠久的传统。

  《五卷书》有众多译本,曾被译介到阿拉伯国家,在十世纪之后流传到欧洲,又被译成了不同语言的版本。因此,阿拉伯语译本实际上发挥着沟通东西方文学桥梁的重要媒介作用。据季羡林先生所译《五卷书》的序言介绍,阿拉伯语译本文本中只有散文,并未出现诗歌。同时,文本中散文与诗歌表达的思想倾向也有所差异。据金克木先生介绍,《五卷书》里的诗是各方面杂凑来的。很多是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摩奴法典》中也有的,不过词句略有不同。可见这些多半是印度古代很流行的格言。②

  部分诗歌与散文之间没有逻辑上的连贯性,甚至所表达的主题思想相去甚远。如第一卷第七个故事出现的一首诗歌:

  是所有的脏东西的大汇合,忘恩负义,终归会消灭,

  为了这样一具身躯,傻子们竟然做出了许多恶业。

  这篇故事主要讲述势单力薄的小兔子用智慧消灭骄傲自负的万兽之王狮子的故事,表达了对不畏强权压迫、敢于反抗命运的民主精神以及弱者善用智谋战胜强者的肯定与赞美,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这首诗歌是森林中的动物向狮子劝谏不要杀生时所说的话,意指人的身体是肮脏污浊的,终有一日会化为灰烬,为了某一世的身体犯下罪孽,来世就会有恶果。这首诗宣传了因果报应的出世思想,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

  (三)第三卷第八个故事与全书之间

  《五卷书》中的所有故事几乎都由散文和诗歌组成,用散文进行叙事,用诗歌发表议论抒情,这是基本规律。但是,第三卷第八个故事几乎全部由诗歌组成,只包含了零星的散文。诗歌承担叙事、议论双重功能,在形式上与《五卷书》其他故事完全不同,呈现出较大的文本裂隙。

  总的来看,《五卷书》是一部传授市民阶层人情世故哲学的民间故事集,其主题是大多是积极乐观的,包含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具有浓厚的民主性。这些故事传达出古代印度人民在反对压迫阶级斗争中积累的斗争经验:弱者能依靠智谋战胜强者、团结就是力量、赞扬勇敢无畏的品质、冲破命运桎梏和宗教束缚、对世俗君王和宗教上层婆罗门僧侣的嘲讽贬低等民主思想,以人为本位,追求现世今生的幸福,与宣传教义的宗教文学以及歌颂王权的贵族文学对比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第三卷第八个故事的故事情节是,一个残酷粗暴的捕鸟人在树林里猎杀动物,忽然疾风骤雨来临,他来到大树下躲避,笼子里囚禁着抓来的母鸽,树干里公鸽看到了自己的伴侣,神情凄凉,万分悲痛。母鸽子却告诫公鸽,务必实行达磨③,热情款待猎人,不要心怀怨恨,被捕不是猎人凶狠,而是自己前世罪孽结下的果实。公鸽为了驱除猎人的寒冷和饥饿,牺牲自己跳入火中,猎人看到公鸽的所作所为,悔恨自己大肆屠杀带来的深重罪孽,于是释放母鸽,决心痛改前非,实行苦行以践行达磨。母鸽看到公鸽已死,哀鸣不已,自焚殉夫。故事的结尾,鸽子夫妇变为神仙,公鸽还对母鸽的自焚行为表示了赞同。

  如果不能够使丈夫快活,

  她就不配称做老婆;

  丈夫不喜欢自己的妻子,

  她就应该变成灰烬;

  正象蔓藤开着成束的花朵,

  为林中的大火所焚。④

  由此可见当时印度社会对女性的歧视以及女性地位的底下。女性作为丈夫的附庸,其存在的终极意义就是丈夫。如果能赢得丈夫的欢心,她的生命就有价值,反之她就应该化为灰烬,永遠消失。母鸽听到丈夫对她作为妻子尽职尽责的夸赞,看到丈夫为她被擒而哀戚的深情,说出了妻子的生死由丈夫的爱慕与否决定这样的言辞。如果拘泥于故事情节,我们会认为,女性处于男权压迫下而不自知自身的悲剧命运,在生死关头依然对丈夫谄媚讨好,更能凸显出男权话语对女性的摧残之深。但是,仔细分析《五卷书》的作者问题,结论会有所不同。

  贫穷、疾病和灾难、

  坐监狱和困苦颠踬:

  这都是在自己罪恶的树上

  结成的一些果实。

  因此,你不要对他怀恨,

  只因我为他所擒;

  你的心应该想到达磨,

  遵照礼节,对他殷勤。⑤

  忍受寒冷、大风和酷热,

  我身体瘦削,又污浊;

  我要用各种各样的方式,

  实现至高无上的达磨。⑥

  这两节诗表现了因果报应、逆来顺受以及达磨、苦行等印度教神学思想。母鸽对于猎人的抓获,不是负隅顽抗,而选择了消极逃避自我麻痹的做法,自我暗示今生被擒乃是前世不善的“业”所带来的恶果,并告诫公鸽,要按照达磨行事才能获得好的轮回。猎人在幡然醒悟之后,也选择了践行达磨,用苦行来折磨身体,洗清罪孽。

  夫主呀!现在没有你在身边,

  我的生命还有什么值得留恋?

  一个失掉了丈夫的可怜女子,

  在生命里还有什么好事可盼?

  这一只忠于丈夫的鸽子,

  就这样哀号悲痛;

  它深深地忧愁苦闷,

  纵身就跳入火中。⑦

  《五卷书》大多数故事都是站在民主立场上,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对于人生的态度是积极正面的。这篇故事却充满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消极的说教意味:对于女性的歧视态度、宣传因果报应、践行达磨、提倡苦行、宣传逆来顺受的处世态度以及宣传近乎野蛮的殉夫习俗,与全书的总主题差别较大。

  二、文本裂隙的成因

  《五卷书》是一部民间文学故事集,具有民间文学发展的一般特点,其故事原型的未完成性是导致文本出现变异、裂隙的重要原因。

  据季羡林先生介绍,在公元前六世纪写成的古希腊的《伊索寓言》里,已经有了印度产的故事。这些寓言和童话都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的老百姓创造出来的。⑧因此,在《伊索寓言》成书之前,《五卷书》的故事雏形在印度民间已经形成。此后,这些故事原型不断地被讲述,在此过程中,故事被增删、修改、润色、填充,在世界各地形成了不同形态的口头故事。在某个历史时期,这些故事经过文人学者的编纂得以成书,经过书面译介再次传播到世界各地,形成了当下《五卷书》译本众多纷繁的文学现象。

  《五卷书》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民大众集体创作的民间故事集。民间文学讲述是开放的、自由的。民间故事框架用以确保人们讲述的是这个故事,但不会限制人们的讲述自由。人们可以围绕着这个框架重新组织自己的讲述,添加细节,并即兴完成一次以交流和沟通为目的的口头讲述。⑨不同时期的文人对故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加工处理,不同教派也试图用《五卷书》宣传教义,使其成为宗教教理和价值观念的宣传品引导人民,因此《五卷书》中出现了文本的裂隙,其主题思想也呈现出精华与糟粕并存甚至自相矛盾的现象,如对待入世和出世态度的前后矛盾,在人定胜天和宿命论之间的犹豫不定,在追求今生幸福和注重来世的徘徊等等。

  《五卷书》是一部带有浓烈民间色彩的寓言故事集,故事中出现大量的动物形象,这些动物完全拟人化,具有人的思维方式和说话能力,而又带有不同动物本身的性格特点,比如狐狸的狡黠、兔子的聪慧和狮子的刚愎自用等等。

  《五卷书》的组织编纂时期几乎贯串了整个古典梵语文学时期。此时印度处于封建社会各国林立、战乱频繁的分裂割据状态,人民在乱离的社会现实下渴望统一、呼唤明君,同时也需要一些生活经验、世故哲学来安身立命。这些飞禽走兽实则是社会各个阶层人物的化身,勾勒出人类古印度上至世俗君主、宗教上层僧侣,下至底层人民百姓的整体社会概貌图景,反映的是印度人民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是,由于《五卷书》流传民间,又经过不同文人的编纂修订,文本故事呈现出较大的裂隙,并集中体现为诗歌与散文、第三卷第八个故事与全书之间的裂隙。正是这种裂隙,反映出《五卷书》作为民间文学主题的丰富性、阐释的多元性、文本的未完成性等独特的发展特点,折射出民间文学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和博大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结语

  印度民间寓言故事集《五卷书》是印度人民集体智慧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文学殿堂中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体现出印度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流露出积极入世的浪漫主义色彩。故事文本中存在三种裂隙,第一种反映出《五卷书》成书目的和实际文本的矛盾性,第二、三种则集中体现出《五卷书》作为民间文学发展的一般特点。这三种裂隙在文本中十分明显,对于故事的意义生成和价值指向发挥了重要作用。

  注释:

  ①季羡林译.五卷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3.

  ②金克木著.梵语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221.

  ③达磨:“婆罗门教的基本神学内容之一,即强调每个种姓、每个人都有自身的达磨,都必须按照达磨的要求行动,例如遵守种姓义务和规定,女人尽自己的本分等,这样才能正确作业,这是行为规范,不能违背。”详见林承节先生所著《印度史》,人民出版社,第23页。达磨与种姓制度、羯磨以及轮回转世说紧密相连,共同构成婆罗门教的基本神学体系。婆罗门教后逐渐发展为印度教,达磨思想被继承下来,至今仍对印度人民的思想观念有着重要影响。

  ④季羡林译.五卷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81.

  ⑤季羡林译.五卷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82.

  ⑥季羡林译.五卷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84—285.

  ⑦季羡林译.五卷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85.

  ⑧季羡林译.五卷书[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5.

  ⑨王娟.当代民众生活中的民间文学——兼谈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J].民俗研究.2016(2).

  参考文献:

  [1]季羡林译.五卷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金克木.梵语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3]林承节.印度史(修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王娟.当代民众生活中的民间文学——兼谈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J].民俗研究.2016(2):12—15.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