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西方的创意写作近年来被引进国内,国内一些高校先后设立创意写作专业,创意写作课程理念也逐渐引起国内写作教学的广泛关注。国内大多数高校来说,写作学科发展滞后,写作教学效果频遭质疑。新时代,高校面对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新形势,基于西方创意写作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结合国内普通高校写作学科和教学发展实际,研究高校创意写作课程的功能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等,对推动写作学科的发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创意写作;写作教学;创造性思维;工作坊;研讨会
一、新时代高校开设创意写作课程的重要意义
创意写作(creative writing),又称创造性写作,包含虚构的文学创作和非虚构的文体写作,而非虚构的写作在中国主要指的是实用文体写作。一般认为该学科创立于美国。“创意写作”是一切创造性写作的统称,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爱荷华大学,它的诞生和发展,是写作教学活动的一场革命,它改变了欧美战后文学发展的格局,也彻底改变了文学教育的理念。传统的写作学秉承“作家不可培养”的传统观念,研究的重点是写作对象、写作规律和写作方法等等,而“创意写作学”则不仅培养作家,还为整个文化产业发展着力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核心从业人才,它着重于将写作活动变为创意活动。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设立“写作中心”“创意写作专业”“驻校作家”等文学教育新体系,带来高校文学教育从“文学史认知”“文学理论教授”到“创作实践”“服务社会”的渐变。从2009年国内第一家创意写作研究中心在上海大学成立到现在,短短的几年内,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以及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安徽、陕西、四川、重庆、黑龙江、吉林、广西、湖北等地逾百所高校均已开设创意写作课程。随着中国创意写作学科的稳步发展,“中文系的教学目标是不是培养作家”“作家能不能教”等最初饱受争议的话题已经不是问题,如何打通创意写作上下游的联系从而使创意写作服务于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如何与国际创意写作文化接轨等实践性问题,成为新时代高校写作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热点。
二、新时代高校创意写作课程功能定位
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虽努力做出了一定的变革,但仍过于强调专业性,即围绕一个狭窄的专业目标设置课程,看似体现出专业性、对口性,却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能力素养较为单薄。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作作为一门缺乏对口专业的课程,课程定位不明,教学理念陈旧,课程和课时不断被压缩,甚至取消。很多院校只在中文或少量文科专业设立写作课,一般开课一或两个学期,每学期32课时左右。课程设置也过于单一、趋同。
作为基础学科的写作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它除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外,还担负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操、审美修养、心理素质以及创造能力、创新品质的重任。创意写作丰富了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学科内涵,甚至将语言拓展到其他外国语言的学习和写作中,不仅着眼于教授写作、培养作家,更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从业人员。针对当前日新月异的职业变化和社会变化,普通高等院校应设立创意写作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程,面向工科、理科、文科等不同专业开设,打通、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同时,培养各学科学生的写作能力、思维能力及创新品质。
三、新时代高校创意写作课程教学内容构建
(一)以写作训练为主线,系统构建教学内容
不论是写作的教材编撰还是课堂授课,基本上分为两大块:写作原理和写作文体。写作原理主要分为主题、结构、材料、表达方式等几大块,写作文体主要分为新闻文体、文学文体、理论文体、应用文体等几大类。教师的教学内容也主要建立在这样一个框架之内,存在着理论多于实践,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
因此,不论是从写作学科的特点,还是从社会、学生的切实需要,国内写作教学的教学内容上都应该做出变革——以写作训练构建教学内容。比如,传统的写作教材都会谈到文章主题的重要性,往往会给出深刻、正确、集中等要求,虽然教材或者教师也会针对这些要求作一些阐释,举一些例子,但对于学生来说还是过于抽象,难以真正领会。这种教学内容的安排其实是本末倒置,倒不如根据教学目的、专业需求等,设计出一些个性化的、系统性的写作训练,帮助学生在真正的写作中体会。
(二)增加多层次写作实例,展示作品创作过程
国内的大部分写作教材,不论在写作原理部分,还是写作文体部分,都存在写作实例偏少、陈旧、单一等问题。创意写作课堂的教学内容中也存在同样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虽然会采用一些写作实例,但这些实例多为已完成的优秀范文。展示优秀范文固然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较高的学习标准,但也会造成学生畏惧写作、难以下笔。写作是一种特殊的、长期的、个性化的创作过程,应该向学生展示更真实的写作过程——素材收集与处理、创作心理、创作困境、修改过程。
所谓多层次的写作实例,一是指既要有优秀范例,也要有普通的范例,展示不同水平的创作。比如说可以展示作家或行业的经典范例,也可以展示稍显稚嫩的学生佳作,最重要的是展示一些一般的范例,指出其突出的優点和缺点。二是通过一个作品不同阶段的修改稿,展示作品的创作过程。众所周知,写作是一个不断思考、调整、修改的过程。写作的教学范例需要向学生展示这一过程,强化这一过程。三是紧跟时代变化,补充不同题材、不同样式的写作范例。教师的教学体系可以较为稳定,但范文、实例一定要实用、新鲜、多样,符合学生和社会需求。
四、新时代高校创意写作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一)加强过程教学法改革,践行“以写促讲”理念
西方创意写作在长期的教学中摸索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过程写作教学法。课程开始时,教师会设计一些情境或几个话题,请学生分组交谈,激发创作兴趣和灵感,这是“预写作”;然后,请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打草稿”,快速写出自己的构思,不要过多考虑语言、修辞、结构等问题;接着进入“修改”阶段,在“修改”之前,先请学生分组交流、朗读自己的作品,然后再根据老师和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最后才是认真调整语言、结构的“定稿”阶段。
(二)积极探索工作坊授课,加强师生交互式探究
近些年,国内关于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谈的较多,但在高校写作教学中谈的较少。国内高校的写作教学也应该切实转变,改变教师主导的授课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实践、自主学习;改变过于追求学科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次,模仿创意写作工作坊的形式,建立学生的写作小组,引导学生交流想法、习作,互评互改。写作小组建立初期,可能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建立制度,并引导其开展活动。另外,延伸课堂之外的写作实践与探究。可以通过开设网站、贴吧、博客、微信等方式,展示习作、评价,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互式探究。
(三)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注重教学方式多样化
中国大学写作课教学还是在课堂完成,并且课堂上主要还只是传授理论知识,由于时间的限制,写作文不可能在课堂完成,大多是由学生课后完成,然后交给老师批阅。显然这种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也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下课后,学生早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丢到九霄云外,自己的作文该怎么写还是怎么写,靠的还是平时的积累。这样一来,课堂所学知识对他们来说还根本无法承担起指导写作的作用。并且学生们回去所写的作文也不能完全保证就是自己所写,也造成部分学生的抄袭行为。
基于这样的情况,就要求写作老师改进课堂教学模式。一方面,在教学方法上,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课堂上,并不能全部讲授理论知识,讲完理论,要进行实践,实践的方式可以是提问、讨论也可以是进行写作,比如在讲授写作的物我交融律时,要学生结合具体的写作对象来写一段作文,体现出这个规律,或者是让学生讨论在写作过程中,如何做到这一点,最好要介绍具体的写作对象来讨论。
另一方面,我们的教学方式也要多样化,不能仅局限在课堂的四十五分钟,可以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进行多方面的写作训练。除了必修课外,可以以选修课的方式开展小班教学,就像西方的工作坊的方式,当然这种教学方式不可能持续一个学期,通常以几次课的方式结束,然后开始下一期。如有可能,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类似于美术课的写生,带领学生们参观旅游,通过老师的引导语讲解,鼓励同学们进行想象和联想,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完成写作课的感物与构思等写作过程。
五、结语
基于创意写作学理论及其教学模式实践,写作是可以传授的,写作课不仅为了教人写作,更重要的是对于人的创造性的培养,这也是人类学习的最终目的创意写作在中国的发展虽说还较为缓慢,但毕竟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参与改革实践,各式各样的探索方兴未艾。新时代需要创意、呼唤创新,创造性、复合型的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宝贵资源。我们生活在一个全民写作的时代,又生活在一个全民写作能力遭到质疑的时代。国内高校的创意写作课程教学如果能充分利用已有的悠久传统和资源,汲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不仅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也可以为国内文学和文化的繁荣,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佳冀.试论创意写作在中文写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33(06):26-28+71.
[2]赵忠山.创意写作:创造性思维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写作(上旬刊),2015(01):4-8.
[3]葛红兵.“创意写作教育教学问题研究”专辑[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0(01):85.
[4]谷瑞丽.项目驱動式教学法在《创意写作》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写作(上旬刊),2018(02):88-91.
[5]周琳琳.创意写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训探索[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10):50-52+2.
[6]戴凡.国内外创意写作的教学与研究[J].中国外语,2017,14(03):64-73.
[7]陈伙胜.让学生感受创意写作的魅力——散文创意写作教学实训案例[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7,32(01):7-13.
[8] 高志明.创意写作:传统文学与语言的有机融合[J].黑龙江史志,2014(11):223+2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