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阿尔都塞“症候阅读”问题研究综述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5001
朱科尊

  摘 要:阿尔都塞在其著作《读<资本论>》中阐释了解读马克思思想的重要方法——“症候阅读”,在科学解读马克思思想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学术界目前存在对“症候阅读”理解与应用混乱的现象。从“症候阅读”的理论源流、理论内涵、理论延伸与应用三个方面入手,以更准确把握“症候阅读”的深层内涵并进行吸收应用十分必要。

  关键词:阿尔都塞;症候阅读;《读<资本论>》;文学批评

  “症候阅读”是阿尔都塞的重要理论建树之一,其“重要性仅次于问题式理论”,在科学解读马克思思想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国内开始对阿尔都塞的研究,但只是停留在翻译介绍阶段。2001年,随着阿尔都塞《读<资本论>》中译本出版,国内对“症候阅读”的研究逐漸呈现出更为全面和深化的趋势。2002年张一兵的《析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发表,对“症候阅读”进行了全面深入解读。此后,国内“症候阅读”研究多根据张一兵先生的解读进行阐释,并且逐渐走向文学批评的应用。

  然而,由于翻译造成的望文生义与简单化、程序化应用,对“症候阅读”的理解往往与精神分析学的心理批评或甚至是“精读”混为一谈,影响了对其深层内涵的准确理解。因此,通过对“症候阅读”理论源流的追溯,理论内涵的挖掘,理论延伸与应用的考评,进一步澄清国内学术界对“症候阅读”理论的混用状态,以更准确把握其深层内涵并进行吸收应用十分必要。

  一、关于“症候阅读”的理论源流

  多数学者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拉康的精神分析语义学作为阿尔都塞“症候阅读”直接来源。姚文放在其论文中断言:“从谱系学的角度着眼,‘症候阅读理论的渊源出自弗洛伊德和拉康。”虽然将“症候阅读”与弗洛伊德和拉康上升至谱系关系仍有待商榷,但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它们之间存在着联系。一方面,从词源上讲,大部分学者都承认“症候”这个术语是阿尔都塞直接从拉康的语义学中借来的,再寻下去最终又是来自弗洛伊德,阿尔都塞本人在许多场合也并不讳言他受惠于“精神分析”这一事实。另一方面,从内容上讲,李世黎在《阿尔都塞阅读理论的演进》中讲到“阿尔都塞的阅读理论,经历了一个从‘症候阅读法到‘移情与反移情的阅读机制的演进过程,症候和移情都出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指出了“症候阅读”和精神分析法内容和演进的同向性。然而,仅从词源和演进指向的一致性来断定“症候阅读”发源于精神分析学显然有失严谨。涂亚峰2009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上撰文称:“词源上的近似并不等于理论内容上的雷同,弗洛伊德和拉康所言的‘症候”绝不就是阿尔都塞的‘症候”。

  张一兵在《析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中没有单独列章对“症候阅读”的理论来源作解释,但在肯定对精神分析学派“症候”一词的借用外,又提到了斯宾诺莎的唯理论、巴士拉的反视觉主义、法国太凯尔学派的影响,阐释地比较零散而又丰富。

  此外,还有许多学者对“症候阅读”的理论源流作了探索。比如陈爱华认为其是对海德格尔“在”的思想的整合,徐彦伟和李丹则从阿尔都塞自身理论体系中去探寻“症候阅读”的来源,指出“认识论断裂、问题式和症候阅读这三个概念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姬长军通过对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二卷序言与《读<资本论>》的比较分析,发现“阿尔都塞之所以能够提出症候阅读法,实际上是从恩格斯那里得到了某些灵感。”虽然仅仅从文本上找到了对照,但也给我们研究“症候阅读”的理论源流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关于“症候阅读”的内涵阐释

  大多数学者在阐释“症候阅读”内涵时,都引用了阿尔都塞本人在《读<资本论>》中的一段经典表述——“所谓症候阅读法就是在同一运动中,把所读的文章本身中被掩盖的东西揭示出来并且使之与另一篇文章发生联系,而这另一篇文章作为不出现存在于前一篇文章中。……第二篇文章从第一篇文章的‘失误中表现出来。”有学者在解读这段话时用黑字和白纸打比方,认为“任何著作文本都是白纸上的黑字”,阅读时不仅要看到“黑字”,更要看到“白色背景”,并且“把文本中的‘空白填补上”,形象诠释了“症候阅读”的基本内涵,但也正是由于这种简单化的解释,一定程度上给进一步理解其实质造成迷惑。而张一兵通过对“无辜阅读”与“有罪阅读”,“阅读Ⅰ(栅栏阅读)”与“阅读Ⅱ(症候阅读)”的区分把握,对“问题式”在“症候阅读”中重要意义的着重论述,指出“症候阅读法的发生,正是着眼于问题式的阅读”以及对“症候阅读”的生产性的阐述,较为全面地阐释了“症候阅读”的内涵。

  更多的学者从不同侧面对“症候阅读”的内涵进行了阐发。杰拉斯特别指出了“症候阅读”的生产本质,认为“正确地理解和实践的读法,……是理论性的劳动和生产”日本学者今村仁司强调问题式与结构的深层作用,认为“看”即“思维”,就是问题式本身,是结构之“看”。吴学琴和杜宇民则更进一步,将“症候阅读”归类到结构解释学领域,尽管这样的归类某种程度上也符合“症候阅读”与“问题式”的本质特征,但未免有些生硬与武断。而徐彦伟和李丹在其合著论文中进一步深入探索,指出“马克思哲学的认识论断裂以其思想的意识形态和科学的问题式为理论前提。这一理论前提具有在隐性,只有通过症候阅读才能使之升浮出来。”从阿尔都塞的整个理论体系来梳理“症候阅读”的内涵,方法更为合理、科学。

  三、关于“症候阅读”的理论延伸与应用

  “症候阅读”理论本身具有开放性、循环性和延伸性,因此,必定会渗透到文学批评、翻译译介甚至文化教育等更多领域中。文学理论家皮埃尔·马舍雷将“症候阅读”引入文学批评,构建了“文学生产理论”。而著有《结构主义诗学》的乔纳森·卡勒则受“症候阅读”影响,提出了与“鉴赏性阅读”相对应的“表征型解读”,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拓展了“症候阅读”理论。此外,劳伦斯·韦努蒂在《译者的隐身》一书中,将“症候阅读”引入译介学领域,重点考察“症候阅读”如何影响翻译理论。

  在“症候阅读”的具体应用上,巫洪亮主张引导学生利用“症候阅读”去阅读作品,从“悖谬”“沉默”“空白”处发现“悖谬”。蓝棣之在其批评合集《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中提出“症候分析批评理论”。然而,这种运用很大程度上只是借用了“症候阅读”的“大名”,而没有深入理解其理论实质,反而与“精神分析”“细读”联系更为紧密,是一种对“症候阅读”的误读、误用。

  反之,学者刘锋杰在2016年发表的《从阿尔都塞到夏中义——<朱光潜美学十辨>的“症候阅读”法》一文中,对夏中义和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加以比较,认为“夏中义的症候阅读重视人的价值,独创了‘症候—发生学阅读方法,为弥补当代中国人文学术缺乏人学之维、从事学案史研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是一种更为合理且有益的应用探索。

  四、总结

  总体看来,国内外学者对阿尔都塞“症候阅读”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其理论源流上,主要有弗洛伊德与拉康、斯宾诺莎、巴士拉、结构主义学派、海德格尔、恩格斯以及其理论内部的联系发展等几个研究方向。研究的广度比较大,但理论的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挖掘,有的仅仅是依靠文本的简单对照而得出理论继承关系,这是不够严谨的。而在其理论内涵的阐释与理解上,国内张一兵先生对“症候阅读”做了比较全面、深刻地解读,此外还有许多学者从不同侧面进行阐发,都有一定的合理性。

  然而,很多学者的解释过于浅白和表面,没有对“症候阅读”的内涵进行科学理解,进而导致了“症候阅读”在实际应用中的误读和误用。或者牵强附会,盲目用于教学实践,与“精读”“细读”画上等号;或者简单化、程序化,简单将文本的“空白”等同于“症候”,并带着“症候阅读”的理论前置去文本中寻找符合这一理论的现象;或者将“症候阅读”的理论外延扩大,忽视其理论内核与背景等等。

  参考文献:

  [1]张一兵.析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2(03):63-73.

  [2]姚文放.“症候解读”的理论谱系与文学归趋[J].文艺理论研究,2017(02):120-130.

  [3]涂亚峰.论“症候阅读法”的文化批判品性[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9(00):303-312.

  [4]李世黎.阿尔都塞阅读理论的演进[J].学习与实践,2015(07):133-140.

  [5]陈爱华.试析“症候阅读”的方法论视域[J].南京社会科学,2002(4).

  [6]徐彦伟,李丹.认识论断裂、问题式与症候阅读:阿尔都塞解读马克思哲学的三个关键词[J].探索,2010(5):167-171.

  [7]姬长军.恩格斯《资本论》第二卷序言与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03):26-29.

  [8]姬长军.阿尔都塞对症候阅读法的应用及其当代启示[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9(04):11-13.

  [9]麦克莱伦.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322

  [10]巫洪亮.“症候阅读法”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运用[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29(9):31-34.

  [11]刘锋杰.從阿尔都塞到夏中义——《朱光潜美学十辨》的“症候阅读”法[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1(04):76-87+195-196.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