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道德想象力是一种能够将自我经验拓展至对他人的经验,实存的道德经验拓展至可能性的道德经验的能力。它培养个体普遍性的理解力,打破了自我中心主义牢笼和狭隘的经验世界的限制。那种试图否定道德想象力或将想象力排除在道德领域之外的想法,不仅无益于确立道德理性和道德责任的地位,无益于个体认识、追求并实现至善,还会倾覆道德理性甚至道德的根基。
关键词:道德想象力;价值;道德;培育
对道德想象力持有反对或怀疑态度的学者会认为要证明想象力在道德思考与实践中的合理性,必须破解道德想象力的悖论与矛盾。但本文则认为道德想象力的悖论和矛盾相互联系,内在于概念本身,又与道德的固有特质相关。与此同时,这种悖论和矛盾使这一概念存在着一个张力,对其深入探寻能够彰显道德想象力以及富有想象力之道德所特有的魅力。这正是本文将担负的任务。
一、道德想象力的定义
许多研究者都认为道德想象力是一种能力。如马克·约翰逊认为:道德想象力是这样一种能力:通过这种能力。我们可以在一种既定情景里发现采取多种行动的可能性,以及预想一个既定行为可能带来的厉害结果。道德想象又是一个过程。杜威对想象的理解更能完整地概括道德想象力的概念。
作为一种能力,道德想象力当然是以实现道德为目的的,这是前提。道德想象作为过程本身也是基于道德的立场。因此道德想象力就是一种个体脱离自我、超越既定情景进行道德判断与道德选择的能力。
二、把握道德想象力的规定性
我们应当从三方面把握道德想象力的规定性:一是通过情感投射“设身处地”地为情境所牵涉的每个人的处境着想;二是洞察情境中所有可采取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倾向,并尝试对其未来行为结果进行富有远见的预示;三是当道德困境处于一筹莫展或非此即彼时,仍继续寻求新的行为选择可能性。
在道德想象力的结构中,不仅包括对他人情感、情绪、思想和境况“感同身受”的“移情共感”维度(一种超越性情感),还包括敏锐地把握潜在行为的多种可能性及其所可能给他人带来损益的后果想象,以及蕴含着追求突破情境界限的创造性想象。尽管如此,拥有丰富的道德想象力并不能保证一个人的行为总是道德的或正确的,因为想象力不仅揭示了善的可能性,还揭示了恶的可能性。既使人们凭借道德想象力知晓了契合情境的最佳行为,也有可能因缺少足够道德勇气或不能坚守自己的道德理想而最终难以付诸实际行动。
因此,所谓“道德想象力”其实就是超越自我和超越情境,拥有了更加宽广的伦理视野和道德体验。由于道德因素的渗透,无论是移情投射和通过“将心比心”理解和分析他人的情感,还是情境行为可能性的创造性发掘,都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理性。
三、道德想象力的价值表现
道德想象力的价值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它是现代人的生存方式之一,尤其为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所必需。“呈现给我们精神的东西首先必须去感性化,把感性的事物变成表象的能力叫做‘想象力。如果没有能使不以感性形式呈现的东西呈现出来的这种能力,那么思维过程和系列思想将是不可能的。”如美国哲学家查尔斯·桑德尔·皮尔士所说:“全部推理活动,而且使我们成为理性存在者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想象中实现的。
另一方面,它是一种间接性、替代性和预测性的活动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同以非确定性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人生存境遇相契合。公开尝试过的行为选择不可挽回,其实际后果具有不可逆性,而想象中的行为后果却可以挽回。这两方面价值通过道德想象力的实际作用具体地体现出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推进伦理原则的解释和现实应用,提升道德认知。当代西方主流伦理学总是希望探求一个能调控人类社会行为的普遍化道德原则。康德义务论将之归结为“以你可以合乎逻辑地希望其成为法规的方式行动”;功利主义将其诉诸于“整体益处的最大化”;德性伦理学将它确定为“適度和中道的理性原则”;后现代责任伦理学则倡导“这样行为,必须使其后果与人类生活的真正永恒价值相匹配”,等等。这些原则都是有必要的,但“问题在于学院哲学家和公众对这些原理和规则的性质的误解。……一般性原理,不管多么有根据,也不能通过规定某人应该做什么而代替个人做出决定”。
四、道德想象力的力量
解决当代道德困境的主要出路,不在于继续寻求什么普遍有效的规则,而在于如何推进这些道德规则对道德生活的指导意义。就前者而言,道德原则是“生成”的实践智慧,必须通过生活实践中的具体行为选择得到澄明,道德想象力能帮助人们在抽象的道德规则与具体的生活实践之间形成敏锐的联系,深化道德认知;就后者来说,道德想象力至关重要。而且,道德情感和行为的“适度”和对行为可能后果的预示,都需要具备丰富的道德想象力才能做到。二是帮助人们从不同角度看待道德情境,缓解现代社会的道德冷漠。人是自然性存在和社会性存在的统一体,人的情感(如同情心、爱心等)为道德理解所必需,它是获得道德客观性的确定途径。当人们做出道德选择和判断时,有必要了解情境牵涉的每一个当事人的利益、感受、需要,以及相应的结果对他们的可能影响,而单纯依赖道德法则行事往往事与愿违。如果不通过道德想象力对情境进行多角度的考察,深入他人的情感和设身处地对他人的处境保持道德敏感性,人们就容易被他们的自我利益、偏见或特定观点过度影响而变得麻木不仁,处于冷漠无情状态,甚至做出错误的道德判断。道德想象力以及由此形成的道德判断,是构筑现代社会道德大厦的坚实基础,同时决定着当今社会的道德风貌。唯有借助道德想象力的力量,才能消解现代社会的陌生人特性,使人们的“道德感”克服个体性,获得普遍性和一致性,从而抵御由个体道德冷漠积聚而成的社会风气与道德状况的恶化。三是帮助人们超越传统视域的限制而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回应后现代行为责任不确定性的挑战。现实的道德情境复杂多样。依赖某种单一道德规则,期望一劳永逸地解决现实伦理问题,往往行不通。恰如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所说:“在行为和行为的后果之间有一个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巨大鸿沟,我们不能用我们所固有的、普遍的知觉能力对此进行测量。”
五、培育当代社会道德想象力
道德想象力的缺失是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严重问题。然而,道德想象力的培育又是一个长期的道德品质涵养过程,有赖于每个人的不懈努力。培育道德想象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以培养活跃的“共情能力”为基础。所谓“共情能力”是指道德敏感性和情感感受的能力(主要指同情心、移情心)。道德敏感性和情感感受力是道德判断的两个重要品质,是保证想象力是“道德想象力”而非“心理联想”的重要前提。正是有了它们,人们才会产生依照道德规范而行为的意向。只有具有道德敏感性和同情心的人,才有可能意识到情境中的道德意义,并做出相应的解释,才具有一种替代性的情绪反应能力,不仅能设想自己处于他人的处境,拥有和他人完全相同的利益、偏好和理想,还能想象地从其视角出发感受其处境。培养活跃的共情能力,一是要摈弃以自我为中心的独断与狂妄,真正认识到自身的有限性,培养和保持责任担当、有所敬畏的道德品性和生活态度;二是要不断强化行为的“后果意识”,时刻警惕自己的作为和不作为对他人或他物的潛在性影响,积极主动地承担道德责任。
其次,要以不断激活实践中的理智自觉为着力点。习惯是构成一个人行为选择之种种可能性的“视域”。当旧习惯与新的情境发生冲突时,理智自觉会活跃起来,进行反思、比较和权衡,并通过识别这一情境中某些突出特点而创造性地发掘出新的行为可能性。为了行为选择的持续性和趋善性,理智自觉还将自觉地对行为未来结果进行相应的预示。由于这一行为过程逐渐加入了对其他存在物的因素和道义上影响的考虑,理智自觉才渐次具有了道德的内涵。活跃的共情能力可以为人们提供行为选择的初始条件和先决条件,但需要理智的帮助或支撑,尤其是在识别、理解和把握复杂情景的某些突出特点或道德特征时,人们几乎无法不诉诸理智自觉的考虑。激活实践性的理智自觉,一方面要注重系统积淀道德经验,激发实践智慧,努力放大情境之潜在可能性的强烈感受性,以打破旧有习惯的临界,创造一种新生的道德力量;另一方面要主动训练和养成自己在更为开阔的视域中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习惯,以求敏锐捕捉情境之外的相关因素,获得情境的完整意义。
再次,要通过社会制度安排来推动道德想象力的培育。道德从来都需要制度支撑。良好的道德想象力离不开强有力的社会制度。要着力建立通过“角色扮演”强化道德实践的教育制度,在道德情境和道德实践中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习惯,积累直接的道德经验,并在不同的选择情境中强化对道德认知、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增强人们对他人处境、需要、利益以及内心状态(思想、感受、知觉和意向)的认知;要着力建立和完善对道德冷漠的制裁机制、对道德失范的惩戒机制、对道德模范的褒奖和弘扬机制以及良好的社会舆论监督,以制度手段培育人们发自内心的道德情感、伦理自主性和社会责任感;要着力建立和完善“授权留责、组织救济”,保护组织成员的伦理自主性,防范授权者逃避责任,切实保护组织成员的参与自主性,使他们更设身处地地为服务对象考虑。
当然笔者在对道德想象力的研究中还存在着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笔者会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深入地思考道德想象力的内涵、及其运用,以期对道德象力作出更加全面透彻地研究。
参考文献:
[1]阿伦特,姜志辉译.精神生活·思维[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巴恩斯,鲁旭东译.局外人看科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3]鲍曼,张成岗译.后现代伦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4]陈真.论斯洛特的情感道德主义[J].哲学研究.2013(6).
[5]费什米尔,徐鹏、马如俊译.杜威与道德想象力——伦理学中的实用主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