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唐人街探案》的喜剧美学分析及其意蕴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4218
古凤

  摘 要:《唐人街探案》与传统的侦探片不同,导演梁思成采取了“喜剧+侦探”的模式,促使唐人街“神探组合”在泰国展开了一场笑料百出的追凶行动。本文旨从美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其中的矛盾冲突,探究该片的喜剧美学意蕴。

  关键词:《唐人街探案》;喜剧;美学意蕴;矛盾冲突

  《唐人街探案》不同于以往的侦探片,全片在探案一紧一松氛围中爆笑连连,喜剧色彩浓厚,令人耳目一新。作为喜剧悬疑片,《唐人街探案》首先表现出来的是由不协调而引发的“笑”,“不协调是喜剧的外在形式,而矛盾冲突则是其内在本质”,故本文从美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全片的情节、人物、语言的矛盾冲突,探究该片的喜剧美学意蕴。

  一、戏谑的情节、事件

  《唐人街探案》最引人发笑的不外乎剧情,尤其是剧情之中大小事件都在不经意间成为笑料,而这样戏谑的情节和事件是该片喜剧特色的基础。黑格尔在《美学》中提到“在戏曲创作中,情境和冲突不可分割的,我们所说的情境,包含这两方面的内容:特定的環境和情况。”在《唐人街探案》中,潜在的矛盾就是唐仁和秦风的关系,唐仁在亲戚中的印象是“在泰国大名鼎鼎的唐人街第一神探”,但当秦风看到自己的远方表舅实际上是个猥琐大叔后便对他印象直落而下,唐仁对秦风也不是完全没有意见的,秦风是一个结巴少年,在两人探案过程中他经常揭穿唐仁的“风水”,让唐仁落了面子,两人嘴硬分开却又各自探案不禁让人捧腹大笑。在另一个情节中黄兰登在路上遇见了正在查案的唐仁,两人展开了追逐战,没想到在铁轨上一前一后精疲力竭的两人,却被一条狗超过了,在这两个戏谑的情节中,外在环境对人物的影响还有人物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喜剧性的直接矛盾冲突,创作者正是在前期的铺垫中造就了人物的关系,引发了人物间的直接冲突,而这保证了戏谑情节形成的合理必然性。

  构成故事线索的正是事件中、情节里潜藏的矛盾冲突,《唐人街探案》一共有三条主线,警察破黄金案、神探组合洗刷嫌疑和匪徒寻觅黄金,三条线在前期会面时的“小高潮”可谓是该片戏谑事件的代表。唐仁和秦风约警探坤泰到阿香住处见面,而匪徒三人也来到此处,与坤泰不合的警探黄兰登也因为阿香生日到达此处。按照正常的轨迹,匪徒三人应该逼迫唐仁说出黄金所在,而警探也应当抓捕凶手,神探组合更是要洗刷罪名,但这三方的会面却造就了哭笑不得的场景,匪徒变成阿香的“表哥”为其庆生,神探组合决定跑路,黄兰登也无奈离开了,一场弥漫着硝烟的会面就这样在哭笑不得的氛围中悄然结束。也正是这无厘头的事件引导人物喜剧性的行动,并且这样的行为是不造作的,只会引起观众发笑而非尴尬。可以说《唐人街神探》中戏谑的情节和事件充分显示了该片的喜剧美学特征,通过情节、事件中有可能转化为冲突的不协调因素,引导人物行动以达到更佳的喜剧效果。

  二、人物外部冲突与内在矛盾

  人物的行动、塑造是《唐人街探案》极具看点的一环,人物外部冲突和内在矛盾构成了最有张力的喜剧意蕴,在该片中唐仁、秦风都是代表,喜剧人物可以分为肯定性人物和否定性人物,从外表看“唐人街第一神棍”唐仁应该是“丑”的象征,他打扮不拘小节,好色又惹事情,可以说嬉笑大多表现在他身上,但是这个人物却是菩萨的化身,在最后是由他揭露凶手的,他外部显露的是丑角,滑稽打诨,但至始至终其内心都是知时事却赤忱。他在一开始找猫狗,抓小三到后面缉捕真凶,唐仁的“插科打诨”决定了他会不经意间点拨秦风发现颂帕是同性恋,而正是这一点引出了案件真正的凶手。创作者对于这个角色所持的态度是肯定的,在最后二十分钟把唐仁从耍宝卖萌中解放出来,实现了由滑稽“丑角”向喜剧肯定性人物的转变。

  秦风是身着白衣的结巴天才少年,他从一出场就是属于严肃型人物,不喜欢唐仁的所为,如果不是被绑定在一起,他和唐仁恐怕难以成行,他们的对比类似《唐吉坷德》中唐吉坷德与桑丘,一高一矮,一个耍宝一个收拾烂摊子,两人不仅是外貌上的矛盾冲突,内在更能体现这种不和谐,秦风与唐仁有很多理念不合,唐仁信风水,而秦风讲证据线索,但也是这样强烈的比对而使该片喜剧性越发突出。秦风这个人物,他最突出的矛盾冲突还在于善恶,他外露的是善,实际上却是惩处凶手的金刚,这一点在该片有埋下多处伏笔,之所以没有通过警校考试是因为“我想完成一次完美犯罪”,在两人重回案发现场时他也坦言“要破解罪恶,就必须接近它,甚至成为它”。创作者同样也给予这个角色肯定,他对外呈现出来的是“善”,内心的“恶”被控制,在结尾出自他口的“正是因为有恶,所以需要善”可以说是创作者的回应。

  作品的思想以及喜剧性都集中在人物身上,人物的一言一行都反映着喜剧性的趋向,唐仁、秦风人物的外部冲突以及内心矛盾正是此具体化的表现。

  三、错位、陌生化的语言

  语言是最能展现人思想的,在电影中人物的行动、外在环境都能补充人物的形象,但是负担了绝大部分这一功能的还是语言。通过分析《唐人街探案》的语言,不难发现该片的喜剧性还体现在用语上。在喜剧中语言错位是创作者常用的制作不协调的手段之一,这一点在《唐人街探案》也有体现,唐仁和秦风重回案发现场时对犯罪现场进行了模拟,这本来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但是当扮演唐仁的秦风开口“老老板,取取取货”时,唐仁立刻反驳“不对,我说这话的时候没结巴”,正是在这样严肃的情境中说了不协调的话,冲淡了此刻赋予观众的紧张感,同时为后面推理震撼人心作铺垫。“结巴”和“破案”是毫无关系的两个概念,却在一起形成了不协调的特色,这也正是秦风人物形象的特色之一,用语言的错位缓和人物的严肃性。在前面有分析过三线合一时的戏谑场景,而正是在这场景中,人物之间的语言错位又加深了喜剧效果,坤泰询问唐仁到底黄金是不是他偷的,匪徒三人是谁时,阿香抢先作了回答,给出了不符合实际的答案,而匪徒三人更是在坤泰问杀人凶手时指向了唐仁,促使语言错位程度加深,并且这还伴随着身份转化,匪徒三人从“匪徒”到“阿香表哥”再到“唐仁同伙”,而这也迫使唐仁陷入窘迫,使滑稽诙谐效果增强。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到的这是一次在泰国展开的探案,虽然名为“唐人街”,但也存在语言的陌生化,创作者敏锐地感知到了这一点,并对其进行了加工利用,正是这种陌生化带来了出乎意料的喜剧效果。探长黄兰登、坤泰说的是中文,而警局其他人都是讲泰文,这本来是怪异的现象,但在该片中这种怪异却成为笑料之一,合不来的黄兰登、坤泰两人理直气壮时多用中文,到上司面前则结结巴巴用泰文为自己辩解,多种语言不但没有造成“大杂烩”,反而增添了许多趣味,可以说这在区分、塑造人物时都是有益处的。这错位、陌生化的语言在《唐人街探案》中的运用都比较到位,这一部分也鲜明体现着该片的美学意蕴。

  总的来说,《唐人街探案》有明显反映喜剧美学特征,该片塑造的主要人物大都为肯定性人物,并且从思想内涵上看《唐人街探案》并不是单纯娱乐性质的影片,它在“喜剧”和“侦探”做到了较好的平衡,能引人捧腹大笑,也有对“善恶”以及“人性”的探讨,发人深思。

  参考文献:

  [1]钟惦棐.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

  [2]许思友.浅论喜剧艺术的美学基本特征[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8(01):48-5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