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3868
陈秀璟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也是自主学习的方法之一,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团队精神的主要学习形式,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的重要形式。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学会协助和做人,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本文从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注重独立学习、把握合作契机、明确合作要求、教师指导参与、合作交流评价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进行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实践与体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实现这方面的目标呢?下文,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要求

  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必须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并且要求学生认真听清楚要求之后才能开始活动,不然的话就会造成有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只听见了一部分,或者根本什么都没听清楚就盲目地围坐在一起,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比如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在摆图形之前教师提出:“先用你手中的小棒摆出几个相同的图形,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说一说你摆的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用几根小棒、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再如,在学习《3的乘法口訣》这部分内容时,合作的目的是验证同学们猜想的口诀是否正确。教师就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合作要求:(1)四人一组用圆片摆或用纸画图验证。(2)边摆边说图意,列乘法算式,编口诀,并与黑板对照。(3)合作时要互帮互助,轻声交谈。(4)合作时不要做与合作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不能影响其他同学。这样合作学习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创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打破了过去那种全体学生面向黑板,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的東缚,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地合作交流、实践、操作。通过教学实践我们体会到,这种学习方式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因此学生愿意接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偏小、好动,自制能力较差,所以组织不好课堂就会出现混乱,更不会有好的效果。因此,做好“组织”工作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笔者的做法是,先把班内的学生按性别和学习情况以及课上的表现每4个人分成一组,并将组内成员明确分工,有组长(有效地组织小组讨论,协调学习进程)、记录员(分发材料,记录讨论交流的结果)、汇报员(代表全组汇报合作学习的情况、发表意见)和监督员(检査、督促、确认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观察组员合作技巧)为顺利地开展活动做好准备:同时,要注意角色的轮换,尽量让每个学生体验到各自的价值和担任不同角色的感受,帮助学生建立任务感和责任心。

  三、精设合作内容、把握合作契机

  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呢?选择活动的内容和确定讨论的题目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认真估研教村,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教师应用在知识的关键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计合作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例如,《圆谁的体积公式》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教学时,学生通过合作,经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顺利发现了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这既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又能引导学生有层次的进行分析、比较,对规律的探索做到循序渐进、水到果成,真正让学生积根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供给学生合作讨论的问题必须依靠学生的原认知,把那些具有开放性的,仅凭个人力量难以考虑周全,须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学生间互相激励、互相促进,在这种合作氛围下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往往能想出意料不到的答案,从而拓展了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向别人学习的好习惯。

  例如,甲数的一半等于乙数的2倍,甲数是乙数的几倍?在学生已学过约数、倍数和方程的原认知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合作、讨论、交流,得出了多种不同的解法:甲同学用“扩倍法”解,根据“甲数×0.5=乙数×2”,把两边扩大2倍,变为“甲数=乙数×4”,即甲数是乙数的4倍。乙同学用“假设法”解:假设甲数是4,乙数则为4×0.5÷2=1,再根据问题得出:甲数÷乙数=4,所以甲数是乙数的4倍。丙同学用方程解:“设乙数为X,则甲数为X×2×2=4X,得出甲数÷乙数=4X÷X=4。出现以上三种解法,请学生小组讨论评议。评议后,教师适时对三种解法进行评述,使学生在评议过程中拓宽了解题思路。

  四、重视独立学习、打好合作基础

  小组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人独立思考、体验、感悟的基础上,有了学生的个体独立学习,合作时才能人人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从而有效的避免以个别学生的思维代替小组思维,才能实现民主平等的合作、交流。因此教师在平时就应注重学生独立思考、体检、感悟的培养,遇到问题时,不急于合作,而是让学生静下心来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为合作、交流做好准备。

  例如,在二年《认识角》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出了这样一道题:一张长方形的纸、去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先让学生猜一猜:去掉一个角、还剩几儿个角?再让学生在小组里剪一剪、看有几种不同的结果?最后再进行江报交流。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猜想,还学会了验证。这样的合作是有准备的,有目的的,才是最有实效的。

  五、适时指导参与,把握合作时间

  在小组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由于小学生自控能力差,与人交往的技能弱,在活动过程中常出现这样那样的“交际”问题:如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到了其他组的同学,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因此,在平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是这样教育学生尊重同伴、评价同伴的:听同伴发言时眼睛要注视对方,要专心,不插嘴,如果你同意同伴的看法可以微笑着点点头,或者翘翘大拇指,得到表扬的人要有礼貌的向同伴表示感谢。如果你不同意别人的看法,不能嘲笑别人,要诚恳地向对方提出来。当同伴向你提意见时,不能不高兴,要虚心听听别人的意见。意见不同可以争论,但一定要友好争论,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有了教师的积极参与,不仅能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得到教师最及时地帮助,还让讨论中精彩的发言和智慧的火花得到最直接的肯定和评价。

  另外,在学生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对合作较好的小组,组织能力较强的组长,积极参与学习的组员都要及时评价,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愉快,充满学习的信心,在合作学习中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六、强化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评价

  《新课标》指出,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为了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更好地检查小组合作情况,在小组合作学习大体完成以后,教师要及时的组织全班交流,交流时可让汇报员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合作情况。汇报时既要解释问题的答案,还要说明思维过程,或不同的意见。学生反馈的信息与教师期待的内容和目标相符时,教师要恰如其分的鼓励,如果与期待的不一致,甚至是错误的,教师要通过追问、引导或请同学帮助,及时矫正。在交流中教师要注重独特的,甚至是标新立异的信息,引导学生创新,要善于抓住时机引发争论,在争论中获得真知,在争论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要注意老师的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小组内互相评价相结合,使评价具有导向性,成为后继学习的动力。例如,学生通过小组实验,推导出“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也有可能是个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教师随口赞道“真是天オ,竟使得这一小组以后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又如,对于在竞赛中获胜的小组,教师定要大力表扬,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时,还应注重让学生表达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收获及产生的问题,更好地展现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和活动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更是一种现代教学思想。我们教师在课改的舞台上正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新课程只是提供了理论上的引导,将这些先进的理念贯初到实践中去,形成切实可行的有效的方案还要靠教师的实践和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袁春华.小组合作 共同进步——浅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与对策[J].名师在线,2018.05.

  [2]王冰.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9.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