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中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每年院线上映影片的数量都在增加。随着观众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院线国产电影的质量也逐渐提高。为了更好将影片相关信息传达给观众,也为了引起更多观众的注意和兴趣,电影海报设计者们做出多方面的努力。来自北京竹也文化传播公司的黄海,就是其中佼佼者。黄海的电影海报以其阴阳平衡的构图、独具巧思的细节处理和厚重浓郁的配色为特征,在铺天盖地的商业味流量大头海报中显得独树一帜,充满了文艺气息,而他电影海报中所展示出的故事性,才是真正奠定他“中国电影海报设计第一人”地位的真正原因。
关键词:电影海报设计;信息传达;故事性
黄海自称是给电影做嫁衣的人,从他以《太阳照常升起》的戛纳版电影海报设计出道至今,12年过去了,他总共给40余部国产和少数几部日本电影设计了海报。他的海报设计明明是用于广告宣传,却被视作艺术品,被美术馆收藏,也被电影爱好者们收藏。
从设计的技术上来说,黄海并没有做什么到其他设计者做不到的事,但是由于要进行广告宣传的主体是电影,这个产品本身是有其特点的:每一部电影都在讲故事。因此我认为,故事性是黄海电影海报设计中的最大亮点,也是其被推崇的最重要原因
一、黄海的《黄金时代》海报分析
《黄金时代》又名《萧红传》,是一部传记电影,讲20世纪30年代一群作家的故事。
下面我将以黄海最具代表性的电影海报设计作品为例,具体分析他设计当中的故事性。
(一)《黄金时代》泼墨版海报分析
潑墨版海报中女主角萧红穿着朴素的棉衣布裙戴着围巾手套,站在地里茫然出神。雪白的地面在另一个维度里又成了白纸,纸上胡乱泼着墨水,还没来得及被纸张吸收。纸与墨,与萧红的作家身份呼应。“黄金时代”四个字气质娟秀,与萧红的性别呼应,字体用了金属黄色,与影片的名称呼应。最后,画面将萧红这个人物置于被俯视的角度,整张海报通篇弥漫出一种“渺小感”和“无力感”,与那个动荡的时代下人们的命运相呼应。
通常明星演员出演的电影,脸部展示总是特别重要的,我们常常都能看到大头电影海报。这是由于消费者走进电影院看一部电影的原因总是复杂、多元和不固定的。而其中,为了看某一个明星而去看一场电影的情况时常发生,现在我们称这种现象叫“粉丝经济”或“流量变现”。目前市场上有一部分影片,由于清楚自身在制作班底上不具有市场竞争力,或是在拍摄技术或故事情节方面有所不足,而选择另辟蹊径,请来当红明星出演重要角色,企图牢牢抓住粉丝消费者,以保证票房。这部分影片在上映前做宣传时,就会把火力集中到宣传“明星的脸”上去。
像泼墨版《黄金时代》海报这样,即使请得了明星汤唯,却并不刻意凸显她的存在感的设计,是设计者对影片充满自信的表现。同时,也对演员花费心力塑造出一个角色表达了充分的尊重。
(二)《黄金时代》笔划版海报分析
笔划版《黄金时代》的电影海报与泼墨版的最大区别在于群像展示:六位作者或坐或站或走在锋利的中文笔划中,他们的肢体语言及衣着述说着各自不同的性格。从透视关系来看,萧红出现在整个画面的最前方,对应了她在影片中的主角地位。笔划象征文字,对应了所有角色的作家关系。同时,黄海把所有笔划处理得锋利、修长,从意向上对应了故事发生的残酷的时代背景,从视觉形象上,则起到了建筑空间的作用。
在这些一一对应的关系中,有与泼墨版相通的地方,也有与之不同之处。最大的不同是视角的变化,平视替代了俯视,那种人物的渺小感随即消失了,因为虽然处于相同的时代背景下,但六位作者都有各自截然不同的命运,后世对他们也有不同的评说,仅以相同的感觉来审视,恐有不妥。采用平视角度,更有一份客观和从容的情感蕴含其中。
(三)《黄金时代》笔尖版海报分析
笔尖版《黄金时代》海报是在影片于美国上映前使用的。黄海把这版海报设计得尤其文艺,并且从视觉上无限靠近于一本书的封面。在欧美,旧时代的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总有一分神秘的色彩,因为那个时候没有互联网,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隔阂是非常深刻的。亚洲人尤其是亚洲女性,更是最神秘的所在,黄海索性利用这版海报设计扩大了这份神秘,并且,美国观众对萧红这位中国的早已故去的女作者的确很是陌生。
整张海报的视觉中心区域是一只钢笔的笔头,金属的笔尖中是一个人物的剪影,替代了原本常见的缝隙和圆孔(钢笔的笔尖总是留着缝隙和圆孔是有原因的,它们分别用于提供稳定的墨量和防止应力集中导致笔尖变形)。相似的细节处理,黄海在《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电影海报设计中也用过,那一次他把文物修复师的剪影设计得更小、藏得更深,这种需要被仔细看才看得出的巧思,是一种和观众的交互,它不影响视觉上的完整,同时还让“发现”的过程变得有趣。
回到笔尖版海报,从人物剪影穿着长裙的形象可以知道影片的主角是一位女性,笔尖上方的梅花,印证着她的性别。不了解中国文化的美国人,看到的是与旧时代的中国女性一样神秘美丽的梅花。了解中国文化的美国人则会知道中国古代文人画中常常出现梅花题材,梅兰竹菊四君子中,梅花寓意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这版海报里的视觉形象总共就三个,女性剪影、梅花和钢笔。时代是怎么体现的呢?时代是那片厚重的、压抑的深灰色。仔细看能发现深灰色的背景上有类似于织物的纹路,这种纹路常见于精装书籍封皮上。这种书籍封面的整体视觉感受,和金色的笔尖,对应了主角的作家身份。
三版海报用不一样的视觉语言讲着相同的故事:旧时代的中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中间的代表是一位女性,她在那个糟糕的年代,坚强地渡过了属于她自己的黄金时代。
二、《大鱼海棠》海报分析
《大鱼海棠》是一部2D动画电影,影片讲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虽然故事与现实无关,但想讲的道理都非常朴实,它告诉我们人应该善良、勇敢,在成长的过程中或许会犯下错误,要勇于承担,并且想办法弥补。
这应该也是黄海第一次为动画电影设计海报,应该是为了更好地呈现最终效果,他选择与插画师Sheep合作。
如果说黄海在设计《黄金时代》的海报前有认真了解过萧红身平阅读过萧红的作品,用这种方式来更准确地找到设计感,那我猜想在设计《大鱼海棠》的海报前,他应该是得到了提前看片的“特许”。
现在电影正式上映之前都会对外发布预告片,有时候还会发布版本不同时长不同的预告片,预告片和电影海报一样,主要是为了宣传电影和吸引消费者。但是电影毕竟是要讲故事的,故事如果提前讲了,观影的乐趣就消失了,所以预告片是不能“剧透”的,它反而要用蒙太奇手法,故意制造悬念,吊起消费者的胃口。电影海报设计也要遵守一样的规则,尤其是像黄海这种善于讲故事的设计者,更是要把握好尺度,点到即止。
这个少女溺水的画面,很容易被误以为是电影里的一个情节,它让人充满了好奇:这个女孩儿是谁?她为什么溺水?故事的后来是怎样的?那只巨大的眼睛属于什么生物?它和溺水少女之间有什么关系?
由于影片名叫《大鱼海棠》,右上角的一树海棠点了题,那么对应那只巨大的眼睛,应该是属于大鱼的。所以即使在画面里只出现了一只眼睛,这只红色的大鱼却早已跃然纸上。大鱼的眼睛被画成一个哀伤的角度,和水面重叠,溺水少女落水后激起的浪花和搅出的气泡像泪一样,它加剧了海报的伤感氛围。
与伤感对立的,是海报的配色。红绿的配色,非常中国,非常传统,红色充满激情,水绿色又让人沉静。最亮眼的右上角的粉色海棠,它开得正好,色泽明艳,在悲剧感的画面中仿佛暗示着一切还有转机。
三、结语
黄海的电影海报设计,相较于同时期的其他中国电影海报设计,气质上更加文艺,商业感做了适当地削弱,带给了我们更多美的享受,也用一种更高级讲故事式的方式,吸引了部分消费者。希望未来我国的电影行业能够更加成熟,吸引更多优秀的设计者能够参与到这个行业中来,带给人们更多更优秀的设计,为提高全民审美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Flair,Graphic社编辑部[日],海报设计:电影、展览、音乐会、舞台剧等专业级海報设计与制作,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2] David Bordwell&Kristin Thompson[美],电影艺术:形势与风格,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