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外宣翻译在国家或地方对外宣传中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译文的质量直接影响传播效果。本文在跨文传播的视阈下阐述外宣翻译的内涵和原则,分析信阳跨文化传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结合信阳已有外宣翻译的译文进行探讨,提出提高外宣翻译质量的具体策略建议。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外宣翻译;信阳
一、引言
外宣,既是指对外宣传,是一种外向型的文化传播。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为了更好地进行国际交流,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中文资料需要翻译成外语(本文只指英语),通过各种媒介传播中国的声音,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干找你和影响力,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为了达到良好的传播和交流目的,外宣翻译需要克服不同文化间的障碍,积极消解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信息。
二、外宣翻译与跨文化传播
(一)外宣翻译的内涵
翻译是基于源语文本有目的地通过语言媒介进行的跨语言跨文化的行为,是填补不同语言与文化间鸿沟的桥梁。外宣翻译不但要考虑语言差异,同时也要注重文化背景差异,根据受众的不同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灵活处理原文,以期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外宣翻译研究知名专家张健教授对外宣翻译清晰的解读,他认为,“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是要完成那些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任务为基本内容的翻译实践活动的总称。”除了国家层面的外宣翻译,地方省市也有大量的外宣翻译来推广宣传本地形象,力争将本地文化或自然资源等相关材料翻译成外文,通过媒体进行传播,吸引国外投资者旅游者的眼光。
外宣翻译,与学术型文学翻译不同,属于应用型翻译,目的主要在于传达信息,实现交流目的。外宣译者要以受众为中心,充分考虑受众所在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习俗,不断培养和运用跨文化意识参与交际,形成一种认知规范,具有一定的判断力和文化敏感,在这种思维指导下对原文进行仔细斟酌调整甚至改写,选词用句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充分考虑宣传效果。
(二)外宣翻译的原则
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交流,交流中的双方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拥有不同的社会风俗和价值观,因此译者要想实现对外宣传和交流的目的,就必须要遵循读者至上原则,根据读者的心理习惯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在语言形式方面,由于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在翻译时就要进行相应的句式调整,或者删减一些重复冗余的信息;在文化内涵方面,要注重增加背景知识说明,对一些具有不同文化意境的词进行相应替换,否则可能会难以表达充分表达作者的意思,甚至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其次,所有的翻译活动包括外宣翻译都要遵循目的原则,也就是说,翻译要能在译入语所处的文化中。按译文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翻译行为想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翻译行为的过程。这里的“目的”通常情况下指的是翻译行为的交际目的,即译文在译入语社会文化语境中对读者产生的交际功能。尤其是在外宣翻译中行为过程中,目的是要读者能方便快捷而又准确无误地获得并理解译文想要传达的信息,因此,外宣翻译的重点并不是译文与原文之间是否对等,而是在翻译过程中以译文的预期功能为出发点,根据各种语言与非语言因素,选择最佳的翻译策略对原文进行加工,译者要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认知能力以及想要取得的传播效果,灵活、多元化地进行翻译。
三、信阳跨文化传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信阳跨文化传播的必要性
信阳位于河南省的最南部,历史悠久,约有八千年历史,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827年的西周时期,周宣王立申为伯候于此,所以信阳又被称为申城,北宋时期改为信阳并沿用至今,在古代“申”又与“信”互相通用,而“阳”又以山南水北为阳,信阳城位于浉河北岸,又是申国故地,故名“阳”,信阳的叫法就由此得来。
当前我国正努力打造“一带一路”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致力于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在此开放的大背景下,河南省积极主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河南的“南大门”,信阳也要积极参与其中,扩大对外开放。
(二)信阳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信阳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首先在于积极响应国家和河南省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号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每个城市有不同的文化和特色资源,信阳南与湖北接壤,东与安徽为邻,在长江与淮河之间, 素有“三省通衢”之称,被誉为“江南北国、北国江南”,自然风光独特秀丽,信阳毛尖驰名中外,在跨文化传播时可突出其独特的豫风楚韵之风。
其次,信阳作为内陆城市,经济需要进一步提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持续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宽对外发展空间,吸引外资,这就于需要加大对外宣传,努力推进对外开放步伐,对外推广本市的文化、形象以及旅游资源,形成全方位、努力实现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助力信阳经济发展,建设魅力信阳。
四、跨文化传播视阈下的信阳外宣翻译
(一)信阳外宣翻译例子分析
信阳外宣翻译中也有一些常见类型的失误。如官方信阳宣传片(汉英对照版本)里将著名旅游胜地“鸡公山”翻译成“Jigongshan”而同一篇译文里的“黄柏山”、“大别山”却被分别译成“Huangbai Mountains”和“Dabie Mountains”表述不一致,而且国外读者也不能明白“Jigongshan”的意思。还有,对文人信阳的介绍:“人言为信,日升曰阳,信阳是孔子周游列国的终点和子路问津的地方。“司马光砸缸”、“亡羊补牢”的故事就发生在这片历史悠久、山水如画的土地上。”这一段译为“Xinyang is the place where Confucius concluded his tour around the world and where many Chinese idioms came into being, such as “Ziluwenjin”, “Simaguangzagang” and “Wangyangbulao””。这里的习語“子路问津”、“司马光砸缸”、“亡羊补牢”,直接用拼音表述,国外读者读起来会不知所云,作为习语,这里可以用拼音,但需要用英文简单解释习语的意思,否则意思就没有真正传达。再比如信阳博物馆里的标识翻译,暂未向游客开放的地方“游客止步”被直译成“Audience stop”,属于简单生硬的汉语式英语,不符合英语公共语的表达习惯。这里的“游客止步”应该是“只有工作人员才可以入内”的意思,可以翻译成“Staff Only”,既意义表达成功,又礼貌客观。
当然,信阳外宣翻译中更多的是翻译策略恰当的例子。如“信阳毛尖”译为“Xinyang Maojian green tea”,相较原文增译了“green tea”。信阳毛尖是信阳的名片,用音译的方式可以扩大信阳毛尖的知名度,符合翻译的目的原则,但如果只音译成“Xinyang Maojian”的话,读者不能理解到底是什么,加上“green tea”便能让读者明白这是一种名为“信阳毛尖”的绿茶,再加上后面对信阳毛尖特点的解释:“well-known all over the world for its characteristic slim, round, smooth, straight, white-hair-filled appearances, fragrant smell and heavy taste”,实现了文化翻译的传递。再比如,在宣传片的最后,“走进信阳,回归自然的怀抱,抛开所有烦恼,置身文化的摇篮,拥抱心灵的美景,信阳是旅游度假,休闲宜居的天堂。”翻译成“Livable Xinyang is waiting for you on vacation with open arms. Here you can forget all your troubles and get back to nature”。原文文句优美,而且使用了比较夸张的表述“旅游度假、休闲宜居的天堂”,但译文做了删减,使用了较为朴实客观的表达“waiting for you on vacation with open arms”,符合英文忠实描写的表达习惯。
(二)外宣翻译提高策略
随着信阳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来到这座城市工作、旅游、参加会议、投资等,外宣翻译工作的重要性也就越来越凸显,要想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首先,翻译工作者要谨记翻译是要表达观点、传达信息,因此必须考虑两种语言的特点,灵活处理语言及文化差异间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简单地翻译语言,而是要熟练地运用翻译技巧,在忠实传达原文信息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思维及语言习惯,进行适当的改译、增译、減译或者进行文化知识补充,真正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这就需要译者提高自身水平和专业素养,既要精通英语语言知识,又要充分了解目的语言国家的文化。
其次,外宣翻译者要考虑译文的受众类型,按照的不同的受众需求,采用想要的翻译策略。例如,对于来旅游的外籍游客,翻译时就要尽可能详尽地传达本地的文化信息,宜采用异化法和注解结合,使游客在放松休闲的同时,又能感受文化的异质性,详细的注解则能让游客对本地文化易于理解,加深印象。如果受众是与会外宾,一般停留时间较短,那就应当采用归化法,从宏观角度使他们能快速对信阳的特色文化有总体印象;如果受众是来信阳的投资者,则在译文中要凸显本地的商贸历史、人文精神、经济环境优势和政策等,在翻译策略上可采用归化法,使其能在短时间内了解关键信息,作出判断。
五、结语
信阳独特的文化历史和自然资源是一张名片,需要向全国乃至国外推广,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外宣翻译起到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对于提高城市形象、发展信阳经济、建设魅力信阳具有至关重要意义,外宣翻译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对外传播的效果,因此,译者要充分了解受众的需求,谨记翻译目的,采用灵活合理的翻译策略,构建受众认可的译文,努力大大预期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Kramsch,Claire.Language and Culture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2]张健.国防工业出版社[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