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建构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4768
姜云乔

  摘 要:在高校的专业体系中,应用心理学专业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的探索,这也是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过程中所着重关注的课题。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着重分析和探究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模式,希望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与建构

  要想从根本上构建起更高起点、更有鲜明特色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坚持以行动为导向的基本原则,针对改革策略要进一步加以创新和优化,这样才能够使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得以良性发展,并逐步优化和完善。

  当前,随着高等院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规模的逐步提升,相关方面也越来越关注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应用心理学是高等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正处在比较初级的起步阶段,构建起更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且必要。在构建的过程中,就需要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究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从根本上探究其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模式,以积极有效的推进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并不断优化,使相关人才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培养,同时,也为之提供相与之相对应的平台。

  一、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一)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

  1.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应用心理学自身属性在根本上决定理论研究与技能应用是保持一致的,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最大程度上有效提升其研究能力,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的技能和运用能力,切实有效的使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有效提升,并进一步引进更先进的设备以及相关的图书资源,使基础配套设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进行各类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尽可能为学生的研究成果有效转化提供切实有效的机制和平台。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施和推进,使学生真正意义上参与到研究性的学习过程中,这样的模式可以让心理学研究活动更有针对性,让学生充满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精神,确保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提升知识运用能力和专业技能,使学生在专业技能的道路上走得更踏实,更长远。

  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思路是以专业应用技能素质培养为主,从根本上构建起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合理知识结构,把应用技能训练和实践当作最有效的支柱,更加着重强调有效健全和完善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结构,把实践基地作为辅助手段,从根本上培养相关人才的实践技能。另外,从根本上有效保证基础课程和应用课程有机融合。第三,是进一步有效结合多种有鲜明特色的教育方法,更注重让学生的职业技能有效提升,进一步改革相应的考核方式,着重突出考核实践技能,把教学内容和职业资格认定有针对性的融合,并进一步接轨,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并拥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3.復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结构方面具备着鲜明的交融性,突出强调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创新研究能力等相关方面。在此原则的培养下,要贯彻落实四个基本原则,也就是把实践能力和特长培养相互融合的基本原则,在具体的工作中,把职业生涯规划当作具体的工作导向,有效融合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两方面的具体内容,进一步实施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以此为基础,借助主辅双修制等一系列相关的模式使人才培养目标有效实现。

  4.动态性的KSCQ人才培养模式

  KSCQ是四个英文字母的缩写,分别是知识,技能,特色和质量,在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设置丰富多元的培养机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有效确立起更有效的动态专业方向,以目标导向理论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在具体的行为研究中实现相应的目标,并有针对性的把基础原理、教学和实践技能等相关方面有机融合,切实培养出具备符合此方面专业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二)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

  1.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特征

  第一,在课程体系的设计方面,相对比较丰富。从根本上来讲,对于人才培养目标来说,多样化的课程体系是关键性的内容,也是重要的支撑,有针对性的设计出更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并结合具体情况,可以确立起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当前,绝大多数高校都进一步增强对于课程体系设计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开展了更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具有开创性的策略。第二,教育形式方面也日益丰富。绝大多数高校在认识层面形成了普遍的共识,着重强调多种教学方式的推进都要围绕课堂教学来开展,确保高校专业教师的课程讲授内容更具有吸引力,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这样能够从根本上有效适应现代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相关要求与学生的全新变化,尤其是在技术应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进一步突破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形式,采取更创新的策略,提升互动性和实践性,使专业的组织形式更加多样化,把校外和校内进行有机的融合。第三,就是有效健全和完善教育评价策略。当前,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所涉及的评价策略越来越多样化,特别是针对每一门课程,除了进行常规的考核和评价之外,也进一步引进与职业技能相关的考核机制,把实习鉴定考核等内容也参与考核等等一系列相关评价方式,同时更注重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考核,使教学和科研有机融合。

  2.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中相关的问题

  第一,设置专业方向缺乏精确性。针对相关人才进行有效培养,必须要把他的定位进行明确,为人才的就业方向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作用,针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科特征而言,主要包括心理咨询性的教育,人力资源等一系列相关方面的内容,各高校一定要对其人才培养的专业方向进行充分的调研和明确,当前的专业方向设定比较模糊,聚焦程度不够。其次,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定位上不够科学合理,往往都是过高。毋庸置疑,在社会层面需要的人才类型是多元化的,即便在同一个领域,在人才规格方面也有着巨大的差异,相关高校要着重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和办学特色,使自身的角色定位更加精准明确,在不断的摸索过程中,确立起自身的优势,然而,大多数高校希望学生的就业渠道更宽泛,往往人才的培养目标更注重宽口径,这样就使得人才的培养目标被严重拔高,在就业的时候,因为学生没有专业的特长而失去了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第三,就是在专业师资队伍的培育方面力度不足。通常情况下,高校都比较注重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在师资方面往往过于注重专业拔高教师的培养,而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往往重视程度不足,这样就使得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方向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策略

  (一)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1.使学生的心理资本得到进一步的扩充

  通常意义上,我们所称之为的心理资本主要指的是积极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互相结合的产物,在针对企业竞争力进行有效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通常也被称作是在财力、人力和资本力之后的又一重要资本,心理资本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对于个人来讲也是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前提,让学生具备更为优秀的心理资本,重视其心理资本的累积,使应用心理学成为服务于人的工具,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他成才,使学生们具备更加良好的心理素养,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让自身具备核心竞争力。

  2.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要让学生激发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有学习的兴趣,在专业的设置中就要有有针对性的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进行自由的探索,高校方面要积极有效的营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学生们打破陈旧的被动式学习的模式,让学生能够更善于学习发现,有学习迁移能力,把启发式、探究式、议论式以及参与式等相关的教学形式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

  (二)从根本上贯彻落实行动导向的原则

  从根本上来讲,进行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把实践作为第一导向,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本位,此种教学模式更加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所追求的目标是以学生行动过程为导向,把理论和实践有针对性的融合,更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结构等方面的素养。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不能仅限于学生职业行动目标的探索,在人际交往、自主学习以及方法能力等方面也要進一步有效加强培养力度。

  (三)进一步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对于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建构,要有针对性的结合实际的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有效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目标要具体的设定,准确把握时代的发展脉络,彰显现代教育理念,同时要与学生的专业素养要求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要求相符合。与此同时,在课程开发方面要着重分析专业的前景和实际情况来确定相应的培养目标,从而设计出相关的教学内容,进一步有效组织相关的教学环节,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和创新策略来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另外,要有效构建综合素质更高的师资队伍,这也是建构模式的关键点。同时要进行有特色的创新策略,以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建构模式为基础,进一步结合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在专业的选择和人才培养目标方面也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高校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把握发展的现状,并提出切实有效的建构策略,这对于有效培养高素质人才并有特长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来讲,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高校应该切实有效的把当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全新理论和成果深入运用到改革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并积极进行实践研究,追求卓越,使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加优化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晶.聚焦应用心理学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工作研讨综述[J],心理学探索,2016.3(3):12-14.

  [2]刘同.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研究型培养模式探索[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24(3):46-48.

  [3]谢倩,欣勇.构建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4,(3):81-84.

  [4]潘懋元.《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