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传统女性称谓的历史文化内涵探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2827
马晓婷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当前人们也开始关注到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生活的影响。其中,女性称谓这个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发展中极具代表性,其不但是历史发展不同阶段中女性地位的集中展现,同时也是对现代人际关系交往、实现男女全面平等的基础与前提。本文分别从女性称谓的出现、不同社会关系中的女性称谓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女性称谓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以期能够促进历史称谓研究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传统女性;称谓词;历史内涵

  “称谓是人际交往中为了区别亲疏远近或等级高低,并反映一定社会文化和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称呼方式。”女性称谓这个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发展中极具代表性,既是历史发展不同阶段中女性地位的集中展现,也是对现代人际关系交往、实现男女全面平等的基础与前提。因此,对不同社会关系中的女性称谓进行分析,并根据其发展历程揭示女性称谓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能够促进历史称谓研究的进步与发展。

  一、不同社会关系中的女性称谓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女性具有不同的称谓,最早的女性称谓出现于五代时期的文献当中。母亲称之为“妣”、祖母称之为“王母”,曾祖母则称之为“曾祖王母”,这个时期的考与妣是相对的,妣是考的从属部分,所以体现出了明显的女性社会地位。

  从汉语发展的角度来看,“夫妻”本应是一对明显的配偶基本称谓,但是由于妻的地位在封建社会中要低于夫,所以也就导致妻成为夫的从属。中国封建社会沿袭了数千年的一夫多妻制度,各种妻妾称谓一应俱全,包括“正室”“拙荆”“糟糠”“内子”“娘子”“玉雪”“结发”“少房”“左夫人”“填房”“晚娘”等,近现代则有“老婆”“我那口子”“孩子他娘”等称谓。在男性面前,古代女性也多以“奴家”“妾”“妾身”以及“奴”等自称,女性也被丈夫称为“贱内”“贱房”“贱室”“贱荆”等,这些称谓都含有卑贱的意味,仍带有贬抑、戏谑、讥讽、鄙视等感情色彩。

  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会给许多称谓加上一个外字,外姓其实就是异性,古代有外王母、外祖母的称呼,而现代也有外公、外婆、外孙女的说法。一个外字将男女之间的宗族进行了明显的划分,妻子的父母与女儿的儿女都属于外姓,而就算是妻子想要成为宗族内的成员,也必须要通过加上夫姓来实现,比如其夫姓张,可以称之为张夫人,也是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伦理观念的一种体现。

  二、“男前女后”以及“女性男称”现象分析

  我国封建社会中,一切都是以男子为主体和中心的,男性第一性,女性第二性,妇女深受王权、神权、族权和父权的压迫,“男尊女卑”“男前女后”等重要的两性关系模式,不可避免地反映到称谓之中。比如在五代时期,就曾出现过“王父”的称谓,这种称谓是一种对祖上的尊敬,其含义是同姓的祖先,显然在父系氏族社会当中,这种辈分之间的维继都是依靠父系血缘作为根本记号的。称谓中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男称在前、女称在后的独特文化现象,如“夫妇”“夫妻”等,这种文化现象一直延续至今。在各种成语当中我们也经常见到男前女后的情况,比如郎才女貌、金童玉女、男婚女嫁、老夫老妻、牛郎织女等,显然这些看似约定俗成的词汇当中也透露出浓浓的男尊女卑的社会地位。

  女性男称是我国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多为对社会中具有一定地位的女性的尊称,人们为了表达对这些女性的尊重,在对其进行称呼时往往将其变更成男性。在古代,这种情况主要是以男性称呼的尊贵为基础开展的,比如伯母可以称之为“女伯”,而婶婶可以称之为“女叔”,都能够表达一定的尊敬之意。这种文化现象发展到清朝达到了鼎盛。比如在朝廷中,慈禧要求众臣称其为“老佛爷”,而光绪则必须喊她“亲爸爸”,慈禧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彰显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这种方式也恰好反映出女性的社会地位是十分卑微的,即使是“成功”女性也必须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获取起码的尊重,更是凸显了社会生活中男尊女卑的畸形心态。

  三、女性尊称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

  熟悉汉语称谓的学者们对于尊称与谦称都十分了解,我们经常将他人的妻子称之为“贤内助”,对于人妻偶尔会称之为“贤配”,古代朝廷也有赐予“同德夫人”的称谓,这些称谓的背后都是以“贤”为主,以“配”或者“助”为辅,显然是一种社会从属地位与顺从价值特性的舆论定位。

  封建社会中最高贵的女性称谓当属“皇后”与“皇妃”,其中更以“则天”、“顺后”为甚。但是细观之下,这些看似丰富的称谓,其背后是一种发人深省的社会价值问题,竭尽词语之力不但不能够提升女性的社会地位,反而造成了物极必反的情况,让女性始终没有得到重视与尊重。女性社会称谓中也出现了一些敬称词,如“夫人”“太太”“主母”“小姐”等,这些所谓的对女性的尊称,虽指向女性,但其背后透视着的仍是明显的“男权”色彩。这些女性都是因其父亲、丈夫的显贵身份和地位从而得到尊敬,因此这些对女性的尊称词仍然是以男性为视点的。

  四、与男性称谓的不对等特点解析

  男性称谓的不对等性在各种历史文献中都有所涉及,比如古代有“妒妇”的说法,是一种贬斥善于嫉妒的女人的称谓,而实际上男人依然存在各种妒忌行为,甚至庞涓、李思等人可以做到为了妒忌而置人于死地,即使是这样,男人也没有被设置这样的称谓。另外,烈士和烈女本应是对应的称谓,但是从汉语学习的角度上我们都知道,烈女是一种对贞操的守护,而烈士则是为国家献身,这与“贞女”“贞士”之间的区别异曲同工。总的来说,在封建社会中,几乎任何一个女性称谓都透露着浓浓的男尊女卑的社会地位,其无不彰显出父系社会中女性从属的地位。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女性称谓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我们不难发现,将称谓作为历史文化内涵分析的切入点不但可以有效透析出传统家庭中不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可以从社会与伦理道德的角度,了解古代社会女性称谓上普遍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而这种性别歧视即使是在皇族中也依然存在。这种历史倾向性,对于我们更好的研究封建时代男尊女卑的社会现象,以及更好的调整我国现行的文化氛围,进一步发展男女平等的社会关系也具有深远的影响。(指导教师:廖颂举)

  参考文献:

  [1]廖颂举.《儒林外史》称谓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5(10).

  [2]何秋菊.《说文》亲属称谓研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2.

  [3]廖颂举.《儒林外史》称谓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5(10).

  [4]廖颂举.《儒林外史》称谓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5(10).(300)

  [5]果娜.中國古代婚嫁称谓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2.

  [6]阮氏清. 汉越语性别歧视现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