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大学生心理素养关系的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3202
周红玲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是几千年历史发展的智慧结晶,包括了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心理学思想以及心理素质教育思想等,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在新时期,社会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因此大学生的心理素养、人文素养以及道德素养也受到了影响,特别是心理矛盾和心理问题增多,一些专家转向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养,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年大学生心理素养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对其关系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青年大学生;心理素养;关系

  一、引言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和创造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教育中都是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是一笔宝贵的教学资源。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体现,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受到了极大影响,学者专家开始了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关系研究,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心理素养的关系,根据当代青年大学生心理素养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中华传统文化对于青年大学生心理素养培养的积极作用。

  二、当代青年大学生心理素养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越来越复杂,变化越来越快,人类的价值观也呈现了多元化,特别是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的生活改变了社会发展,对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也出现了很多心理危机。根据调查,近几年大学生的心理疾病、精神障碍问题越来越多,伤害自己以及伤害他人的事件时有发生,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反思。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青年大学生心理素养,就成了当前社会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青年大学生良好心理素养的重要性

  心理素养,也就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修养,大学生的心理素养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终身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养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也是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提高大学生心理素养是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保证,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自我调节的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很好地处理生活工作中的困难挫折,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外,大学生的心理素养关系着大学生的社会发展,也就是说大学生心理素养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阶梯。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人才的素质要求,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发展的新环境里,先进的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了生产发展中,人际关系复杂,竞争激烈,大学生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养,自信、自爱、自尊、自强以及吃苦耐劳、敬业精神等,还包括了自觉、自我认识、自我控制以及自我完善等,才能更好地参与到社会中去,适应社会的发展。最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养,是国家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大学生的心理素养,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和进步,还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体现了高等学校对学生培养的能力。

  (二)当代青年大学生心理素养的现状

  虽然对于大学生心理素养的提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高校以及学生专家正在加强对于提高大学心理素养的研究,但当代青年大学生心理素养的主要问题还是存在:(1)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薄弱,缺乏群体心理意识,因为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不强,大学生活范围比较狭窄,交流的范围基本上是教师、学生、父母,而且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自我认识的参照点少,比较自我,而且还容易把自己的意识强加到别人身上,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行为对与他人和社会所带来的影响,没有学会从群众的角度来思考自己的行为。也就导致了团队协作能力差,缺乏团队精神。(2)自我控制能力差,部分的青年大学生对自己的兴趣无法长久的坚持,自我控制能力差,对于一件事情,经常会出现半途而废。这样的学生兴趣广泛,但是缺乏持之以恒。(3)容易受挫,当前大学生的数量逐渐增加,就业竞争激烈,就业困难是当前青年大学生都面对的一个问题。部分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但是忽略了情感和心理承受能力,一遇到挫折就会悲观失望,甚至自暴自弃,现实的社会竞争让他们无所适从,容易放弃和崩溃。(4)交往心理障碍,当代大学生非常的渴望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渴望交到朋友,建立友谊关系,但是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因为环境、文化等差异,形成交往障碍。(5)自卑感与自卑心理,在大学生活中,容易因为学生的成绩,人际交往以及家庭环境等产生自卑心理,心理承受能力弱,把自己藏在自己的世界里。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心理素养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心理教育思想对于当代青年大学生心理素养的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文化中心里健康教育思想,包括了思维方式的传承、行为规范的传承、健身方式的传承等,(1)儒家强调自省自律,具有调节心理的作用。控制心理情绪,追求和谐,在《中庸》里,就有对此的阐述。在道家里则崇尚的是“静”,强调的是要顺其自然,要了解和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2)对抗挫折的超脱精神和承受能力,《论语》中的“小不忍则乱大谋”“君子不器”都强调了很强的适应能力、承受能力,在任何状况下,都能正常发挥自己应有的潜能和智慧,保证不使身心受到危害;(3)传统文化中的修身养性,个人的道德修养、完善健全人格,传统文化中的道家和儒家包含了心理素质和心理修养的思想,“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阐述了道德修养对于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

  传统文化中心理素养思想的承载形式,主要是成语典故、诗词歌赋、音乐、体育等等,首先是成语典故,其中有着很多的包含着心理健康思想的成语典故,涉及到了心理学知识,具有培养和锻炼心理品质的方法,就比如‘卧薪尝胆讲述的是越王勾践败國之后报仇雪耻,富国灭吴的故事,这一成语就表达了一种坚忍不拔的气概,不怕失败和屈辱,敢于拼搏的精神。诗词歌赋,就比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讲明成功必须要历经千辛万苦去追寻;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面对人生挫折,要克服困难,坚定信心。传统音乐,影响人的生活态度,提高生活情趣,促进视觉、听觉的协调,调整自信心。传统体育,就比如太极,能够帮助学生养生,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当前,太极已经是大学生体育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心理素养的提高

  经过上述的分析,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素养教育的价值不是单纯的促进或者进行教育,对于大学生心理素养有着引领的作用,对于大学生心理素养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那么如何通过传统文化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养,就需要把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的课程教学中,加强教师的培养,以及校园传统文化建设;二是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心理教育思想密不可分,发挥出传统文化中的心理教育思想在大学生心理素养教育培养中的作用,就需要树立心理素养教育的新观念。

  通过传统文化来引导当代大学生心理素养的形成,主要从社会宣传、家庭教育、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来实现。(1)心理素养的形成是一个社会的过程,不仅需要健康教育,还需要社会的宣传,营造一个中华传统文化的社会环境,引导青年大学生学習优秀的传统文化。当前信息化的社会,利用手机、电视等媒体开设大学生的心理素养专栏,制作适合青少年的作品,形成有利于青年大学生成长的舆论导向。开创一些相关的社会活动,让青年能够在学习传统文化中得到教育。(2)家庭教育,构建一个传统文化的家庭氛围,重视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通过家长来影响学生,要鼓励他们去学习认可传统文化,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达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3)加强传统文化的校园建设,把传统文化的心理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学内容,比如开展校园主题讲座,弘扬传统文化,举办传统文化的文体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宣传传统文化,比如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古文化探索等,感染学生,达到塑造自尊自强的民族精神和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的目的。(4)加强教师的培养,包括了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心理修养,以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爱岗敬业的精神,才能帮助学生适应环境,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养。同时需要教师能够热爱传统文化,认识到传统文化与学生心理素养的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5)注意学生个人的道德修养,吸取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加强自身的修养。比如儒家思想,道家发展观,法家思想等等。

  四、结束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心理素养有着引领作用,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养,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心理素养的现状,然后传输了传统文化中的心理教育思想,最后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素养的提高,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适应社会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新峰,李莹.依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4):10-11.

  [2]赵旻,黄展.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心理学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综述[J].思想教育研究,2014(09):106-109.

  [3]杜玉春,辛玲玲,姚红侠,刘佳.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作用[J].思想教育研究,2012(02):83-85.

  [4]谢宏忠. 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

  [5]张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152-154.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