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变化,其直接作用到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等诸多领域。伴随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二十一世纪已经进入了全新信息化时代。基于此,全国各高校的教学模式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教师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出现了更大的机遇以及挑战。大学生们正处于获取新事物以及动态的鼎盛阶段,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在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课程所面临的机遇以及挑战,并对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
一、引言
就现阶段而言,信息技术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与时代发展相契合,才能够有效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并发展学生的思维模式,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科学三观的形成,对学生未来生活以及工作产生积极作用。任何事物成长和发展都必须注重与时代发展进行结合,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要求之下,互联网时代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高校教育工作者就要注重提升自我各方面素养,从而更好组织教学活动。
二、互联网时代给高校思想教育方法所带来的机遇
(一)教育空间的拓展
互联网带有大量的信息,再加上信息的传播速度是非常迅速的,学生就可以把互联网充分运用起来,对自身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查询,从而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相关技能提供可能。学生把该新媒体进行科学的运用,可以对互联网带给自身的知识冲击有更为直观的感受,从而对某一知识点有更为深刻的印象,让传统意义上老师面对面进行教学的模式得到了革新。
(二)保障教师工作效率
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与价值观通常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对大学生的思想动向进行充分的分析与了解,向学生传递具备有意义和价值的信息,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方面。新媒体的运用,能够促进有效信息的快速传递,从而让教师的具体工作效率得到保障。
(三)推动教育改革的进行
在电汽与工业时代,教师在组织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时候,通常运用师生面对面教学的方式进行,教育模式只注重教师单方面的知识传授,非常单一而教学效率不高,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就让该种课程教学方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让教学模式越来越多样化。
(四)社会属性的建立
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存在,他们非常愿意对新事物以及新知识进行学习和接触。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之下,高校学生不但能够对书本以外的知识进行学习,更好的去认识大千世界,同时还能够对社会上的信息交流活动进行参与,从而让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习惯得到有效培养。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教育方法所面临的挑战
(一)教育模式方面
伴随信息时代的来临,现实和虚拟世界之间的所存在的界限容易让学生分辨不清,其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面。就现阶段而言,很多学生做事都喜欢追随大流,很少运用主观判断力去进行思考。这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所必须重视起来的问题,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对于传统意义上“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师是坚决不能够采取的。教师要注重把互联网充分运用起来,引导学生对虚拟与现实进行分辨,从而从思想层面上把学生引向正确轨道。
(二)高校学生方面
1.学生价值观方面的转变。在互联网大量的信息当中,部分信息是通过跨国界跨地域的方式进行传递的,且传播的速度非常快,但是其中可能会涉及到部分腐朽落后的思想内容,其就会无形中作用于大学生的思想层面,从而就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不正确的价值观念。
2.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是虚拟性的空间,部分学生就容易产生从中寻求精神刺激的想法,最终出现部分学生肆意妄为,做出道德敗坏行为的情况。
3.教育工作者方面。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之下,很多学生的思想观念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这就给高校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性。部分学生出现沉浸网络虚拟世界的情况,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被不良信息影响。基于上述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肩负着重大责任。就目前来说,在高校当中存在着部分年龄较大且观念较为落后的教师,教师对于新媒体缺少了解,很难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全新教育教学模式。因此对于高校教师素质方面的提升还任重道远。
四、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教育方法的分析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教学,让教育内容更为多样化
大学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主要是为了更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当代大学生是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之中,他们的思想以及个人处事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互联网的作用,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跟随时代发展,对互联网技术、相关知识进行充分了解与学习,把互联网在教学中的优点充分利用起来,让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更具多样性,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对自身教学方法进行不断优化,对传统意义上那种“填鸭式”教学模式进行转变,让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变得更为生动、有趣,从而引导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注重阵地网络建设,进行信息筛选
要想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更好组织起来,就要注重对坚实的网路阵地进行建立,思想政治网站必须要将其真正作用发挥出来,集合全方位知识,构建集娱乐、学习以及政治和科技为一体的网络系统,注重涉及内容的丰富性和水平性,给学生营造一个绿色无危害的网络环境。另外,还可以把校园文化在网络阵地中进行有效融合,让大学生在经常接触的地方对相关的教育信息进行学习,从而实现教育学生的目的,正面引导广大学生,促进其更好进行知识学习和情感交流等。
(三)注重组织网络伦理、法治教育课程
“信息道德”指的是在信息活动的全过程当中,用来规范信息创造者和服务者以及具体的使用者之間实际行为的总和。注重组织大学生网络伦理以及网络法制的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网络法制意识,引导学生把科学的信息道德观念树立起来,避免大学生受到网络垃圾的侵蚀,让其做到不搞侵权以及不做黑客,做一名遵纪守法的文明网名。因此,教师在对网络应用知识进行教学的时候,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网络素质,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网络使用的道德规范,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网名。另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活动也要注重进行改革,要努力向现代化以及信息化靠近。
(四)采取线上线下双线教学模式
“互联网+”教育模式的进一步实施让传统教育模式中的时间、空间以及人员的限制得到了有效的突破,对在线教育的模式进行了创立,并给广大教师提供了更加具备开放性特征的网络教育渠道,同时也让广大学生的学习环境更为个性化、公平化以及自由化,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就传统形式的网络在线教育而言,教师通常采取上传相关教学视频,然后让学生进行观看和学习这种方式来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动是相对欠缺的,教师对于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反应也很难进行把握,更别提了解学生个人的思想观念方面了。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在线教育让学生的视听与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好的结合了起来,不但让教学活动的时间、地域限制得以有效突破,还注重了师生之间的互动环节,从而让教学质量得以有效提升。
(五)注重正确引导教育对象,培养学生辨别能力
让学生在各种参差不齐的信息潮流当中,去判断和挑选出对自身有帮助的部分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不良文化侵害的情况而言,我们可以把网络充分利用,做出相应反击。
1.对综合性的交流平台进行建立
认真的挑选各方面的文化以及相关的信息,再将其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中金智妮集中,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健康绿色环境,从而让学生接触不良信息的源泉得以减少。另外,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在网络平台中进行融入,让学生在无形中接受思想政治相关的教育,从而让学生的识别能力得到发展。在面对大量信息的时候,发展学生的信息自我挑选能力,强化教育对象本身。另外,还可以把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间的交流平台进行搭建,要多参考学生的意见,勇于打破常规,努力拉近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2.注重进行心理引导
把心理咨询等教育方式在网络中进行结合,因为在网络中人们大多采用匿名的方式去进行相关言论的阐述,所以大部分学生都更愿意通过网络的渠道,对自己具体的想法进行表达,并把自己所存在疑惑等提出来。所以,教育工作者就可以把网络利用起来,对相关的功能区进行设计,从而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更好的把握,并在这些动态的基础上,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进行回应。
五、结束语
总之,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之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改革是势在必行的。网络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把这一资源科学利用起来。教师还要在学生具体诉求以及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抓住教育的机遇并迎接挑战,选择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教学模式的革新,作为每个学科工作人员的责任所在,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对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究,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授学生更多知识、培养学生正确三观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陈芸.“互联网+”语境下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阐释[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8,27(01):44-46+63+118.
[2]年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在信息化下的方法转变[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11):10-11.
[3]王思思,李青蓉,宋彩虹,杨燕.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现代交际,2017(09):104-105.
[4]苟振锋.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3):162-163.
[5]姚玉阁.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渗透于网络教育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02):213-214.
[6]夏燕.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01):94-9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