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校园欺凌事件中应急科普教育的作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2943
杨彩红

  摘 要:校园欺凌事件威胁学生的身心健康,应急科普教育的推行会降低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风险,也能训练受害者的应急技能,还能使教育者从中学会如何处置风险。中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心理、生理等发展的重要阶段,可塑性强,为预防校园欺凌事件、应急科普教育发展应作长远规划。本文通过分析应急科普教育在欺凌事件的各个阶段所发挥的作用,对应急科普教育的发展规划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校园欺凌事件;应急科普;中学教育

  一、引言

  学校是人口密集的场所,青春期的学生,受心理、生理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引发欺凌事件。据一些数据显示,校园欺凌事件严重,不少学生深受其害,教师、校长也跟着受连累。应急科普教育是一种生命教育,从应急管理的层面上讲,应急科普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预防准备”阶段,学校作为应急科普教育的主阵地,应逐步完善应急科普教育体系建设。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应急科普教育应由家长和学校合力,才会发挥该有的功能。

  二、基本概念界定

  什么是应急科普教育? 应急科普教育为应对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而开展的科普教育和演习等活动,具体内容包含应急知识的宣传、应急技能的培训等。应急科普教育要重视受教育者的体验,体验的实质是“模拟情景式”学习。在中小学校,应急科普教育以安全教育的形式出现。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校园欺凌在中学发生的较多。

  三、校园欺凌事件现状

  欺凌是世界范围内的青少年校园难题,几乎出现在世界范围内所有的学校中。据调查显示,在美国大约25%的在校生长期承受校园欺凌的伤害;在韩国,大于30%的人都承受过校园欺凌;在日本,近90%的学生都遭遇过校园欺凌。而我国的现状是,一半以上的成年人描述在自己曾受过同学的欺凌,而自己的孩子如今在学校也有遇到同学的辱骂、起绰号等欺负情形,孩子的心灵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伤害和困扰。校园欺凌事件的解决各国均有各自的办法。挪威实行校园欺凌实拍,鼓励学校对校园欺凌采取全校范围的干预措施。澳大利亚政府通过增进师生们对社会正义问题的理解来解决校园欺凌问题。以色列政府要求学校建立全校范围的反欺凌政策,对教师监控不力的时间段,增加警力,保证照明,让父母接送孩子等。美国学校会培训教师如何处理欺凌事件,对学生也警醒预防性的教育。日本学校也加强对教师的防欺凌培训,针对实施欺凌的学生给予停课惩戒。韩国实行为中小学生提供免费的“警卫服务”。2018年7月5日首都北京为解决校园欺凌,教育部首先发布北京市中小学欺凌治理方案公布:发生校园欺凌须限时上报。应急管理重在预防,防患于未然。从应急管理的角度分析欺凌事件,我们的预防准备工作不到位,应急科普教育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

  四、应急科普教育在校园欺凌事件中的作用

  美国学者罗伯特·希斯的“4R”危机管理模式:即缩减力(Reduction)、预备力(Readiness)、反应力(Response)、恢复力(Recovery),这里我们将校园欺凌事件管理任务按4R模式划分为四类——降低欺凌事件发生的概率,使学校做好发生欺凌事件的准备,尽力应对欺凌事件,从中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缩减管理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内容。对于校园欺凌事件管理而言,危机缩减管理就是降低风险,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应急科普教育,包括法制教育,让有暴力倾向的孩子收手,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对其他同学造成伤害。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对欺凌风险进行排查和评估,提高全体教职工、家长及学生的安全素养。预备管理主要是进行校园欺凌事件的防范工作,通过应急科普教育,特别是训练和演习使教师和家长、学生都掌握一定的事件处理方法,在面对欺凌事件时可以从容应对,加强预备力。另一方面,组建危机管理团队,建立一套完整而有效的危机预警系统。在反应力这个层面,学校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能够获得更多的时间以应对欺凌事件;其次是如何能够更多地获得全面真实的信息以便了解欺凌事件波及的程度,为欺凌事件的顺畅解决提供依据;最后是在欺凌事件来临之后,学校如何降低损失,以最小的损失将危机消除。在恢复力这个层面,一是指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并得到控制后着手教育教学常规程序;二是指在校园欺凌事件结束后的总结阶段,为今后的危机管理提供经验和支持。

  五、中学应急科普教育发展规划建议

  (一)提升应急科普教育者的素质

  应急科普教育课程从小学就开设,初中学校每周为每班也设置有应急科普教育课程,高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没有专门的应急科普教育课,只是班主任学期初、学期末以及放假前会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应急科普宣传。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从事应急科普教育的教师不具备相关资质,大部分中小学校的应急科普教育教师由一些音体美教师兼任,而且应急科普教育课有時会被中高考科目占用。为大力推广应急科普教育,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提升应急科普教育者的应急知识储备。教育主管部门要将应急知识作为校长、教师培训的必要内容,加大培训力度并组织必要的考核。通过一年至两年的全体教职工培训,检测培训效果。检测形式可以是:考试、竞赛、实战演练等。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应急知识竞赛,校级领导带头参加,学校内部组织竞赛,教师分组竞赛参与。学校对应急教师的培养工作应作长期打算,分批次安排班主任、安全教师等到外学习培训,提升应急教育主体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有效开展应急科普教育。

  (二)改变应急科普教育课程模式

  目前,应急科普教育多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大多中小学校每学期只组织一次应急演练,防恐演练、消防演练等只是小范围的组织,不是全员参与,这样的现状不能满足教师、学生等对应急技能的需求。分析其原因,应急科普教育课程并非中高考科目不被重视,课堂教学照本宣科,学生没兴趣;应急演练走过场,学生并不能从中收获需要的应急内容。要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提升应急科普教育者的资质,另一方面,结合中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也考虑到学生身处中考、高考的双压态势,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理解学生,适时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应急知识和技能。

  (三)增加应急科普教育形式

  应急科普教育要取得一些成效,学生除了接受应急科普教育课程中的应急知识外,还须接受专业的应急救护专家的应急技能培训。应急专业志愿者具有医疗卫生、防震、消防、水利、心理援助等专业的应急知识,学校定期聘请应急专业志愿者为全体师生进行专业的应急技能培训。在应急专业志愿者的指导下,开展应急演练,相信要比我们自己演练效果好。条件允许的话,学校在应急专业志愿者的培训指导下,建立学校自己的应急救护队伍,必要的时刻发挥重要的作用。校园欺凌事件、暴力事件等的发生源于学生法律知识淡薄,应急教育一定要与法制教育有机融合,教育工作者要加大对《义务教育法》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教育宣传力度,引导学生明确法律底线、尊重生命、依法保障权利,校园要坚决反欺凌、反暴力、反恐怖行为,通过教育防范未成年人犯罪。通过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版面、校园广播等多渠道宣传防欺凌相关应急知识,让学生对安全教育课上的知识得以巩固;同时,通过班级微信群播报一些安全新闻等,让家长休息之余轻松接受应急理念。为考核学期应急科普教育质量,每个学期期末,学校还可开展网络专题安全知识竞赛、现场安全技能大赛等,教师、学生、家长均要参与进来,大赛后要进行总结,为下学期的应急科普教育工作提供经验。

  (四)应急科普教育也要在家庭进行

  家庭应急科普教育往往伴随人的一生,是学校应急科普教育的有效补充。学校要发挥家长学校功能,定期对家长进行安全素养培训,引导家长科学地对孩子进行应急科普教育。学校组织的应急演练、应急技能培训等活动要鼓励家长参与,家长的安全素养提高了,就可以在家将自救自护技能传授给孩子,以弥补学校应急科普教育暂时实现不了的功能。家长必须配合学校,做好家庭应急科普教育。首先,家长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演练、以及聘请应急专家的培訓项目,家长自身需意识到安全风险的存在,具备一定的应急知识储备,才能将家庭应急教育做好。第二,家长自身的行为习惯要安全,言传身教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中学时期的孩子叛逆,家长还需因势利导,通过亲子游戏等与孩子交流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第三,家长与孩子一起参加学校、社区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让孩子具备识别风险的能力。学生求学期间,在学校的时间占到1/3多一点,其余时间是在校外的,寒暑假、节假日等时段学生都不在学校,离开学校的监管区域,家长就是孩子最直接的、也是最重要的监管人。家长不能时刻陪伴在孩子跟前,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孩子的逆反心理使他也不愿意与家长时常在一起。因此,家长一定要把握好与孩子沟通交流引导的最佳时期。孩子吃饭的时候、孩子心情很好的时候,家长便可以与孩子沟通交流安全的事情。学校教师在学校要监管学生的安全,放学后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可以在家校联系平台如家长微信群中发布,安全教育是不放假的、不休息的。只有家校常联系、安全事故警钟长鸣,应急科普教育在特定的时候才会发挥特有的功能。

  (五)创设社会应急科普教育氛围

  社会应急科普教育基地的建立,无疑为应急科普教育提供了场地支持。面对众多的学生,学校可分班、分年级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到基地接受训练,从校领导、教师、家长等都要陪同并参与。同时,探索合作联盟教育模式,学校、医院、交通等部门合作、联盟搞应急科普教育,例如学校可与临近的医院等建立伙伴关系,每个月该医院派医护人员到学校为学生培训现场救护四项基本技能--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交通部门派专人定期给学生输送交通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等。借助社会的力量,应急科普教育才能办得更好。青少年的安全成长要靠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协作,共同承担教育、监管的责任。学生只有具备了保护自己的技能,不管孩子走到哪里,我们才有可能放心。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中小学欺凌治理方案公布:发生校园欺凌须限时上报[EB/OL]. 央视网,2018年.http://m.news.cctv.com/2018/07/05/ARTIVutwQrwOPyyhdl2OpwJj180705.shtml.

  [2] 河南省11部门联手对学生欺凌说“不”[EB/OL]. 新华网,2018年.http://m.xinhuanet.com/ha/2018-04/03/c_1122628733.htm.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