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校机关处室和基层院系庸政懒政怠政表现及其防治机制问题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3895
刘伟

  摘 要: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打虎拍蝇,正风反腐,强力惩治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等消极腐败问题,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庸政懒政怠政问题在一些领域仍在存在,高校也不例外。本文旨在总结概括一些高校普遍存在的庸政懒政怠政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深入分析产生庸政懒政怠政问题的原因,提出破解和防治庸政懒政怠政问题的对策,希望对破解和防治庸政懒政怠政问题、进一步改进高校工作作风、激励广大干部干事创业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校;庸政懒政怠政;防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就是要求各级官员、干部要为官有为,勤政务实,履职尽责。然而,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庸政懒政怠政的不良现象时有发生,群众对此深恶痛绝。这种现象在高校也一定程度上存在。笔者作为高校一名工作人员,对高校的庸政懒政怠政问题深有体会。面对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战略,面对当今高校日趋激烈的竞争,如何破解庸政懒政怠政问题,激发高校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不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变得至关重要。

  一、庸政懒政怠政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概括起来,高校机关处室和基层院系一些干部身上①存在的庸政懒政怠政问题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一)“不敢为”问题

  一是谨小慎微,执行力不强。一些干部对工作缺乏思考,墨守成规,满足于庸庸碌碌混日子;对于学校安排的工作口头上答应,却在实际执行中消极拖延,或者应付了事,工作质量不高,只有过得去,不求干得好。

  二是推诿扯皮,不敢担当。高校很多工作特别是一些重大工作都是需要很多机关处室和基层院系协同配合才能完成的,所以有时需要一些干部额外承担一些非本职工作范围的任务,但是一些干部缺乏大局意识,对工作推三阻四,奉行“干的多错的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敢担当,不愿多干,也害怕出事担责。

  三是工作消极,效率低下。一些干部对工作缺乏激情和责任心,执行力不强,对于学校安排的工作,层层转包;工作出现失误,不是首先反思自己,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找种种客观理由为自己辩解。

  (二)“不会为”问题

  一是学习锻炼不够,工作业务不熟。在知识经济时代和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但是,一些干部只想追求安逸,对学习不用心,对工作不上心,导致业务不熟练,工作能力不足;一些业务干部对上级部门的最新政策及时学习了解不够,导致工作站位不高,政策不熟,盲目开展工作。

  二是能力素质不足,遇事不愿担当。一些干部怕吃苦受累,平时不注意锻炼能力,不愿从事基础工作,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不能勝任新时代的工作需要;一些机关处室和基层院系对学校安排的工作,随便应付了事,或者不能按时完成,影响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

  三是坚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些干部“洁身自好”,工作仅仅局限于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对其他有关工作不愿学习,不愿参与,也不会开展;对一些集体工作或需要协助其他处室、院系开展的工作,责任心不强,态度不积极。

  (三)“不想为”问题

  一是喜欢当“和事佬”,不愿得罪人。一些干部处事圆滑,干工作处关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犯错误的同事不是及时指出错误、帮助改正,而且缄口不言,搞一团和气;在单位民主(组织)生活会上,缺乏批评别人的勇气,对同事不能提出中肯的批评意见。

  二是喜欢当官、不喜欢干事。有些干部工作时间长却没有得到提拔,心理不平衡,对工作消极应付;喜欢当“二传手”,遇到工作,层层向下属安排,下属继续向自己的下属安排,不愿亲力亲为,结果可能是一个科员来完成本该部门领导完成的工作。

  三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些干部对工作要求和标准不高,凡事只求差不多、过得去,不求优秀,得过且过混日子,不愿加班,奉献意识不强。

  二、出现庸政懒政怠政问题的原因剖析

  虽然出现庸政懒政怠政问题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是深入分析归纳,总有一些共性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偏颇,服务意识不够强。高校的中心工作是人才培养,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因此所有的工作都要围绕人才培养、立德树人来开展。但是,一些干部对此认识不清,把工作仅仅看作是谋生手段,功利色彩浓厚,为自己想得太多,对自己得失看得太重,为学校的事业想得太少,对学生的成长成才重视不够,服务意识不够强,没有站在服务学校发展、服务学生成长的高度去思考、谋划和开展工作。

  二是岗位职责不清,责任清单不够明。目前,高校各机关处室、基层院系虽有相对明确的职责任务,但是具体到处室、院系内部的每一个岗位的职责却不是很清晰,缺少一个清晰的岗位职责清单,容易造成职责的“真空地带”,给庸政懒政怠政留下空间;还有一些工作存在于多个部门,容易造成工作交叉、责任不明确,出现推诿扯皮现象。

  三是教育管理不到位,责任意识不够强。中层干部是高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很多高校也都高度重视对中层干部的教育管理。但是,高校的机关处室、基层院系,却对部门内部一线工作人员和专业教师教育管理较少,执行管理制度不严,导致一线工作人员和专业教师理论政策水平提升较慢,责任意识不够强;当前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各个高校都非常重视对高水平人才的引进,但是后期的教育管理相对滞后,导致一些违反师德师风的事情屡有发生。

  四是督查督办不够,曝光力度不够大。强有力的督查督办对于推动落实学校决策部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一些学校成立有督查督办机构或出台了相应的督查督办办法,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惩罚措施或者惩罚力度不够大,导致督查督办效果不明显,对各种庸政懒政怠政行为难以形成有力震慑和有效约束。同时,碍于各种情面,对庸政懒政怠政行为的曝光力度也不够大,客观上默认了庸政懒政怠政行为的发生。

  五是奉行平均主义,考核体系不够完善。当前很多高校都探索实行了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区分了不同机关处室、基层院系的目标责任,但是具体到每个部门内容,由于缺少具体明确的考核标准与考核机制,难以发挥奖优罚劣的激励导向作用。为了“一碗水端平”、维护部门的稳定,一些部门奉行平均主义,凡事大家都差不多,造成“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差不多”,造成一些干部庸政懒政怠政。

  三、破解和防治庸政懒政怠政问题的对策研究

  破解和防治庸政懒政怠政问题,还需要从产生原因的角度,制定破解和防治对策,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一是端正思想认识,强化服务意识。首先,高校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影响和带动机关处室、基层院系广大干部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广大干部端正思想认识,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强化大局观念、服务意识,做到个人行为服从学校安排,着力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格局。其次,各机关处室、基层院系要通过开展民主(组织)生活会、理论学习研讨和工作交流等途径,经常与广大干部谈心交流,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广大干部认识到自身担负的责任和使命,将自身发展与学校发展结合起来,增强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培养勤政务实的好习惯,强化服务师生、服务学校的奉献意识。第三,高校要积极树立李芳、张玉滚等教育领域的先进模范和身边勤政务实的典型人物,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人人学典型、个个比先进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是制定岗位职责,实施责任追究。学校人事部门要结合实际,探索开展定编定岗工作,明确每个部门的职能和岗位设置;组织各机关处室制定每个部门内部的岗位职责(或称岗位权责清单,下同)和责任追究办法,统一制定基层院系各个岗位的岗位职责和责任追究办法,建立起一整套从上到下、全覆盖的岗位职责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这些岗位职责和责任追究办法经学校认定后在全校公示,让各个岗位的干部做到开展工作有据可依,同时也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为治理庸政懒政怠政行为提供可靠依据。对于因庸政懒政怠政而出现工作失误的,学校要严格依规实施责任追究,发挥警示作用。

  三是加强教育管理,强化责任意识。学校层面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督促各级领导干部真正发挥“火车头”的带动作用,在各自岗位上勤劳工作。由于基层干部承担的工作最直接、最基础,所以破解和防治庸政懒政怠政问题才更为根本、更为重要。各机关处室、基层院系领导干部要在部门内部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管理,强化基层干部的责任意识,增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提高基層干部的业务能力;通过施加压力,帮助基层干部接受历练、更快成长;通过督促批评,提醒基层干部少犯错误,或者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同时,建立健全符合高校实际的干部问责制实施办法,对庸政懒政怠政等负面行为严肃问责,用好问责这把“利剑”。

  四是加强督查督办,曝光负面行为。学校要整合资源力量,加强督查督办力度,将督查督办结果纳入各机关处室、基层院系和各级干部任期责任目标考核体系,真正发挥督查督办对改进作风、推动工作的重要作用。同时,根据不同机关处室、基层院系的性质特点,尝试推行公开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并加强对各部门执行公开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情况和工作作风情况的督查督办、明察暗访,对违反制度的行为通过校园网、工作通报等适当形式公开曝光,真正发挥警示震慑作用。

  五是完善考核机制,真正奖优罚劣。学校要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细化考核内容,完善考核机制,对因庸政懒政怠政而贻误工作的,加大惩罚力度。各机关处室、基层院系要根据内部岗位的职责,制定一套完善细致的考核办法,明确每项工作对应的工作分数,完成工作加分,没有完成工作扣分,提出具体的奖惩措施,每年年底对干部进行积分考核,奖优罚劣,坚决杜绝“大锅饭”、平均主义,真正发挥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引导各级干部勤政务实、勤勉工作,营造一种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注释:

  ①本文所指的干部泛指高校机关处室和基层院系各个级别的管理岗人员、专业技术岗人员和工勤岗人员。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