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的形势之下,社会对眼科的需求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并对眼科临床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眼科课程教学的系统研究,确保所培养的眼科人才符合临床要求。基于此,本文以强化学生临床思维的必要性概述为主要切入点,分析当前眼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从入科前提高学生认识程度、发挥多媒体辅助手段优势、创新编写实战性眼科教材、指导学生了解临床诊疗过程、强化实践操作的训练力度几方面重点探讨强化临床思维模式在眼科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临床思维;教学模式;眼科教学
“临床思维”主要是指医务人员要通过病史资料搜集、身体常规检查、实验室临床检查等方式获得与患者有关的第一手资料,运用所掌握的医学专业知识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和科学推理,对患者的疾病作出理性判断,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临床治疗方案的思维活动。在眼科教学中,教师要对现有的临床教学模式加以变革,构建以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学生临床思维的全新教学模式,并将此看作是提高眼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此,本文以强化临床思维模式在眼科教学中的运用为题,对其相关内容作出简要分析与着重探讨。
一、强化学生临床思维的必要性
眼科学是临床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学科存在必然联系。对于医学院学生来说,眼科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其他学科存在明显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具有实践性和专业性的双重特征,更是需要通过临床实践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医学院学生的临床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之下的眼科教学,教师根据教材中所呈现的知识点为主线,通过语言讲解的方式使得学生理解眼科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知识点。而在临床环节中,医务人员需要按照“询问病史——临床检查——分析病因——作出诊断——生成方案”的步骤进行。如果仍旧按照传统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极易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不足,在影响医学院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还会进一步制约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临床思维模式的构建。因此,深入分析眼科教学特点,构建有利于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提升的临床思维模式则显得极为必要。
二、当前眼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眼科教学时临床医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院课堂理论的眼神与拓展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参与、亲自常识的方式全面掌握眼科临床技能,加深对眼科理论知识的感性化理解。但是就当前眼科临床教学的现状来看,仍旧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眼科临床教学实效性的根本提升,如眼科临床实习时间较短、眼科疾病临床症状不易观察、学生不重视眼科专科实习等。
(二)成因分析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眼科临床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在明确眼科临床教学存在问题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眼科教学问题出现的成因解读,以便为后续眼科教学方案的调整与优化提供依据。具体来说,导致当前眼科教学存在问题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方面:
教学方式影响。通常来说,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五年教学中,学生会在最后一年进入医院进行临床实习,但是学生在眼科、耳鼻喉科等专业实习的时间仅有2周,且绝大多数眼科疾病的诊断需要通过裂隙灯、眼底镜等特殊检查工具,对于学生来说,全面掌握这些检查工具的使用技巧则需要一定的时间。此外,现代患者的维权意识进一步强化,在此因素的影响之下,部分患者并不愿意让实习生进行临床操作,进而影响学生眼科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程安排影响。眼科临床实习通常被安排在内外科实习之后,因迫于当前的就业压力,一部分医学院临床专业学生会将临床实习放在次要位置,绝大多数的经历集中在考研、求职等环节上,甚至某些学生并没有参与眼科临床实习,这就导致一部分学生的临床技能不足。
过于依赖专科仪器。眼科具有专业性较强的鲜明特征,学生在进入临床实践阶段无法将自身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在临床工作之中。同时,绝大多数眼科疾病需要通过专科仪器检查的方式才可以确诊。因此,如何指导学生掌握眼科临床检查仪器的使用技巧,成为当前眼科临床教学的重点之一,更是强化学生临床思维模式的关键途径。
三、强化临床思维模式在眼科教学中的运用
(一)入科前提高学生认识程度
在眼科临床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医学院及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于入科前提高学生对眼科实习的认识程度,引导学生明确眼科实习的重要价值,促使临床专业学生将自身所学习的眼科理论知识更好的运用在临床实践活动当中,达到强化学生临床思维的目的。
(二)发挥多媒体辅助手段优势
在眼科临床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手段的教学优势,以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眼科知识的理解,指导学生在多媒体辅助手段的应用之下掌握更多的眼科实践技能,正确且规范操作眼科临床检查仪器与设备。
首先,教师要积极迎合当前教育信息化的改革潮流,善于利用眼科裂隙灯显微镜采集分析系统搜集与眼科疾病有关的典型案例,于电子白板中开展直观教学,强化学生对眼科疾病的感性认识;其次,利用眼科手术显微镜录像系统对患者的手术全过程进行记录,使得更多的实习学生观看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科疾病显微镜手术过程,逐步强化学生临床思维;最后,利用视频剪辑软件制作以眼科为核心的教学VCD,建立基于临床的眼科教学资源数据库,通过教学短片、模型动画等形式启发学生掌握更为全面的眼科临床知识,使得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得以发展。
(三)创新编写实战性眼科教材
教材是指导医学院学生掌握医学知识、操作技巧的重要载体。因此,在眼科教学过程中若想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构建以临床为基础的思维框架,则需要对现有的眼科教学加以创新,编写与眼科临床相承接的实战性眼科教材,为眼科临床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教材指导。
对此,教材的编写应以眼科临床案例为切入点,以引导启发的方式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眼科理论知识对其进行分析解决,并在临床实习环节中教材中的结论作出进一步的验证。同时,实战性眼科教材还需要以眼科学知识体系自身特点为框架,围绕眼科重点病症设计相应的案例,充分凸显眼科特色优势,并与现代眼科临床相结合,内容可以包括名义病案、现代研究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变通意识、创新思维,并通过教材编写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養的强强联合进一步强化学生临床思维。
(四)指导学生了解临床诊疗过程
在眼科教学中,教师要从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之中解放出来,将眼科教学的主动权逐步转移到医学院学生手中,应用引导式、启发式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眼科理论对眼科临床疾病加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临床治疗方案,指导学生全面了解临床诊疗过程,
例如,在“青光眼”疾病的讲解时,教师可以于电子白板中为学生出示某患者的青光眼疾病病案,为学生提出“该患者最有可能患的病症是何?”、“通过何种方式可以确诊该疾病?”、“在患有该疾病时患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如何进行鉴别诊断?”、“紧急处理方案是什么?”等问题,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并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之下促使学生的临床思维朝着深层次方向发展。由此可见,案例式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引导学生加强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有效结合,是满足学生求知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为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的提升奠定基础。
(五)强化实践操作的训练力度
医学院临床专业学生在眼科学习活动当中存在较为严峻的问题,即临床思维能力不足,绝大多数临床专业学生无法将自身所学习的眼科理论知识很好地应用在实践操作环节中,甚至不知道如何诊断眼科疾病。因此,在眼科教学中强化实践操作的训练力度则显得极为必要。
对此,在眼科教学中可以加强床边教学与典型病例的偶遇结合,要求学生亲自面对患者,直接参与到眼科疾病诊断的各个环节当中,与前来诊治的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国通交流,明确患者的疾病病史,了解眼科检查及诊断的各个流程,确保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掌握眼科临床诊断知识,强化学生的眼科临床诊治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能力,为学生临床思维模式的构建奠定基础。同时,临床带教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引导作用,善于观察学生在眼科临床实习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学生临床诊断中存在的不足,如仪器使用不规范、临床思维能力不足等,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眼科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临床思维的培養,构建以强化学生临床思维为目标的眼科临床教学模式,于学生入科实习之前提高学生对眼科临床的认识程度,并通过多媒体辅助手段优势发挥、实战性眼科教材创新编写、指导学生了解临床诊疗过程、实践操作训练力度的强化等方式强化学生临床思维,为眼科教学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有效提高眼科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宋晶.信息技术结合PBL教学在眼科教学中的实践[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5):3611-3612.
[2]李铁军,许家骏.原发性青光眼病例多媒体结合中西医临床思维教学方法研究[J].河北中医,2017,39(12):1917-1920.
[3]齐越,颜彭优.思维引导式教学法在眼科临床型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12):47-48.
[4]韩静,闫小龙.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7,17(05):904-907.
[5]张志长,吴競,李宝权,盛莉杰,宫学武.信息技术结合PBL教学在眼科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08):63-65.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