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学中职共青团是整个共青团事业的基础和源头,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阶段是确立理想信念、培养健康心理、强化自理能力,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也是党、团、队组织意识衔接的重要时期。本文提出以“5+X”积分入团为抓手,按照“思想引领、有效衔接、分类积分、分层量化”的原则,打造推优入团科学化评价体系,量化入团考察标准,明晰入团全过程,完善团员发展和管理系统,提升团员先进性建设。
关键词:团队一体化;积分入团;评价体系;团员先进性
团员是团的肌体的细胞、团的活动的主体,在保持和增强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青年工作思想和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近年来,团中央通过下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团员和团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中青办发[2016]6号)、《关于新形势下推进从严治团的规定》(中青发[2017]3号)、《关于保持和增强团员先进性的意见》(中青发[2017]12号)等一系列文件,确实加强对新形势下团员队伍建设,指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争当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完成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
一、团员发展和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一)加强新时代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引导工作
针对新时代的青少年,习近平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先进性是共青团组织的根本属性和鲜明特征。大力加强团员先进性建设,是旗帜鲜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团、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需要。坚持以保持和增强中学共青团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努力为党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适应新时代青年团员培育管理发展需要
中学中职学生正处于确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不良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的干扰和影响,而当前信息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原有的团员发展和管理办法无法满足新时代下团员管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根据调查研究,对发展团员一直存在着评价不全面、主观性过多、操作性不强,唯“学习论”等问题。同时,初中少先队组织意识薄弱,缺少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过渡和衔接教育,初中学生往往存在被动的“离队”和积极“入团”的现状。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有强烈的自主、求知、求新意识,中学少先队活动更应根据青少年的青春期特点及其成长规律,满足其发展需求。应有效推进团队组织的发展,提高团队组织的运作效率和竞争能力,有效地保证少先队员接受团队组织教育的全覆盖,使团队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三)推进新时代教育综合体制改革目标要求
实践证明,团组织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有效的组织形式和广阔的活动空间,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和团队主题活动,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原有的入团推优发展过程存在“唯学习论”,学业成绩往往是评价一名中学生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过渡看重学生学习成绩,往往对于学生内在修养、思想政治素质、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有所忽略,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青年团员先进性建设。所以,推优入团选拔标准应将由传统单一的以学业成绩为主向思想道德、少先队与团前活动表现、人际协调、创新发展、青春自护、社会实践等方面综合考察转变。同时推优入团往往仅考察七、八年级表现情况,忽略小学综合表现,建议应建立从小学到中学动态一体化评价机制,在小学及初中少先队表现情况应作为团前评价的范围。
二、“积分入团”的定义及重要意义
(一)“积分入团”的定义
“积分入团”是促进“团队一体化”工作统筹、推动初中学校共青团与少先队工作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是依据团员发展相关规定而制定的、具体量化确定“入团积极分子”过程的工作方法。“积分入团”工作的对象是初中阶段的全体少先队员。通过“积分入团”工作,可以把达到13周岁、未满14周岁的优秀少先队员推荐成为“入团积极分子”。少先队员阶段的“积分”情况还可以作为该学生达到14周岁以后发展为“入团积极分子”的主要参考依据。
(二)“積分入团”的重要意义
中学中职共青团是整个共青团事业的基础和源头,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阶段是确立理想信念、培养健康心理、强化自理能力,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也是党、团、队组织意识衔接的重要时期。“积分入团”是促进“团队一体化”工作统筹、推动初中学校共青团与少先队工作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大力推进团队一体化建设,增强共青团员的团队意识,提高广大队员、团员的存在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1.体现团组织政治性。有利于各校把握准政治方向,自觉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到团员发展的过程,增强广大中学生对团组织和党组织的向心力。
2.保证团员发展规范性。将入团的全过程进行细化,体现团员发展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真正将团员发展工作落实、落细、落精,推动团员发展工作机制化、科学化、规范化。
3.提升团员青年积极性。学生将更了解入团过程中所需的各个环节,明确共青团员所需承担的社会责任,积极参加各类有利于身心全面发展的活动,提升团员青年对于社会关注度和社会适应力。
4.保持团组织先进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提升青年学生对团组织的归属感和作为团员的光荣感,彰显作为团员的先锋模范示范作用。
三、“积分入团”考察的主要内容
为深入贯彻落实团中央新形势下团员队伍建设的系列文件和团中央、教育部《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中青联发[2016]17号),结合工作具体实际和新时期广大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新特点,按照坚持标准、控制规模、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目标要求,提出以“5+X”(“5”即思想道德、学业水平、队的活动、团前教育、综合能力积分,“X”即团队表现加分,实行百分制考核管理)积分入团为抓手,按照“思想引领、有效衔接、分类积分、分层量化”的原则,打造推优入团科学化评价体系,量化入团考察标准,给各校推优入团提供菜单式项目列表,明晰入团全过程,完善团员发展和管理系统,提升团员先进性建设。
(一)思想道德方面考察
1.考察占比:25%。
2.考察指标:能自觉拥护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组织光荣感和归属感,积极主动向团组织靠拢。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积极参与学生会和学生社团活动,积极为同学服务;参加校内外各种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活动,真诚、热心服务社会。
3.考察量化:知道党在重要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口号和重要人物;了解党、团、队之间的特殊关系;能说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能够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远大理想,争当“优秀少先队员”;了解国情,收集“数字中国”资料,通过分析对比,知道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发展的成就;学习优秀青年志愿者事迹,理解青年志愿者精神,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能说出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传统美德故事;能够讲述革命英雄红色故事;能描述身边必须遵守的规则;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增强劳动服务的本领、感受劳动服务的快乐,能够在劳动中与队友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二)学业水平方面考察
1.考察占比:20%。
2.考察指标:努力学好各门功课,学习态度认真、端正,学习成绩优异。学习成绩方面的考核要体现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考察量化:学习态度端正、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积极思考,善于与人合作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卷面考试学科及技能考核学科成绩优秀,成绩位列班级总人数前30%;获评校级一次以上“三好学生”称号;在两次以上大型考试(期中、期末)中;在校内外学科类竞赛获奖。
(三)队的活动方面考察
1.考察占比:20%。
2.考察指标:积极参与少先队活动课,努力获得各单元相应的奖章奖励。熟知少先队基础知识,强化党、团、队组织意识。积极参与团与队组织普遍发动的各项主题活动,应注重组织性、自主性和实践性。
3.考察量化:在各类少先队活动课中表现优秀,努力活动各单元相应的奖章奖励;参加“红领巾心向党”活动,学党史,知党情;参加“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活动,理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队员的要求和期望,独立思考自己的职业理想;在“核心价值观记心中”活动中,争当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先锋;积极参与与身边党员、团员手拉手“红领巾寻访”活动,拥有正确的学习、生活、人生目标;能够讲述身边优秀少先队员小伙伴的事迹;能够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在身边”“民族团结代代传”活动的重要性,传播优秀文化正能量,拥有良好的民族自信和自豪感;参与“少年科学院”活动、争做爱创新的好队员;了解“少年军校”活动,具有热爱解放军、热爱国防事业的意识和责任心;能够晒一晒自己保护环境的小故事。
(四)团前教育方面考察
1.考察占比:20%。
2.考察指标:积极参加团课教育教学,能够具有共青团、少先队相衔接的组织意识,深入理解党、团、队的特殊关系,理解推优入团,珍爱少先队、向往共青团。拥有良好的政治觉悟,拥有正确的入团动机,了解入团标准。懂得团组织对少先队员的要求,能够以优秀共青团员为榜样,自觉做好争取加入共青团组织的全面准备。
3.考察量化:满课时参加团的理论学习,系统、深入了解团的历史、团的章程以及团员的职责,了解入团的具体标准和程序,通过团校考试;在各项推优入团活动中,表现优秀;起草一份入团申请书,了解“为什么入团”“怎么样的青年才能入团”“入团的必要流程有哪些”;找寻身边优秀的共青团员,参加一次“我的青春志向”讨论会或者聆听一次优秀团员事迹报告会;运用图文的形式,整理自己的学习成果,每向团组织按时进行思想汇报。
(五)综合能力方面考察
1.考察占比:15%。
2.考察指标:在人际协调、创新发展、青春自护、体育拓展能力、活动实践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能与伙伴开展互比、互帮、互学活动,积极参与少先队集体建设。
3.考察量化: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与队友、父母、师长交流沟通,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科技创新,乐于实践,勤于动手,参与小课题、小研究、小发明、小创造;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参与志愿服务。在书法、绘画、音乐、写作、阅读等方面具有健康的兴趣和爱好;能够设计1份家庭/学校逃生线路图或者参加1次“青春自护我知道”主题班队会;参加公益服务劳动,体验劳动服务的快乐,撰写至少1份公益劳动心得体会。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户外运动,磨砺坚强意志,锻炼强健体魄,具有团队精神。
(六)“X”加分项
1.考核指标:对少先队员获得的各级少工委和教育部门颁发的表彰荣誉,以及参与校内外各种学科、科技、艺术、体育等类别的竞赛获奖等情况。该項由团委(支部)或少先队大队部根据情况进行考核,申请加分项时,申请人需提交获奖证书、文件等相关证明材料。
2.考察量化:在小学或者初中阶段获得的各级少工委和教育部门颁发的团队荣誉;参与校内外各种学科、科技、艺术、体育等类别的竞赛获奖情况;参与公益志愿、社会实践等荣誉表彰。
四、结语
构建以“积分入团”为抓手的团队一体化工作机制,是根据目前新形势下团员发展和管理,探索中学共青团和少先队改革路径的尝试。只有贴近各校团建发展实际,建立全面综合考察、过程公平公正、结果科学运用、保障机制完善的一体化,才能让积分制更具有可行性、操作性、实效性。同时建议将积分入团评价体系前沿到小学,后延伸到高中(中职)及大学。将小学少先队表现情况纳入积分内容,同时若在初中阶段积分较高但未能加入团组织的学生,在升学后高中(中职)及大学阶段纳入推优入团优先考察人选范围。全面健全初中团队衔接机制,以积分入团为抓手,以体验教育为载体,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思想状况和心理需求,逐层推进、逐步丰富,提高广大队员、团员的存在感、归属感和荣誉感,按照坚持标准、控制规模、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使团队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构建“队为主体,团为核心,以团带队,团队共兴”的中学团队工作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05).
[3]姜金栋,罗莹,晏祥辉.团前教育: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思想意识教育的新路径[J].青年发展论坛,2018(07).
[4]何汝兵,唐应树.中学团队组织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成都市温江区四所中学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7(01).
[5]黄学超.初探构建学校团队一体化分层教育体系实践的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2010(04).
[6]沙荣.基层团组织实行团员积分制管理的现实意义——以共青团江川县委为例[J].科教导刊,2016(04上).
[7]王娜.优化团队衔接 促进学生成长[J].经济研究导刊,2015(14).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