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邓小平的发展观与中国现代化的新起航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3238
陈文君 刘宇

  摘 要: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广阔背景下,邓小平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创立了具有中国特和的社会卞义理论一一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核心理念是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邓小平理论就是关于中国发展的理论。从邓小平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来看,邓小平发展观对中国的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中国现代化新起航。

  关键词:发展;邓小平的发展观;现代化

  一、邓小平的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发展观有着丰富的内涵,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增添了新的内容,是一个层层递进、步步推进的科学的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

  在发展阶段上,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在发展道路上,中国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邓小平认为,在中国搞社会主义,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但是,在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怎样搞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发展史上的新课题。在发展战略上,邓小平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三步走”战略的提出,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体系经过不同时期的调整、转变和发展,最终确立和完善起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世界经济也面临着新的调整,我们必须要确定新的战略。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把我们的发展建立在了切实可行的理性基础之上。 在发展动力上,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发展动力论是他思考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的逻辑结论。这一理论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十发展动力的思想,而且对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和教育的进步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我国的改革和开放是结合在一起的,邓小平强调对内坚持改革的同时,必须坚持对外开放,要善十借鉴别国的优秀文化成果来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这一論述明确回答和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动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是我国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关键性推动力量。邓小平说得很明确:“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一望。”

  二、邓小平的发展观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

  1978 年12 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标志着中国进入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9 年,邓小平鲜明地提出:“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搞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 1980 年,邓小平强调:“搞四个现代化建设这个总任务,我们是定下来了,决不允许再分散精力”,“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外,就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始终地搞这件事,一切围绕着这件事,不受任何干扰。”从1980 年到1990 年,我国先后制定和实施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六个和第七个“五年计划”,我国实现了从温饱向建设小康社会的迈进。邓小平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三、现代化——当代中国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

  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变的历史过程。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社会关系高度完善两者相统一的社会进步事业。实现这一伟大任务,是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也是中国实现国家腾飞的必由之路。

  首先,只有现代化才能使中国免于落后挨打。1963年9月,毛泽东在修改《关于工业发展问题(初稿)》指出:“我国从19世纪40年代起,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共计105年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战争,由于国内外各种原因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告终以外,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其次,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中国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成就,认真分析我国的社会历史与现状,切实掌握我国国情,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最后,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由革命向建设的转变。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毛泽东适时地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己往的革命转移到建设和技术革命上来,向自然界开战,发展经济,发展文化。但实现这一转变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的。而且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给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契机,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从此,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艰辛的探索,取得了辉煌成绩,作出了重要贡献,实现了中国现代化的新起航。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