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红色文化宣传模式的现状及方法创新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5009
王洹菠 侯妙 陈洁

  摘 要:作为曾经的革命文化传统,红色文化是我国新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部分。如何更好地宣传红色文化是当前传承发扬红色文化的重要课题,而当前红色文化的几种主流宣传方式虽各有优点,但也同时存在一些问题。红色文化宣传、传播要重点关注以青年为主体的受众群体;应提高受众与红色文化之间的联系性和互动性;同时应突破地域限制。宣传方式可与时俱进,宣传手段应加入更多的科技元素,宣传内容应有更多的时代内涵。

  关键词:红色文化;宣传方式;创新

  红色文化是具有中国革命特色的传统文化,它的革命烙印使其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以及感染力,红色文化自形成以来,便以其特有的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不断奋进发挥巨大作用,并且在新时代依旧具有核心影响力。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红色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一环,红色精神的支持引导,对塑造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也具有重大作用。提倡文化自信,必然不可忽视红色文化的影响力以及时代价值。

  红色文化要发挥其影响力,在倡导文化自觉的同时,也应关注红色文化的宣传及其方式的创新。红色文化的宣传手段和方法是人们与红色文化之间的桥梁,在整个宣传过程中,红色文化的宣传效果将直接影响人们对红色文化的认识与传承程度。而如何使红色文化的宣传与时俱进、效果显著,发挥好其时代价值,则是探究红色文化宣传与创新方向最为重要的一点。

  一、红色文化宣传的现状

  各种数据与现象表明当前红色文化的主流宣传方式主要集中在报刊书籍等纸质媒介、广播影视等电子媒介、微博微信等数字媒介,以及校园红色文化教育、红色革命旧址与旅游景区和博物馆的参观等方式。

  报刊、书籍等纸质媒介宣传,作为相对传统的宣传方式有内容广泛、易于保存、成本较低等优点,但其宣传内容大都以直接论述和简单的故事叙述为主,在内容和形式上缺乏灵动性,其受众范围也有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并且从人们现今的阅读情况来看,纸质媒介的宣传度有一定的下降。

  广播、影视等电子媒介相对于纸媒有其先进性与大众迎合性,但同时这种方式具有展示短暂、渠道单一等局限性,尤其是目前一部分影视宣传没有抓住红色文化的本质和内涵,且存在着制作不精良导致红色文化娱乐化的问题,使红色文化的宣传效果大打折扣。

  以青年为主体的受众接收信息的渠道主要是通过数字媒介,微博、微信等数字媒介作为红色文化新媒体宣传手段,更加符合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人们对宣传方式的多样化需求,其宣传效果相较于前二者也有所提升,但也正是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媒体传播中,各种各样的信息汇聚,人们的浏览时间与信息摄取都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红色文化宣传的最终效果。

  校园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和参观红色革命旧址、旅游景区以及红色博物馆,一直以来都是较为重要的红色文化宣传方式。校园红色文化教育针对在校学生,有助于学生群体形成红色文化价值观,通常以红色文化知识竞答、教育宣讲、课堂学习等形式展开。革命旧址、红色旅游景区等的实际参观体现了人们与红色文化之间更为直接的交流联系,红色文化对人们的精神影响力也更加深刻,因此作为物化的红色文化,旧址、旅游景区与博物馆对于红色文化宣传效果具有直接性与深刻性,与此同时,此类宣传是建立在一定的红色文化资源上的,又难以避免地具有地域局限性。例如,在我国,与革命历史联系较少的城市或地区相比,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底蕴较为深厚,因此宣传资源较为丰富,宣传环境也具有较大的包容性。

  二、红色文化宣传及其方式的创新方向探究

  (一)红色文化宣传要重点关注以青年为主体的受众群体

  青年人是国家建设的栋梁,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力军,因此也是紅色文化传承发扬的主力军。红色文化宣传要面向青年人,这就要求宣传的传递者必须了解当代青年人处理信息的习惯甚至日常生活的习惯。在宣传方式的内容上要注重红色文化本质和内涵的渗透,同时在形式上要注重贴合当代青年人审美观念与需求。在特定的教育场地和教育活动中,例如校园红色文化教育活动,既要保证内容的严肃性,也需注意形式的多样性与趣味性,除了课堂教育,也可以增加专门的红色文化活动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主题活动等,避免因形式的单调而导致青年接受宣传、学习红色文化的效果不佳。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年代产生并发展的,其红色精神依然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需要新一代人的传承,然而当代青年处于年代变迁与国家强大的当下,与老一辈人相比远离红色革命的年代,缺少一定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的直接熏陶,革命情怀的积淀较少。在实践中,真正地实地体验革命先辈们的艰苦历程,可以磨练青年人的意志,更有助于他们理解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例如,“宁波少年重走红军路”的活动,团队每年带领一些在校学生沿革命先辈们走过的路,徒步走100公里,锻炼学生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开展类似的活动,是一种对红色精神的继承和延续。

  (二)红色文化宣传应提高受众与红色文化之间的联系性和互动性

  红色文化的宣传应注重受众与红色文化之间的实际联系。受众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宣传了解红色文化,但在传递过程中,如果只是单向的和间接的联系,人们很难有设身处地的感受。只有使受众与红色文化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互动性更高,受众的内心才会产生共鸣,才能达到提升宣传效果的作用。

  以红色文化博物馆和革命旧址为例,二者都是红色文化的物质载体,在红色文化宣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现今此类博物馆的文化宣传方式大多是以陈列静态的资料、文物为主,以动态的视频播放、馆内文化讲解等活动为辅,信息传递的手段也因局限于参观者的视觉、听觉而稍显单一,这就要求博物馆要创新其外部的宣传方式和内部的建设管理,提高受众的参与感与互动感。例如在讲解活动中,可由单向的讲解变成与游客的多向互动,也可在馆内的建设里多增加一些仿革命历史的实景设置等,给参观者创新性的体验感受,尽量加强受众与宣传内容的情感共鸣,从而促进红色文化的宣传。

  (三)红色文化宣传需要突破地域的限制,宣传方式应与时俱进

  红色文化的宣传应尽量克服某些宣传方式的地域局限性。首先,我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红色文化资源存在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红色文化宣传的过程以及受众与红色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地域性差别。其次,红色文化的宣传不仅是面对中国人民,更是面对世界各国,这是彰显我国文化魅力的重要途径,所以要求红色文化的宣传也要打破国际的地域局限,使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走向世界。

  红色文化宣传方式实现与时俱进,有利于打破地域局限性。现就此提出以下建议:

  1.开发红色文化创意产品,将新型产品模式进行推广。现今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文化艺术产品随时随地接收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信息,实现地域间的文化共享。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方式,可将红色文化与实景剧目、动漫等形式结合,打造出经典品牌,呈现在舞台或荧幕上,增加红色文化吸引力。例如中国首部红色主题秀《延安 延安》,就是一部将红色文化与现代舞台艺术相结合的创作典例,它作为一种红色文化艺术作品,可以通过巡演的方式将延安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展示给不同地区的人们,进行红色文化的宣传。红色文化作为一种主题元素加入到文化、艺术创意产品里,可以提升红色文化宣传的力度与广度。

  2.红色文化宣传与现代高科技智能化手段相结合,如VR技术、4D技术等。VR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视、听、触一体化的体验方式,它制造出的虚拟场景让人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给体验者以巨大的视觉冲击,例如可以建设VR体验馆,利用VR技术模拟革命历史场景,在或恢宏或惊险的情景里,加深体验者对红色故事的印象,提高人们了解红色文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应注意避免红色文化娱乐化。将VR技术融入到红色文化宣传中,能够作为一种新型的宣传模式加入到不同的产品中,并推广至各地区,使人们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感受红色文化,达到红色文化宣传的目的。

  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是每一名中国人的责任。如何实现红色文化宣传方式的创新,提升宣传效果,使以青年为主体的大众能更积极主动地去了解、传承红色文化,应是红色文化宣传一直坚持的研究主题。(指导老师:张延国)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