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多策略并举提升中学英语教学效率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4137
郭媛

  摘 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大门的越开越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渐次到来,英语在社会经济领域和人们生活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了,人们已经清醒的认识到,熟练的驾驭、运用英语这一语言技能,无论是出于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考虑,还是出于对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考虑,都是不可或缺的和必须掌握的。要想让未来的人们在其社会经济活动和个人社交活动中能够熟练的使用英语这一语言技能,就必须要从中学英语教学抓起,在中学英语教学阶段就打好扎实的基本功,这样,当“新时代”们成长起来后,在其社会经济活动和个人社交活动中用到英语这一外来语种时才会驾轻就熟,出口成章。如今,让中学生学好英语,让中学老师教好英语,已经成为社会上有识之士的共识。也正是这样的时代进步需要,催动了中学英语课程改革脚步的紧锣密鼓,持续深入,开启了中学英语教师们积极探讨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策略的激情。基于上述认识,文章着重从中学生积极学习情感的培养、寄宿生群体情感的缺失、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教学目标的优化以及教学过程细节的优化和多元化教学评价的重要性等方面入手,就如何更好的提高中学英语教学效率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

  关键词:中学生;英语教学;策略;效率

  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是家长的期待,是学生的心愿,是老师为之奋斗的目标,是社会的共同心声,是众望所归。然而要卓有成效的提高中学英语教学效率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也不仅仅只是依靠中学老师的单方面不懈努力就能顺利实现的,因为,英语毕竟是一门外来语种,尽管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社会各界对于搞好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英语被赋予了极高的社会地位,英语教学及英语在社会上的实践应用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与此同时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我国毕竟是一个汉语文化的国度,英语发展所需要的语言环境还远未形成,单靠学校老师的绵薄之力来全面提升中学生英语水平显然是不现实的,要想让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得到全面提升,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本文仅站在中学英语教师的角度,对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教学效率的有关策略进行探讨。

  一、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

  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情感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的培养。全球经濟一体化的发展和形成,使社会上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来越迫切,英语也由此成为了公共关系场域中的重要交流语言和国际科技交流领域的主要应用语言,作为中学英语教师应该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们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让学生们明白学习英语的深远意义,从而提高学生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

  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学习英语动机的培养。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在推动动力量,是主导学生学习的力量源泉,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学习积极性等都是学习动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所以,中学英语老师在教学中要设法开启、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们清楚的知道自己学习的方向和目标,有了科学、正确的学习动机,学生们就会端正学习的态度,英语教学的效率自然就会因此而得以提高。

  二、关注寄宿学生的情感缺失

  寄宿学生情感缺失现象,在中学生当中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非常棘手的现实问题,多年来中学老师们一直在努力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但是收效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不外乎三个方面,其一是具有走读条件的学生选择寄宿制,这里面有家长和校方双重因素的作用,目的其实很直接,就是试图通过接近军事化的寄宿制管理,提高学生的自律性,提升学习的自觉性,这完全是由于家长和校方主观认识误区造成的学生情感缺失;其二是家长不在身边(如外出务工、异地就业等),学生因生活起居等无人照顾而迫不得已选择了寄宿制,这类学生选择寄宿生活并非出于他们的本愿,乃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是家长主观因素和家庭客观因素共同造成的学生情感缺失;其三是家庭住址距离校区较远(如偏僻山区、交通不发达地区等)的学生选择寄宿制,这类学生的寄宿生活完全是由于受到客观自然条件限制造成的,这类学生的情感缺失也最具典型。对于寄宿生活的学生来讲,由于长期远离父母,缺乏父母关爱,亲情日渐疏离,因此,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会有一种被人关心、被人呵护的渴望,所以,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喜欢哪些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老师。在英语教学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要比其他学科难很多,因为英文毕竟是外来语种,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缺乏成熟的语言环境,而寄宿制学生由于情感缺失往往更容易触景生情,产生自闭、离群等消极心理,因此,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老师应该尽力营造一些活跃的气氛,应尽力给予他们温馨的关怀,应尽力拉近与寄宿生之间的距离,以此来调动他们英语学习的热情。

  三、重视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国与国之间的沟通和交往会愈来愈频繁,把“有”带给“没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心愿,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也应重视文化导入,融入国外先进的元素。特别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吸纳了国外很多先进的、优秀的文化,这对促进中国自身文化的发展是具有积极的建设意义的。就在今年的9月8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投洽会”)在福建厦门正式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投洽会致贺信时还在强调“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重视文化导入,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生对英语活学活用,打破书本的呆板教条;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把文化导入作为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

  四、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

  所谓“教学目标”,指的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教学目标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课程目标、课堂目标和成才目标。以课堂教学目标为例,它的确定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前置条件。教学目标确立的合理与否与教学的成败关系密切,对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教学的评价和教学的效果等等都能产生影响,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这是老师教好英语、学生学好英语的必要条件。

  五、优化教学过程细节

  俗话说得好:“细节决定成败”。 中学英语教学过程是由一个个细小的教学环节链接而成的,因而优化教学过程细节也是一项非常必要的教改活动。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组织教学细节,这是英语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既可以起到因果导入作用,又可以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进入听课状态。

  二是师生交流细节,中学英语教与学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送与接受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借助于师生之间的充分互动与交流才能完成。

  三是学习指导细节,具体可分为学习知识指导(如语音、词汇、语法)、技能学习指导(如听、说、读、写)以及文化意识指导和情感态度指导等等,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目标等也各不相同,所以学习细节指导要兼顾一般性与个别性两个方面。

  六、植入多元化的教学评价理念

  中学生的心智成长尚未完全成熟,尚处于发育阶段,有时候老师不经意间的一个评价就有可能会对学生的整个学习历程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而老师所面对的学生们又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在学生学习评价方面,老师要尽量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思维以及学习表现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评价,这样就容易让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褒奖和鼓励,从而激发学生再接再厉、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J].王惠玉.淄博师专学报.2010(02).

  [2]论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与情感教学[J].刘武松.疯狂英语(教师版).2010(03).

  [3]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周芳.职业圈.2007(10).

  [4]多元化评价 让每个学生找到自我[J].段玉兰.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5).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