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基于实践教学的变频器课程改革探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4106
朱琴

  摘 要:变频器课程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程,其整合了各个专业课程基础知识,对于相关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及综合课程应用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根据自动化专业教学实际情况,以强化专业学生综合知识应用能力为要点。从课题教学课件应用、实验环节加强、组织企业实践等几个层面,对变频器课程实践教学模式设计应用进行了简单的探究。

  关键词:实践教学;变频器课程;改革

  在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过程中,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成为工业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这种情况下,自动化变频调控技术就成为工业控制的主要模块。而以往以理论知识教育为主体的变频器教育模式,不仅无法满足专业学生学习需求,而且无法有效提高专业学生专业综合技能。因此,为了保证变频器应用课程教学效率,对变频器课程教学进行实践改革非常必要。

  一、变频器课程教学现状

  传统变频器课程教学方法大多为口授式教学。在课程开展过程中,课程教学人员仅仅需要携带教案或者说课稿,就可以进行课程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挫伤了专业学生对变频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阻碍了学生技能及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

  二、基于实践教学的变频器课程改革措施

  (一)明确变频器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目标

  明确的课程改革目标是变频器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因此,在实际变频器课程实践教学方案设计过程中,相关课程教育教学人员可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确定合理的变频器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方案。首先,在知识层面,需要专业学生在掌握课程中关于变频器概念、规律、基本数据及定义的基础上,了解变频器组成原理、变频器调速技术发展趋势,先进接口技术及相关物理量计算方法、接口使用方法。并熟练掌握变频器参数设置方法,具备典型变频应用系统调试能力。

  其次,在能力层面主要依据变频器课程整体知识架构,全面培养专业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及问题提出、分析能力。同时要求专业学生可以依据变频器学习基础方法,运用自身技能进行问题解决[1]。

  最后,在素质目标层,不仅需要专业学生了解变频器基本原理及其在不同场合基础使用措施,而且要求专业学生了解变频器课程知识应用科学价值及实际应用价值,进而提高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二)更新变频器实践教育教学方法

  以实践教育为主体的新型变频器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在课程学习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合理组织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关键知识点辅导教育,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主要采用教育、学习、实践综合型教育方法,在不同教育阶段设置对应的教学任务,提高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即将整体课程划分为变频器参数设置及功能选择、变频器技术概述及变频器接线端子分析、PLC控制变频器工频/变频切换、FR-configuration软件应用、变频器安装及调试、触摸屏使用、变频器通信等几个模块。

  在具体模块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人员可以引导专业学生沿项目完成线路,利用自身掌握知识提出问题并进行解决。如在PLC控制变频器工频/变频切换项目教学阶段,可以将整体教学划分为项目硬件设计、变频器参数设置、项目PLC软件设置三个模块。其中在项目硬件设计模块包括主电路设计、控制电路设计两个任务;而在变频器参数设置模块包括变频器功能选择、变频器参数设置两个任务;在PLC软件设计模块包括点动时PLC软件设计、自锁PLC软件设计几个任务。通过相关课程任务的逐一细化分解,可为整体变频器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依据。

  (三)构建变频器实验探究情景

  构建变频器课程实验探究情景可通过教学场所时空重构,培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首先,在以往变频器课程学科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变频器课程教学人员可根据变频器调速技术岗位能力目标及具体工作标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学习情境重构。并将变频器课程对应理论知识融入工作任务中。如以异步电机拖动升降机、车间运料平板车等设备所涉及的变频调速工作任务为依据,从变频器调速控制系统组成安装、变频器运行调试、变频器功能参数功能及设置三个层面,设置工作任务。随后引导专业学生对变频器组成结构、控制系统设计、工作原理进行逐一探究。

  其次,在学习情境构建完毕之后,为了促使专业学生了解变频器实训设备应用特点,并掌握工程现场设计控制电路及参数设定方法,可将互动学习与具体情景任务进行有机整合,并将具体课程划分为变频器感受与认知——升降机正反转變频调速运行、变频器外部运行操作、变频器组合运行——运料平板车正反转变频调速运行、变频器多段速调速运行操作、变频器程序运行、变频器遥控运行操作等几个模块[2]。

  在具体课程开展过程中,根据项目内容的区别可设置不同的任务目标,并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同时配置专门的实训设备。如在变频器组合运行操作——运料平板车正反转变频调速运行模块,专业学生需要了解主电路正确连接方法,并熟练掌握变频器两种组合运行控制方式及模式接线、参数设置方法等;在这一模块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对比教学法、实训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等;而主要用实训设备除基础变频器实训设备之外,还需要准备三相异步电动机、交流开关按钮与接触器模块、模拟负载模块、测量仪表、外部控制开关与电位器等实训设备。

  最后,在实际课程开展过程中,基于实践情境的变频器课程教学主要通过一体化工业运动智能控制教学平台的方式,依据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及高等技术人才能力培训要求,利用实训实操同步跟踪设备、实训多方位空间指导音响、多媒体大屏幕投影等。设置完全开放的多领域实践平台,为专业学生与就业岗位高效信息交互提供广阔的平台。

  在一体化工业运动智能控制教学平台运行过程中,主要包括资讯、计划、实施、检查、决策、评估等几个模块。其中资讯主要是变频器课程教学人员提出明确的任务要求及相关资讯,如在变频器组合运行——运料平板车正反转变频调速运行教学模块,变频器课程教学人员可要求专业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利用外部电位器设定频率操作面板,控制电动机启停,或者通过操作面板设定频率外部端子控制电动机启动/停止等。这一模块主要应用资讯为三菱使用手册;在计划模块,变频器课程教学人员可将整体专业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并要求各小组利用已知咨询进行具体工作流程的设计,如电路设计及安装、参数设定、调试运行、设备选择、进度安排、结果反馈等;在实施模块主要是依据具体工作计划执行学习训练方案,如学习方法、实施过程阶段检查等;在检查模块主要以专业小组自查为依据,通过预期计划方案与实际实施结果的比较分析,对项目完成率、计划合理程度、系统安装质量、参数设定适用度、电路设计正确性等进行逐一评测。并以评分表格的形式进行详细记录。

  在决策模块,主要依据实施方案预期运行情况,组织各小组学生进行审定沟通。并引導专业学生进行信息交互;在评估模块,变频器课程教学人员需要组织专业学生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性评估,并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的方式,组织专业学生进行工作过程经验分享,并对具体工作结果进行分析论证[3]。

  (四)加强校企合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专业学生基础职业操作技能,变频器课程教学人员可根据专业市场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对变频器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方案进行优化设置。在现阶段生产加工制造行业,其内部人才架构主要包括管理人员、设计开发人员、生产线操作及维护管理人员、销售及售后服务人员等。其中生产线操作人才及维护管理人员占总员工人数的65%以上。据此,变频器课程教育教学人员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过程中,可将技术课程人才划分为操作技能型、工程应用型、技术操作型几个模块。根据具体岗位需求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基于变频器课程涉及内容较多特点,课程教学人员可与学校教育部门沟通,加强对应专业岗位实习输入,在具体企业工作环境中组织实践学习。通过组织专业学生担任具体的岗位,帮助专业学生将分散专业知识进行整合重构,最终形成系统规范的实践思维模式,适应企业不断发展的需求。

  三、变频器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应用效果

  首先,基于实践教学的变频器课程教学方式,主要以专业学生学习兴趣为教育教学工作入手点。在整体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专业学生脑、手同步发展。不仅可以培养专业学生动手习惯及创新思维能力,而且有效地激发了专业学生在变频器课程学习方面的潜能[4]。

  其次,基于实践教学变频器课程应用,将专业学生作为整体课程教学的中心。通过具体实践情境中课程教育教学人员与课程学习人员的信息互动,有效地提高了专业学生独立咨询、自我制定计划及实施的能力。

  最后,在专业学生自我动手实践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方式的加强,可将企业变频器调速技术岗位与专业课程教学进行了紧密结合。从而在提高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及岗位适应能力,为专业学生后续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总结

  综上所述,变频器课程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在实际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变频器课程教学人员应从理论层面、技能层面对专业课程实际教学效果进行全面分析。据此设置增强的变频器课程实践教育改革目标,采用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结合教育教学内容的优化建设,可为变频器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林向华.《变频器应用技术》课程的改革及实践[J].科技视界,2015(7):56-56.

  [2]钱海月.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变频器控制技术》课程改革实践方案[J].环球市场,2017(5):83-83.

  [3]欧阳志红.基于企业需求的高职《变频器技术与应用》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考试周刊,2015(68):211-212.

  [4]姚利娜,梁占红.变频器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科学技术创新,2014(4):49-49.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