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军官职业化背景下军官岗位任职资格概述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4149
董振宝 张学礼

  摘 要:在我军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大背景下,健全完善我军军官岗位任职资格体系,优化与军队职能任务需求相适应的岗位要求,做到人岗匹配,是建设我军“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军官队伍,实现强军目标的战略性要求。

  关键词:军官职业化;军官岗位;任职资格

  当今世界随着军事革命的不断发展,战斗的方式向信息化不断转变,战斗样式也逐渐向联合作战发展,战争的胜负对军官的个人军事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军官职业化背景下军官的任职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技能,是部队人岗匹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适应未来战争的发展需要,对我军打赢现代信息化战争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业化背景

  习主席高度重视在强军兴军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指出“要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关系军队建设全局、关系未来战争胜负的大事来抓。”要“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重视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树立注重基层、注重实干、注重官兵公认的导向。”要“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科学设置干部的成长路径,让基层一线干部能够看到希望、有奔头,让那些真正有抱负、有才干、努力工作的人能脱颖而出,特别是要给基层一线成长起来的干部一个施展才干的空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以建立军官职业化制度为牵引,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军队干部制度体系。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强调,推进军衔主导的等级制度、军官职业化制度的改革。所谓军官职业化,就是围绕提高以打仗能力为核心的军事职业素养,按照专业化内在要求构建的一整套军官管理规则体系。其核心指向是建设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高素质军官队伍,为军官提供相对稳定的服役空间、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优厚优惠的待遇保障,根本目的就是以制度优势集聚社会优秀人才,并引导和保障军官集中全部心思和精力谋打仗、练打仗,提高完成军事任务的效率。

  由于历史发展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原因,使中国的军队正面临着职业化的问题。为了适应全球军队发展的趋势,与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相适应,赢得足够的军队发展空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推进军官职业化将是中国军队必须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中国军队推进军官职业化的目标是创造职业化的军队环境,培养职业化的军官干部队伍,从而增强军队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人民军队。

  推进职业化对于中国军队来说,首先就是要创造一个职业化的部队环境。什么是职业化的部队环境?我们认为,能力提升和价值提升是职业化部队环境的两个核心特征,军官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持续成长,增强个人核心竞争力,获得自身价值的增值。具体而言,职业化的部队环境主要表现在领导者职业化、通过各种管理机制促进军官职业化、职业化的军官等几个方面。在军队未来的发展中,最重要的是单位领导要转化为一个职业管理者,摒弃官本位的思想,自觉按照职业化的要求进行部队管理,不遗余力地在军营内营造职业化的部队氛围。部队真正的职业化要落实到军官的具体行为上,它是军官职业化的全面体现。如何把危机意识传递到每一名军官身上,是军官职业化的重要一环,因此,军官职业化要解决基层军官的压力和动力问题。压力就是要按职业化的要求进行竞争淘汰,动力就是加强军官职业发展的激励机制,使职业化成为军官的内在需求。职业化并不是抹煞军官的个性,职业化要求军队根据每一名军官的个性特点与职业倾向来安排他的岗位,让他扮演合适的角色,充分尊重军官的个性。当然这并不排除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个人服从组织的需要。因此,职业化意味着要为军官设计符合其个性特点的军旅生涯,让军官在工作岗位上有成就感,能够创新,强调以人为本。

  二、我军军官职业化将带来的变化

  当前,中国军队正面临新一轮的编制体制改革,理解和预期中国军队今后一个时期的改革走向,为中国军队的体制机制和组织结构调整改革提供智力支持。

  军衔主导更加鲜明。建立军衔主导的等级制度,是军官职业化改革的基础。1988年实行新的军衔制,军委明确军官先按职务等级晋升,将来再过渡到军衔主导晋升。这次改革,将把军衔作为反映军官能力的主要标尺,基于军衔构建军官管理制度体系。通俗地说,就是以军衔等级为基石,系统设计和安排军官的服役年限、培训交流、选拔任用、待遇保障以及退役和安置等各项制度。通过确立军衔在军官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切实把能力导向打仗导向立起来。

  服役制度更加科学。目前,我军军官服役制度还有些不尽完善的地方,主要是军官更替速度过快,在基层一线历练不够扎实,有的刚培养成熟就退役了;重年龄轻年限,对自然增长的年龄卡得很严,致使不少军官“年龄恐慌”大于“本领恐慌”。职业化条件下,遵循军官能力生长释放规律,合理调控军官发展节奏,军官服役呈现“前慢后快中间稳”的特点:初级军官,放缓晋升节奏,相对均衡发展,保证扎实“蹲苗”;中级军官,给予较大服役空间,充分释放能力,提高使用效益;高级军官,加快流动,增强活力。同时,强化年限、淡化年龄在军官服役特别是晋升发展中的调节作用,引导和保障军官长期干、好好干。

  发展路径更加清晰。军官职业化核心是专业化,前提是专业化分类,关键是专业化培养。我军军官目前主要按照职务性质分为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和专业技术5类,相对比较粗放。各类军官的选拔任用、培训交流等,也没有从制度上作出严格的边界限制。推进军官职业化,將突出专业属性和作战要求健全完善军官分类体系,在此基础上分类设置军官职业发展路径,系统规范军官在哪个领域发展,什么时候该入校培训、交流任职,具备什么经历能够走到什么位置,什么情况下需要退役等,为组织培养军官、军官自我提高提供清晰指引,提高人才培养使用效益。

  任职资格更加严格。建立和实行严格的任职资格制度,把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条件资格化、要素化、刚性化,确保军官上任即胜任。特别是现代战争是体系的对抗,任何一个岗位出现素质短板,都会影响整个体系的作战能力。我军2015年出台作战部队指挥军官任职资格规定,从任职年限、任职经历、专业资质、培训经历、文化程度、身心素质等方面,对作战部队指挥军官任职资格作出规范。下步将逐步推开、覆盖所有单位每个岗位,作为军官选拔配备的基本依据,真正做到岗位取人、事业取人。

  三、军官岗位任职资格概述

  岗位任职资格,军官的任职资格是担任军官职务必须具备的资格条件,包括任职年限、任职经历、专业资质、任职培训、文化程度、身心素质和考评结果。任职资格管理是为了实现军队战略目标,根据党中央、习主席、中央军委的要求,对军官的能力,包括知识、经验、技能要求和工作行为实施系统的管理。与传统概念相比,任职资格管理将军官的行为管理与专业知识和技能相提并论,同时纳入军官能力管理的范畴,极大地丰富了人员管理的内涵。任职资格管理更加关注工作的过程,强调军官工作行为的管理,强调“正确地做事情”的重要性。

  任职资格管理的目标是建立动态的军官职业发展机制,培训职业化的军官队伍,也就是通过任职资格管理可以推进军官职业化进程。军官岗位任职资格管理系统是沿着“开辟职业发展通道----设计职业发展里程碑----确定职业发展起始点----明确职业发展规划----实施职业发展激励”这样的思路建立起来的。

  首先,要开辟职业发展通道。也就是要深入分析强军战略对人才的要求,运用职种划分方法,明确职业化的军队需要哪些类别的专业人才,为每类专业军官建立一个发展通道,为军官选择合适的专业发展方向创造条件。

  其次,要设计出职业里程碑,制定军官岗位任职资格标准。要把各类专业人员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标识出来,并将各个阶段的知识要求、能力特征和行为特征等描述出来,形成不同等级的任职资格标准。一方面军官理解了任职资格标准,也就清楚了自己职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是什么,可以起到导向作用;另一方面,任职资格标准将作为鉴别某个员工专业能力成长到哪个阶段的依据。因此,任职资格标准本质上是要准确反映军官的成长规律,是军官职业发展通道上的一个个里程碑。既能够指引军官成长方向,又能衡量军官的成长程度。

  在设计好军官职业发展通道的情况下,通道上的里程碑作为发展方向指引,接下来要确定同一职种的现任职军官的职业生涯起点,也就是进行任职资格定级,确定每个现任军官的任职资格初始等级。至此,军官就可以在自己选定的职业通道上“跑起来”。在跑的过程中要遵循什么样的游戏规则,才能保证公平公正呢?这就需要明确职业发展规则,也就是员工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什么情况下任职资格等级可能会降下来,相应地,薪酬将做什么样的调整等等。在这里,军官培训与绩效考核是两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从军官培训方面来说,根据不同等级任职资格标准的要求,军队可以设计不同等级的培训课程并规定不同任职资格等级需要通过哪些课程的培训与考核,军官的任职资格调整要依据课程培训考核结果。从绩效考核方面来说,一旦军官任职资格等级确定下来,考核部门对同一岗位的不同任职资格等级的军官考核标准应该有所区别,军官绩效考核结果也是任职资格调整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总政治部.习近平關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选编[M].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编印,2014,96.

  [2]解放军报,2016年12月06日.

  [3]易比一.人力资本视角下指挥军官岗位资格与成长路径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2015.

  [4]彭剑锋,饶征,彭青峰,彭剑茹等.任职资格与职业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3-34.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