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的扶贫问题依然非常艰巨,本文以鞍山市为例,对其精准扶贫现状进行了剖析,阐述了产生贫困问题的依据,并从政府政策、企业社会责任及个人发展角度阐明了相关解决措施,希望能为鞍山打赢脱贫攻坚战献计献策。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精准扶贫;企业社会责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发展新常態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整体发展速度放缓等。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失业人口增多,增加了扶贫压力。经济发展新常态使鞍山市的扶贫工作进入了新时期,对扶贫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一、经济新常态下鞍山市精准扶贫现状分析
近几年,如何在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下顺利且有效的开展“精准扶贫”已经成为了各省市关注的热点。新常态下的地方经济发展对于部分贫困区域与相对落后人群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其中,辽宁省鞍山市近几年紧紧围绕脱贫攻坚总目标,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落实扶持政策,精准精细地开展着各项脱贫攻坚的工作。在此期间,为提高扶贫精准化力度,鞍山市制订出包括易地搬迁“挪穷窝”、提升素质“拔穷根”、政策兜底“保生活”等个性化的精准脱贫方案,特别是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创新性地把产业脱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战略。多次超额完成计划年度脱贫指标,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主要集中为人财物等各项资源为尽快完成脱贫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一)建设扶贫队伍,选配扶贫骨干。
市委、市政府重视扶贫队伍的建设,将市扶贫办进行升级,增人增岗增编加强扶贫工作机构建设,为台安、岫岩两县安排专门负责扶贫工作的人员。坚持上级领导带动下级领导,党员干部联系贫困户群众,实现帮扶多层次、全覆盖。
(二)加大资金投入,落实扶贫保险。
鞍山市从产业发展、公共服务、金融扶贫等各方面在省内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脱贫攻坚的若干政策》。政策中明确了关于设立扶贫信贷风险基金以及为贫困户和帮带经营主体贷款提供担保等条例,还设立了脱贫专项资金作为脱贫补助,并逐年加大扶贫资金的下拨。同时,协调落实帮扶台安、岫岩两县一帮三年的扶贫资金。按照省扶贫办的要求,鞍山市和台安、岫岩与保险公司签订了扶贫保险合作协议,政府出资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购买了扶贫保险。
(三)实施脱贫工程。
分别在就业、医疗救助、教育资助、危房改造和移民搬迁、低保兜底、生态补偿方面实施“六个一批”专项保障工程,同时大力推进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五大县域经济发展工程。
鞍山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的进展,但是从鞍山市目前的发展形势看,扶贫任务还是很艰巨,精准扶贫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二、鞍山市经济新常态下的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一)对贫困户的识别辨识度不高
准确的识别贫困户并对其进行帮扶,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政府对贫困户识别的局限性,无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一些特殊贫困家庭无法做到准确识别
(二)政府部门对扶贫政策的监管力度不足
政府对发放给各基层主管部门的扶贫资金的用途监管不到位,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按需发放,未专款专用,导致扶贫资金用途不透明。
(三)贫困村缺乏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
有的贫困村基础条件较差,桥梁道路年久失修,出行不便。一部分贫困村也存在水源污染和灌溉设施不完备的问题。除此之外电网设施也严重老化,电压不稳定,尤其是鞍山市岫岩县的山城村,由于村里电网设备年久失修,供电安全和稳定性得不到保障。一些坐落于大山或偏远地区的贫困村,信号塔覆盖不到,信号时有时无。以上这些原因直接导致贫困区域与外界沟通联系较少。
(四)贫困户自身受教育程度不高
由于教育水平有限,导致贫困户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只能从事一些基本的体力劳作,收入渠道狭窄。对政府提供的一些新型养殖、种植技术帮扶接受能力有限,造成政府的一些扶贫政策不能很好的落实。
(五)企业没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部分帮扶企业钻扶贫政策的漏洞,只考虑自身利益,对扶贫工作浮于表面,形式单一没有实质的帮助,只是提供简单的财物帮扶,无法很好的为其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即使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也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进而无法实现经济新常态下的技术脱贫。
三、政策建议
本文前面已针对鞍山市精准扶贫政策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现提出解决方案如下:
(一)鞍山市政府应加强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执行力度
鞍山市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符合本地区的贫困户鉴定标准,完善贫困户数据库。
鞍山市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统一管理,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相关职责,加强对扶贫资金运用的监管力度,达到专款专用,健全监管体制机制,使精准扶贫政策更透明有效。
鞍山市政府部门应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保证交通、水、电、通讯畅通,为其提高自身发展提供保证,加大贫困地区与外界的交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鞍山的企业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企业也是精准扶贫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鞍山的企业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进行帮扶,一是通过吸纳人员就业,实现互利互惠,;二是通过为贫困地区捐款、捐物等直接方式来进行扶贫救助。企业在帮助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提高了企业形象和声誉,形成企业的隐形财富,为企业在社会立足,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鞍山市应健全教育体系,加强贫困居民自身素质建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灌输式”的帮扶并不利于贫困居民个人自身发展,只会养成等待帮扶坐吃山空的坏习惯。鞍山市应加大对贫困地区科教水平的提高,建立科学完善的教育体制,增强贫困地区人民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自强意识,在政府和社会的帮助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晓静.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精准扶贫对策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7):20.
[2]张俊亮.经济新常态下精准扶贫现状、困境及改进路径探索——以河南省A市为例[J].农家参谋,2018(12):273.
[3]陈智武.当前我国农村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思考[J].金融经济,2018(10):24-25.
[4]曾惠芬.经济新常态下“精准扶贫”的推进策略[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05):122-123.
[5]于诗琦,郑炜,李晓峰,何苗,韩露,白璐,唐健,孙亮,童阿木.鞍山市如何做好精准扶贫工作[J].中外企业家,2017(29):185+18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