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广播电视写作》作为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新闻敏感性。随着时代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出现了诸多的困境,课程改革迫在眉睫。通过合理分配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课时,情境教学,承接项目,为学生搭建一个作品发表品台,不失为一次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广播电视写作;教学改革
《广播电视写作》是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它的曾用名为《新闻写作》。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主要是为了适应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改革和时代的发展。在课程名称上新闻两字被广播电视取而代之,意在强调写作的载体已经由传统的报纸转移到了较为现代的广播和电视。作为地方的应用型高校,核心新闻写作能力的培养,新闻敏感性的提升仍然是这一门课程的基础和核心。只有夯实了基础,广播电视学的学生才可以在高速变动的信息社会中有应对的资本。大众传媒不断地更迭换代,95后新一代大学生的涌入,《广播电视写作》的教学环境迎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适应的95后学生的需求了,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一、《广播电视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阅读习惯的改变
1996年至2010年的14年时间,是中国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14年里,不论是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抑或是其他专业的大学生,看新闻了解时事是当时盛行的风潮。但是很快,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传统报业受到巨大沖击,日渐式微。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强势崛起,腾讯视频、优酷视频、b站等视频媒体的兴盛,在“微阅读”、“视频阅读”中成长起来的网络原住民——95后大学生,他们更注重在社交和娱乐、消费方面的需求,看新闻关注时事成了凤毛麟角之事。
虽然有一部分学生仍然葆有听广播新闻或看电视新闻的习惯,但是不论在电视新闻中还是广播新闻中,新闻写作都只是配角,并不突出。他们没有关注新闻的环境,更没有关注新闻的兴趣。对于需要通过长时间浸淫才能培养起来的新闻敏感性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二)脱离于实践的纯理论教学
新闻写作理论是基础,是新闻写作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新闻写作理论所涵盖的知识量大,欲把新闻写作的理念、写作要求、消息、通讯、特稿 、广播和电视媒体写作技能等理论向学生讲授清楚,必将占去绝大部分的学时。留给实践的学时,微乎其微。
不论是广播电视学专业还是《广播电视写作》课程效果,均自带应用属性。这就要求《广播电视写作》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将理论知识讲解清楚的层面上,还要更深一步地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的能力。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能力,只有反复实践一条路。而反复实践需要充足的时间。由于广播电视学专业课时压缩,《广播电视写作》只有48个课时。时间的冲突,往往导致了居后的实践教学被牺牲。这也成为《广播电视写作》教学中的一大隐忧。
(三)缺乏动力的实践教学
部分危机感较强的《广播电视写作》教师,通过缩减理论课程所占比例,留下了宝贵的时间开展实践教学,但教学效果却不理想。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则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缺乏足够的动力,二则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任务过重,难以轻装远行。
由于95后大学生阅读习惯的改变,使得他们本身对新闻缺乏兴趣。而且教师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辛苦所写的新闻,在反复改稿后,被束之高阁,让学生毫无成就感而言。长此以往,必将他们仅存的积极性消磨殆尽。
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能力,需要大量的实践。且由于《广播电视写作》课程中新闻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需要在老师反复修改中蜕变的过程,其艰难可想而知。单就新闻写作中消息这一文体写作能力的培养,就需要每个学生完成至少三篇不同题材的消息写作,而每篇消息至少需要任课教师认真逐字阅读修改两次以上,方可基本成型。而《广播电视写作》并没有分成小班授课,一个班少则20多人,多则40人,其中的教学任务量之大难以想象。教师只能勉励支撑,但长此以往,也必造成教师有心无力的局势。
二、习惯培养,提升新闻敏感性
由于学生阅读习惯的改变和需求重心的转移,导致学生缺乏关注新闻的习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广播电视写作》的环境,培养学生的“新闻鼻”。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学号,每次在开始上课之前占用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轮流分享最近的新闻事件。教师再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对学生所分享的新闻进行点评、分析、补充,保持学生跟新闻时事同步。
新闻敏感性的培养,需要学生对于新闻作品大量的阅读和积累。仅仅靠课堂上10分钟的时间,是完全不够的,所以要积极利用起第二课堂。“第二课堂”这个概念最早来自于在课堂教学之外开展的校内校外活动,是相对于学校传统常规教学的第一课堂而言的。要求学生单独准备一个较厚较大的笔记本,以周为单位,每周抄写三篇精选的新闻作品。在选择的过程中,学生必将阅读超过三篇以上的新闻作品。并且在抄写的过程中,学生将逐字逐句地感受到新闻语言的特性。并且用不同颜色的记号笔将所抄新闻作品中出彩的部分进行勾画,在文末对该篇新闻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论。为了保证抄写效果,教师必须在每周上课前对学生所抄写的新闻作品进行评阅,根据完成质量进行等级的划定。实践证明,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学生的“新闻鼻”有了明显的提升。
三、落实实践教学,引入情境教学
优化教学计划,增加《广播电视写作》的教学学时。由过去的48个学时,增加到64个学时,为《广播电视写作》的实践教学提供充分的课时保证。同时,教师合理分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将实践教学的比例控制在三分之一以上。在将实践教学落地的同时,引入情境教学模式,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情景教学法是由布朗·科兰和杜古德于 1989,在《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中提出他们认为:“知识的价值只能在生产和应用的背景下体现出来,而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知识永远不能孤立于它所处的环境而独立存在。”
在新闻消息写作教学部分,可以待理论讲解完成之后,展开实践教学。教师可以跟当地报社的记者沟通,提前取得当地的新闻线索。如会议新闻线索,在会议召开当天,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带领学生采写会议消息。然后再根据业界媒体记者针对此会议的报道与学生所完成作业进行分析,比对,提出修改建议,再定稿。切切实实地让学生掌握会议消息写作的能力。
在特稿写作教学上,根据学生的阅读习惯,在学期一开始向学生推荐优秀的特稿类微信公众号,让他们熟悉特稿这一文体,感受特稿的魅力。在特稿理论讲解完成之后,展开实践教学。带领学生深入到社会上的不同阶层,如棒棒军、黑色摩的哥、盲人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采访,最后单独撰稿。
四、PBL模式引入,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基于项目的学习”即 Project-based Learning, 简称 PBL。PBL 最早是在西方盛行的一种探究性学习模式。 95后大学生个性突出,更喜欢站在台前,享受别人的关注。如果将他们辛苦完成的作品束之高阁,他们难以获得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理论由社会学习论创始人班杜拉于提出,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影响自己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的自我知觉, 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结果。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主要依赖于行为的成败经验、情绪的唤起等影响。 提高学生在新闻写作上的自我效能感,则需要任课教师为学生实践作品搭建一个可以公开发表的平台。最理想的平台是能让学生作品在地方报纸上发表。但是地方报纸对时效要求高,能提供的机会少,并不适用于20人以上的班级实践教学。每所高校都有官方的新闻中心,实际上对新闻的需求是很大的。但是由于编制人数少,常常无法满足新闻宣传的需要。如果能将高校新闻中心的大部分任务承接过来,学生的作品就不愁没有发表的平台。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根据新闻中心提前一周的工作安排,将新闻任务进行细分发布在微信平台,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兴趣进行抢单,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作品,任课教师一审,修改,新闻中心负责人二审,修改,定稿,发布。
关注学校新闻的都是本校的同学,来自同辈人甚至师长的关注,将为新闻专业的学生提供较大的自我效能感,从而真正爱上新闻写作。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作品经过任课教师和新闻中心负责人的双重修改,既减轻了教师的课业负担,也优化了学生作品的质量,一举三得。
五、总结
综上,《广播电视写作》课程改革,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肯定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还需要通过今后的实践和理论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去完善它。让《广播电视写作》这门课程真正成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上的一个有力的核心武器,并且支持他们在新闻的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獻:
[1]余习惠.新闻写作过程中的情景创设.湖南科技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6-4.
[2]赵富春 吴鼎名.“自我效能感”与“交际教学法”.南京航空航天外国语大学.
[3]缪小春等. 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2-87,113-162.
[4]郭莉,李兴德,邵国平.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在研究生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技术导刊,2007,(2):9-11.
[5]李吉林.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