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杀是人类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同时,自杀也已成为军队非战斗减员的重要原因,本文就有关军人自杀危险因素、自杀行为的评估与干预进行了初步总结。
关键词:军人;自杀;危险因素;预防
一、自杀概念及分类
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自杀是自发完成的、故意的行动后果,行为者本人完全了解或期望这一行动的致死性后果。心理学家认为自杀行为包括自杀意念、自杀企图和自杀成功。自杀行为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往往由于情绪郁积,形成自杀倾向,然后再加上直接动机导致自杀。自杀分类较复杂,亦无统一标准。主要有:利他型自杀,指在社会习俗或群体压力下,或为追求某种目标而自杀,以往在军队里这类自杀较多;自我型自杀,与利他型自杀相反,它是指因个人失去社会之约束与联系,对身处的社会和群体毫不关心,孤独而自杀;失调型自杀,是指个人与社会固有的关系被破坏,令人不知所措、难以控制而自杀。其他还有诸如宿命型自杀、传染型自杀等。
二、軍人自杀的危险因素
自杀的危险因素可以分为远期和近期因素。远期危险因素使得对自杀具有易感性,近期因素则更加具有即时性,往往对自杀行为的具有直接促发作用,近期因素是建立在远期因素基础上的。
(一)远期危险因素
1.年龄和性别:年龄是军人自杀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在15~24岁的人群中,自杀是前三位主要死因,而军人大部分处于这个年龄段,相关数据表明美军20~24岁退役老兵的自杀率达到同龄段美国人的4倍多。性别也与自杀有很高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男性的自杀率明显高于女性,自杀危险性也远远高于女性,男性自杀死亡率是女性的4倍。
2.遗传因素: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自杀行为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家族中有过自杀史的,往往会有更高的自杀风险。一项双生子研究表明,同卵双生子都有过自杀行为的一致率显著高于异卵双生子的,这暗示基因在对自杀行为的影响中,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精神障碍:精神障碍是军人自杀行为最普遍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超过90%的自杀者都患有精神疾病。精神病学诊断是军人自杀危险最强的预测因子,患有分裂症的军人自杀危险性最高。军人中重性抑郁、人格障碍、焦虑障碍、PTSD等患者都具有较强的自杀倾向性。
4.物质依赖:物质依赖对自杀危险性具有很强的预测性。军人中有酒精和药物依赖、吸毒史者,其自杀的危险性相对较高。在年轻人中,自杀行为和物质滥用、物质依赖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军队中的服役人员大多是年轻人,正因如此,物质依赖和滥用才成为军人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
5.战争暴露经历:战争暴露经历也是军人自杀行为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战争暴露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与自杀危险性正向相关。有过战争经历的军人,有更高的风险患上精神障碍,也更容易形成酒精和药物的依赖、滥用,从而增加了自杀的风险性。
6.人格因素:人格因素的某些方面对自杀行为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攻击性和冲动性是影响自杀行为的主要人格方面的因素,研究表明,攻击性、冲动性较高的人更有可能发生自杀行为,反社会性行为是自杀较理想的预测因素。
7.文化因素:不同的文化观念,对自杀的态度也不同。有些情况下,自杀被视为爱国的表现,即所谓的利他型自杀。如日本军人的“武士道”精神。在某些宗教信仰的宿命论影响下而发生的宿命型自杀,认为通过自杀能圆满自己的宿命。这些表明,不同的文化信仰会影响对待自杀的态度,成为自杀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
(二)近期危险因素
1.社会和家庭关系:社会和家庭关系的破裂和不圆满是诱发自杀行为的近期因素。由于社会关系的不和谐,使得能够得到的社会支持很少,准自杀者往往就因为缺少心理上的支持,既得不到爱也很少有机会给人以爱,便可能采取自杀行为来结束内心的孤独与痛苦。近期家庭关系的破裂能够很强地预测自杀行为,研究表明,离婚、家庭矛盾升级等都会直接导致自杀意念的产生,甚至是自杀行为的付诸实际。
2.部署调动:近期的部署调动会引发多方面的问题,比如人际和环境的不适应、心理问题,还会导致物质滥用的发生,进而影响自杀的风险增加。调动部署会导致攻击行为和酒精滥用的增加,调动部署后军人的抑郁水平、焦虑水平、物质依赖水平都会提升。
3.被虐待:军队中的虐待是导致军人自杀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诱发因素。研究表明,在有些自杀死亡军人自杀之前的一段时间内,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虐待。
4.心理压力:心理压力的积聚是诱发军人自杀行为的重要因素。心理压力来源于多方面,既可能是源于工作方面,也可能是源于家庭方面,甚至可能是由于社会关系的不和谐而产生的心理负担等。
5.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不仅会大大增加军人自杀的风险,而且往往是自杀的前兆。睡眠缺乏与一系列的心理和身体状况不良有关,包括增加抑郁、自杀意外事故和伤害等。
6.急性酒精中毒:急性酒精中毒是一个显著的近期危险因素,而且往往与冲动自杀相关,而不是与计划性自杀相关。大量饮酒能够加强攻击性,还包括自我攻击,同时能够减少犹豫和自杀实施过程中的痛苦。
三、军人自杀行为的评估
研究自杀的危险因素目的在于对自杀危险性的评估,评估的目的在于更好地预防。评估时应有所侧重,重点评估自杀意愿的强烈程度、自杀的原因和动机、自杀者的可利用资源以及自杀的基本线索。评估自杀意愿的强烈程度,可以从个体的认知、情绪、行为三个当面进行判断,在认知上是否有强烈的自杀意念、想法,在情绪上是否有不安、焦虑、压抑的表现,在行为上是否有明显的自杀预备行为等;自杀的原因和动机,可以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考虑,前者主要有前述的人格特征、战争经历、文化信仰以及精神状态、睡眠障碍、物质依赖等,后者包括家族自杀史、调动部署情况、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和家庭关系等;评估自杀者可利用资源,主要是确定其可以获得的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等对于自杀预防有利的资源;发现自杀的基本线索对于预防自杀至关重要,评估对象出现如下情况时要更加警惕自杀的可能性:(1)近期有自伤自残行为者;(2)有消极悲观情绪而回避自杀讨论者;(3)人际关系紧张且缺少社会支持者;(4)近期出现嗜酒、吸毒等不良行为者;(5)有精神病性症状者。
四、军人自杀行为的干预与预防
军人自杀的干预与预防应坚持及时、有效的原则,在实际运用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降低寻求心理帮助耻辱感。首先,要普及自杀早期征兆知识,提高军人对自杀危险因素的识别能力;其次,要改变大家对心理问题尤其是自杀观念的认识和看法,降低大家寻求心理帮助的耻辱感;还要改变大家对出现问题的战友的态度,要鼓励和支持有自杀危险的战友寻求专业帮助的治疗。
2.降低或减少危险因素。针对有精神问题的个体,要及时进行专业的心理调适、咨询和治疗。提高官兵睡眠质量,避免因睡眠不足而引发一系列身体和心理不良状况。及时对物质滥用和依赖者提供必要的措施进行治疗。
3.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获得社会支持的基础,作为军队的主官或心理服务人员,应经常了解官兵人际关系的发展情况,针对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的个体应及时提供帮助,使其能够发展更好的人际关系,获取更多的社会支持,让其相信当陷入困境时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
4.提高心理韧性。提高官兵的心理韧性便能够提高他们调用保护性资源应对不利情境的能力,从而降低自杀危险因素的影响。促进官兵心理韧性潜能的实现关键在于培养其积极的韧性特质、建立良好的家庭及外部环境支持系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