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中,有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形象,她就是曾以“造人”、“补天”而被尊崇为女神的女媧。女娲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女娲文化因此成为史前文明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成为已经开展多年的中国史前文明探源的重要研究对象。《楚辞·天问》、《礼记》、《山海经·大荒西经》、《淮南子·览冥训》等史料都有关于女娲的记载,其衍生文化在当代社会也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一是有突出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是传承华夏文明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史料;二是具有实现民族大融合、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三是充实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促进文化交流;四是体现了奇特的民间、民俗文化现象,对人生礼仪,人类生存,文化传承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力。
关键词:人首蛇身;黄土造人;炼石补天
一、女娲的形象
女娲是中国历史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地位及其崇高的女性。相传她是伏羲的妹妹,曾抟土造人,制嫁娶之礼,造化世上生灵万物,并在洪水到来之时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可以说,女娲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
笔者对于女娲这个形象的接触,印象最深刻的是1995年7月,中国台湾大宇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发型的单机游戏《仙剑奇侠传》里,所提到的关于女娲一族的设定。游戏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赵灵儿(女主角)身上长出鳞片,显出蛇形,不得已离开李逍遥(男主角)。之前觉得很有可能是游戏公司为了玩家的游戏体验而进行的杜撰,其实不然。人首蛇身,正是女娲的本来面貌。《史记·补三皇本纪》中就提到:“女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代宓栖立,号曰?女”(至于赵灵儿姓赵恐怕才是杜撰);王逸在为《楚辞·天问》中“女娲有体,孰制匠之”一句作注时,提到“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王延寿《鲁灵光殿试》亦云“伏羲鳞身,女娲蛇躯”,以及《列子·黄帝篇》言女娲氏蛇身人面,曹植《女娲画赞》云伏羲女娲“人首蛇形”,等等。
诚然,女娲作为一个女神形象在当时母系氏族社会中出现,原始先民在对她的崇拜基础上更应加以美化,可恰恰相反,女娲却被塑造成一个人首蛇身,甚至有些类似希腊神话中美杜莎的妖怪形象,原因何在呢?我认为,这在女娲与洪水的对抗中能略见一二。
对于生活在远古时代的氏族部落,都会有自己的首领,而女娲就是这样的首领之一,也是被当时和后来的人们神话了的人。有意思的是,在她被神话的过程中,龙在其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女娲曾以① “乘雪车、服驾应龙,骖青虬”的方式出场,“前白螭,后奔蛇,浮游逍遥”;并“断鳌足以立四极”,“积芦灰以止淫水”,“杀黑龙以济冀州”。前处的雷车即为龙车,应龙,为生有双翅的飞龙;青虬、白螭也都是龙属。且能够斩杀恶龙的人,必然具备更胜于龙的神性和功力。由此看来,虽然这段神话没有明言,但种种迹象已经暗示出女娲也是一条龙,而且是功力极强的善龙。
从自然界的角度,蛇的形态正是龙最重要的也是最主要的集合对象。观其形象,蛇与龙都有悠长婉转的身躯,层层覆盖的鳞片;查其内涵,蛇与龙都有蜕皮新生的生命形态。民间一度认为蛇就是小龙,龙也正是蛇的升级版,二者可以相互转换。学者们常把汉代石像、唐代绢画上的长尾支缠的伏羲女娲图,既称“蛇身像”,也称“龙身像”。
那么,将女娲以龙相称有何意义呢?
龙是古人对自然界中的诸多动物和天象多元的产物,是神秘的强大的自然力的代表和形象化。将女娲以龙的形态呈现,意味着在古人的心目中,这位始祖应该具有和龙相似或相同的神性和神力,从而执雷携电、呼风唤雨、疏江导河、止涝放霁,支配自然力,改善自然力。而在女娲因称龙,比龙而神性大增;龙因被女娲所比称,而具有人的气息,进而以象征物的面目融入华夏人的祖先崇拜,同时,伏羲与女娲结婚的传说,造就和繁衍了古老的东方民族。人祖即龙祖,祖先为龙,子孙后代不是龙的传人,还能是什么?这样,中华民族从古到今的“龙的传人”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了。
二、女娲的丰功伟绩
(一)创造人类
《说文解字》在对“娲”这个字进行解读的时候,便明确表示其意为:古之神圣女,化(即孕育)万物者。而在《太平预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中,也从神话的角度阐明了这一点:“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意思是上古时候,盘古从混沌中开辟了天地,却没有造人。而女娲取了一些黄土,掺些清水,然后用水照着自己的形象捏了一些小人。但大地毕竟太大了,女娲感到非常疲倦,于是拿起一根绳子,伸到泥浆里去,然后挥动绳子,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更多的人。
而既然大地上已经诞生了人类,那么繁衍生息就是很自然的事情。在上古原始社会,很多男女在郊外进行交欢,并以歌声交流情感,从而达到繁衍后代的目的,所以音乐就成为两性之间沟通的最佳媒介,这一点在《诗经》中多有反应。于是,母系氏族的人民自然而然地把这个功劳交给了女娲,便有了女娲造笙簧之说。关于这一点的记载,古籍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如《世本·作篇》(清代张澍粹集补注本)里提到:“女娲,太昊氏之女弟……制笙簧。笙,生也,象物贯地而生,以匏(葫芦)为之,其中空而受簧也。”《帝王世纪》则写明:“女娲氏,风姓,承疱羲制度,始作笙簧。”《唐乐志》:“女娲作笙簧,列管于匏上,纳簧其中。”到了明代周游的《开辟演义》里,也出现了女娲“作笙簧以通殊风,制管,以一天下之音,用五十弦以抑其情,而乐乃和洽”的说法。这里不仅继承了前史书关于笙簧的记载,还表明是由女娲完成了婚姻媒妁的嫁娶制度,得到万民拥戴,尊为神媒,并天下太平。笙簧在男女欢会于郊外时进行吹奏,给情人们增添愉悦,激起心中的波澜,从而达到男女交媾,繁衍后代的目的。
由此可见,女娲发明笙簧的神话,有一定的现实基础,符合当时人民对于繁衍需求的生理和社会现象,也印证了他们与自然搏斗和繁衍生存的历史。
至于笙簧本身,也成为我国最古老的乐器。迄今最早的实物,由曾侯乙墓出土,历代诗人,文人,君子等也多以吹笙作凤凰鸣,希望得道成仙。其中清代王毂的《吹笙引》云:
娲皇娲皇遗音寄玉笙,双成传得何凄清。丹穴娇雏七十只,一时飞上秋天鸣。水泉迸泻急相续,一束宫商裂寒玉。旖旎香风绕指生,千声妙尽神仙曲。曲终满席悄无语,巫山冷碧愁云雨。这句首的“娲皇遗音寄玉笙”,便充分反映了女娲制笙簧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深远影响。
(二)守护子民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这是《淮南子·览冥训》里记载的关于女娲补天的神话。
多年来关于此类神话的研究不断涌现,不少学者都认为它的起源应是远古时期一次影响深远的灾害。山西社会科学院孟繁仁认为,“这是远古时期地球上一场巨大的地质变化”②。他依据女娲补天遗迹分布的地理位置,认为这一事件应发生在山西黄土高奈一带。中南民族大学罗漫学者也提出③,这是一则典型的以祸石为主,兼容其他天文、地质、气象、地理现象的事件,即一次陨石撞击。而从《淮南子》原文的分析,冀州应为古代河北省一代,即这一段是描述了灾害平息之后河北平原的景象。当时人类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对抗天灾人祸,便将希望寄托于神灵。④
“至高神或神圣英雄等往往在此时出现,负担起整顿宇宙秩序或再造乾坤的任务,他们在神话和信仰中的伟大业绩和崇高地位往往与此相关。”对于当时正处于母系社会的人们来说,女娲大神无疑是最佳的人选。因此,女娲的补天,实际上就是修复被严重破坏了的宇宙,并清除破坏宇宙的罪人,使之从混沌、紊乱状态中重新回复到正常的秩序中去。能够证明此观点的还有一个细节,那就是女娲为什么单单要用五色石而不用草木等其他材质补天?因为当时原始人类无法解释自然现象:五彩的云霞,雨后的彩虹,变幻的极光……他们可以认为是女娲补天所用的石头发出的光芒,这样既凸显了女娲的神力,也使他们本身的崇拜心理得到满足。
三、女娲故里探寻
在当代社会,文化作为一个地区的对外宣传名片,能提高其形象和知名度,由此衍生出一种经济资源。在文化旅游兴起的大潮下,各地都涌现了对共通的文化资源表示出异乎寻常的兴趣,都试图通过宣传和寻找佐证来证明自己与该文化的“亲缘性”。就“女娲故里”这个问题来说,目前全国有以下几个地区较为著名:
1.河北省涉县。宣传起步早,现在已被命名为“中国女娲文化之乡”,并入选了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甘肃省天木秦安县陇城镇。传统说法上的“女娲故里”,历史较悠久。镇南有座女娲庙,庙内供有女娲塑像。离镇不远的山上有一古老山洞,相传是女娲栖居过的洞穴,叫女娲洞。这一代流传着女娲氏姓风,出生风沟,长于风台,葬于风茔的说法(风沟、风台,风茔均为当地地名)。山西省晋城泽州。宣传较弱,仅建有“华夏女娲文化园”。
3.河南省周口西華。有个女娲捏土造人的女娲城。
4.山西省平利市。2004年考古学家在当地女娲庙发现了“三碑”⑤。
总之,女娲的故事,是说不完也道不尽的,也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究。也许很多人会
逐渐遗忘女娲这个伟大而神圣的名字,但在我的心中,这美好的神话传说将会永远停驻。
注释:
① 郭锡良等《古代汉语》,天津教育出版社.
②王若柏.谢觉民,《光明日报》.
③《安康晚报》,2006.7.17.
④杨利慧.《女娲的神话与信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⑤分别是清咸丰三年(1853年)圣旨钦命刊立的“中皇山女皇氏圣皇之墓”墓碑、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立“中皇山碑文”石碣、光绪十二年(1886年)立“女娲山道路工程纪事碑”。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