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现代英语教学中,主动句与被动句的使用颇为频繁,同时,熟练掌握这些句式的应用,对于学生学习水平以及英语这门语言的运用能力的提升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对母语非英语人士而言,在实际学习中会对其语言文化存在疑惑性,同时这种疑惑性也会出现在其英文这一语言的应用过程中,导致语句的运用存在问题。因此,本文主要从被动与主动角度对英汉语言文化差异性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旨在為相关教育研究人员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借鉴,并从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中找到相同之处,提高英语学习者语句应用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关键词:被动;主动角度;英汉语言;文化差异
现阶段,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已经逐渐成为了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门学科,但其仍然无法脱离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影响,再加上一些英语教师对英语句式教学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并不具备良好的英语句式运用能力。同时,在写作与语法的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性。究其缘由,其一是在于英语并非母语,因此使英语学习者在学习时较多的会以一种固定的模式去应用语法,导致英语成绩普遍较差,无法用英语进行一个正常的沟通;其二是文化间的差异性,英美等西方国家较多使用被动句与倒装句,而在我国文化中,则常使用主动句来表达需求。对此,通过从被动与主动角度的分析来寻求英汉语言文化差异性,并从中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来提高英语学习人员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对相关文化的研究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英汉语言的基本特点与差异
(一)英汉文化的特点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应用频率及适用场合越来越多,甚至一些英语非母语国家的人民也会在日常沟通中融入一些英语词语。但是,对于一些看似根本没有意义的英语翻译,会使得欧美人士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语言行为,甚至是对其文化的一种不尊重,严重时还会出现一种错误的认知与看法[1]。而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便是中西文化差异,因所生活的文化、环境、法律,甚至于气候的不同,都会导致两个国家的国民在进行交往时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以中国为例,我国在进行语言交流时,多会以一种委婉的语气来将主题引出来,以便他人接受。而以英语为母语的欧美国家,则习惯于直抒胸臆,在进行交谈时就将自己的意向与看法说出来,然后再与他人详细讨论谈话目的、计划以及规划,这种谈话的方式较为严密,逻辑清晰。同时,欧美人相较于我国人民而言,表达观点明确,不易改变。但这种不同的文化所造就的语言方式,便使得我国英语学习者在学习后,无法有效的将英语应用于合适的语境中,更无法与欧美人进行更好的沟通。
(二)被动句式应用特点
被动语态在英语里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英语使用被动式,常常是为了表示某种客观、间接和非人称的口气,以迎合某些表达需求。与此同时,利用被动句式来将所要讨论的内容融入其中,使整个谈话开门见山,能使其沟通者尽快了解谈话的主要内容,从而让整个谈话内容更加真实、有效,且客观。
与英语相比,汉语被动式的应用受到了限制。王力曾指出,在远古汉语里,在形式结构上没有被动和主动的区别,真正的被动式在先秦是比较少见的,而且它的出现是春秋以后的事[2]。到了近代,出现了“被”字句。“被”字是从“遭受”的意思演变而来的,“被字句”曾被称为“不幸语态”( inflictive voice)。因它常与对动作的承受者有不利影响的动词连用,因而主要用于表达不期望、不如意、不幸的事,例如:被骂、被车撞等等。后来受西方影响,其使用范围有所扩大,可以用于表达那些并非不如意的事,例如:被评为三好生、被表扬等。
(三)英汉语言的差异性
1.英汉语中语篇衔接的差异
在我国教育中,学生写作时经常使用标点符号,语句之间都是以逗号来进行连接或者断句,而在英语写作中,常用介词或连接词来进行语句的连接与中断。这也就造成了在使用英语的主动句式来表被动含义时,国内学生还会用传统的写作思想来写英文文章,频繁出现断句现象,进而使整个文章的语境以及主动、被动句式的应用水平显得非常低,写出来的英文文章也难免差强人意。
2.中英主动与被动句式中意合与形合的差异
我国传统的句式是主语+动词+形容词,与西方句式的应用存在本质上的区别,追其缘由在于文化间的差异性。此外,国家生活环境、语言沟通差别很大,中西方对于问题分析、语言交流存在不同的看法。英语句式在应用时是非常重视场合的,因此显得其意合与形合,即英语文章的连续性显著不太明显[3]。同时,英语的句式应用时,其主语是必要的,然后是借助动词类短语来进行一个完整句子的衔接。而在汉语语言中,其侧重点是意合,即根据语意来选择如何表达句子之间的联系,其无须借助任何词汇或者固定的语法来将句子联系起来,便可以构成一个连续性较强的文章。而英语则必须要借助词汇与固定句式来将其所要表达的句子连接起来,之后才能够构成一个连贯的文章。
二、英语的主动结构表示汉语的被动意义
因为中西文化的差异,所以想要通过英语结构将汉语中可能存在的被动形式清晰地表达出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需要对大量的语言形式进行转换。在本文中,主动与被动的句式,可通过几个例子来进行分析,
(1)The door does not lock.
这个门锁不上。
(2)The book does not translate.
这本书不容易翻译。
这两个句式表面上是主动句式,但是其根本上是一个省略句式,如果完整翻译后,便是一个被动句式,具体如下:
(3)The door is not locked (by someone).
这个门没有被任何人锁上。
(4)The book is not translated (by someone).
这本书没有被任何人翻译出来。
(3)、(4)句式即是(1)、(2)句式的一种整体的表述,即将其中的宾主或者说是介词书写完整,来让读者更加清楚的了解到在表面上为英语主动语的句式中,其被动含义是如何表述出来的。
三、导致英语学习者英语主动与被动句式应用能力差的原因
第一,在学校中,英语科目的考核方式存在着不足和弊端。教育部门为了提高学生的入学率,会降低英语试卷的难度,这便导致试卷的区分度太小,仅仅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是无法很好地区分学生书本内容以及语言交流之间的差别,无法切实显示出学生的英语水平[4]。除此之外,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短时间内训练学生做大量的习题,虽然在短时期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并未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进而导致学生在实际与欧美国家人用语言交谈时,常会出现大量问题。因此,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这一学科的教导时,既要让学生实时掌握相关知识,也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其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化进行一个了解。而我国目前在英语教学方式,所教授的内容并未很好地融入国家文化,使得所学知识与事实脱节,学生对于英语句式的应用效果较差等。
第二,现代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时,其并不具备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得学生学习了多年的英语,但仍然无法与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进行一个正确的交流,很多情况下还是无法互相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使得学生的英语实践水平久久无法得以提高[4]。再加上我国大部分的学校以及教育机构所实施的是应试教育,即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研发的教学方式,而忽略了提高学生英语沟通与交流能力。此外,家长及教师在选购英语学习教材时,尚未提前了解其质量,从而会出现误导英语学习者的现象。
四、基于中英文化差异基础上提高学生主动被动句式应用水平的措施
(一)创设良好的英语交流与沟通环境
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首要的措施,为此,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英语沟通与交流的环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在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沟通时大量的应用主动与被动句式,从中来锻炼自己的英语运用能力。此外,创设良好的英语交流与沟通环境前,必须要充分调动其对于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思考、并且掌握相关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化与历史[5]。可利用国内外著名演讲、名人轶事、政治座谈以及视频等方式来增加学生对于西方国家文化的了解,同时从中能够了解到真正的主动句式与被动句式的应用技巧。此外,也能够进一步激发其对于英语学习的关注与好奇,进而融入到英语学习当中,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
(二)增加学生用英语主动句式表汉语中被动含义的频率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接触到的英语主动句式与被动句式的类型与表现形式,主要是英语教材上的文章,并没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英语能力的提高。所以要想提高学生对于主动、被动句式、西方国家文化与我国文化的差异性进行了解,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学生对于英语主动、被动语句的应用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语言应用水平。
五、结束语
由上述内容可以得知,中西方国家在发展历程、思维方式以及文化背景存在差异性,使得其语言环境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对此,英语教师应该针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同时要增加学生在英语沟通时增加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应用。通过讲解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國家的文化特点来使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到主动与被动句式的作用,推动中国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振营.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下论茶文化思维在政论英语翻译中的实践[J].福建茶叶,2018,40(04):273-274.
[2]王力.中国语法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3]于斌.中西文化背景下语言差异的表现——评《英汉语言对比与中西文化差异探究》[J].大学教育科学,2017(03):132.
[4]卫玮.从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英汉语言表达差异[J].科技视界,2017(06):188+135.
[5]苏婕.英汉语言文化差异及其翻译——评《文化话语视角下的英汉语言对比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02):146.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