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要战略阵地,结合当今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及感恩教育现状,从孝文化视野角度出发完善校园资助管理管理工作,切实让学生将感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关键词:孝文化;感恩教育;高校学生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也对我们针对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受助学生开展感恩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孝文化
中国孝文化源远流长,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变迁而发展,孝文化的含义也不断发生变化着,但其始终与仁、礼、忠、慈密不可分,其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变化,从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推恩及人到社会、国家乃至全世界,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1],但是感恩始终是孝文化永远不变的主题。
(二)感恩教育
感恩在中国更多的是以“孝”来体现,中国的新型孝文化是个泛化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感恩父母,感恩亲人,更饱含忠、悌、道、义等丰富内涵。“大学生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应用有效的感恩教育内容,并通过合适、有效的教育引导方法,对大学生进行认识感恩、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并能推恩及人的一种思想道德教育行为。”[2]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同样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辩证性复兴,方能为中华民族自信屹立于民族之林提供坚强后盾。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的观点对孝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对于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教育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二、孝文化视野下高校学生感恩教育现状
(一)感恩教育取得的成果
作为高校大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经过个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各方共同努力取得了诸多成果。
1.社会形成良好氛围。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高校大学生开展感恩教育提供契机;2007年,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委员提出高校要教学生懂得感恩的相关议案;2012年广西两会上,“感恩教育”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等等,与此同时社会媒体也对感恩事件、典型人物进行宣传报道,从学校、政府到国家自上而下营造了良好的感恩教育氛围。
2.学校重视程度提高。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高校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①开设感恩课程。广西大学开设《诚信与感恩》课程,把资助与育人有机结合。②举办感恩活动。周口师范学院举办“暖情家书,爱传千里”系列感恩节主题活动。③开展理论研究。以知网为例,感恩教育为关键词的期刊七千多篇,硕博士论文四百多篇。
3.自我感恩意识增强。2017年,韩红柳、王飞通对苏北三所大学500名贫困生进行调查,感恩和知恩因子均值在 3 以上,数据表明大部分贫困生具有感恩意识。[3]2011年,贫困出生的姜岚昕感恩社会,联合一百单位筹办中国收所免费大学;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徐本禹扛起贫穷孤独,义务支教回馈社会;2016年,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织专家组评选出了全国100名励志成长成才优秀学生典型,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众多寒门学习树立了良好榜样。
(二)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1.感恩教育目标模糊。我国高校感恩教育目标多倾向感恩知识的传授及学生对感恩内容的掌握,强调感恩理论的系统教学,而忽视学生在感恩教育过程中应有的情景体验,而真实存在的体验是引出共鸣、实现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4]正式在这种目标指导下,感恩教育的成果也多表现为文章、绘画、照片等文字材料,而对于学生是否真正做到感恩社会、回馈社会的行为难以考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2.感恩教育内容单一。感恩教育的内容包括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等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与原则,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感恩教育体系,但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例如广西科技大学开设《诚信与感恩》课程,课程设24个课时,授课教师为具有资助工作经验的老师和领导,选修课+课时少+缺少专业性老师,都是造成感恩教育内容单一的重要原因。
3.感恩教育方式陈旧。(1)课堂讲授为主。目前高校感恩教育主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课堂授课的形式进行传授,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缺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实践机会。(2)主题活动缺少长效性。高校由于时间、资金等原因,多集中性、阶段性举行一些感恩季的主题征文、演讲比赛、志愿服务活动,缺少一系列计划性、长期性、持续性的感恩教育渐进体系。
三、孝文化视野下高校学生感恩教育对策研究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直是高校重点予以关心的特殊群体,无论是国家、学校、企业都给予了支持,让不同困难程度的学生享受到不能程度的资助,以帮助其减轻家庭负担,顺利完成学业实现人生理想。然而随着国家政府以及个人对资助的不断重视,如何在物质上給予帮助的同时,让受助学生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政策关怀,发自内心的想回馈社会、回报社会,为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离不开感恩教育的开展落实。
(一)助学——完善资助体系落实课程思政,唤醒感恩意识
1999年教育部成立“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负责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2006年为进一步做好各级各类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更名为“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出台了各项关于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形成了“奖、贷、勤、补、减、免”的资助体系,以保证受助学生覆盖面最大化。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关于高校学生资助,一共出台了49项政策文件,资助体系包括学费减免、绿色通道、助学贷款、勤工助学 等8大部分,教育部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6次,各类资助主题活动达近千次。本人在担任辅导员负责奖助工作期间,负责了国家层面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勤工俭学等;学校层面的校内助学金、伙食补贴、路费补贴、医保补贴等;系部层面的爱心基金、校企合作等,通过定期、不定期和集中、个别进行政策宣讲,以保证相关政策通知到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够感受到国家、政府、学校对其的关心与帮助,唤醒其感恩意识。
(二)筑梦——发挥模范作用鼓励积极向上,坚定感恩信念
在每位学生进入大学伊始,通过对学生有关资助政策的宣讲,让学生了解国家和学校的关心,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奠定物质基础,保证教育实惠落实到每一位贫困生;与此同时我们通过梳理典型模范,发挥榜样的作用为学生“筑梦”——通过自身的勤奋刻苦,也可以像自己的学长学姐一样实现自己的梦想。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浙江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举行2017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典型事迹巡回报告会,通过对浙江音乐学院、绍兴文理学院等13所学校进行巡回报告,奖学金获得者与在校师生分享自己的成长经验,讲述自己的奋斗历程。通过对一些先进个人、典型事迹的宣传,让广大师生尤其是一些家庭条件差不自信的学生有了很大的启发与勇气,让在校困难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更好的规划自己的将来。通过榜样的力量,让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也有了目标与力量,成为督促自己实现理想道路上源源不竭的动力。
(三)铸人——根据学生特点推行精准帮扶,落实感恩实践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大学校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自立自强,勤奋努力,但是也存在自卑、内向、孤僻等心理负担。感恩教育是一种叫人识恩、知恩、报恩、施恩的人文教育,我们的教育终极目标是让其体味人性的力量,接受人文的关怀,感受人文的熏陶,讓生之为“人”的“人”,在大学中完成“人”之为“人”的使命。[5]在受助学生感恩教育的同时,除了政策宣讲、榜样学习,更重要的是落实到个人,让其感恩意识、感恩信念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关注其内在精神成长,了解其心理情绪发展动态,对于未来充满信心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学科竞赛、社团活动、班级管理、创新创业;对于未来一片迷茫的学生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其树立信息规划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工作规划。学生资助工作是一种有着内在规律的活动,面对的是一个个有个性的学生,更关注广大学生的自身发展,主张每个人特色的发展,在工作层次、方法和能力上真正为学生发展精心设计与实施,逐步推进精准帮扶,是感恩教育成果落实、落地。[6]
参考文献:
[1]李翠华.对孝之义的感悟[J].科教文汇,2016(7):15-16.
[2]周亚军.基于传统孝文化的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J].青少年学刊,2017(5):31-34.
[3]韩红柳,王飞通.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7(15):124-126.
[4]王灿灿.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6.
[5]周航.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精致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200-207.
[6]张彦.以精致化要求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10:33-25.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