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完善更新,市政道路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道路的质量关系着城市居民出行的安全性与便捷性,在当前的市政道路施工项目中,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难度很大,传统的部分理念、方法和工艺已不适用,应及时予以创新。本文首先从组织设计、材料检查、管理制度几方面分析了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然后从质量控制、施工人员素质等几方面分析了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关键词:市政道路建设;质量管理;创新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明显,市政道路建设显得无比关键。在实际项目施工中,因为牵涉到诸多方面,不确定因素较多,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影响到整体质量。不管是技术工艺,还是质量控制管理,我国目前都存在有不足之处,以至于常会出现路基不稳、路面裂缝等难题。如今,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相继应用到工程建设中,使得施工质量更有保障,但对市政道路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树立创新意识,加强质量控制。
一、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影响因素
(一)工程影响范围大,工期短,任务重
由于市政道路处于城市之中,不管是商业区还是生活区,城市中的人流密集并且流动性很大,一旦道路施工必然会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最明显的情况就是出行受到影响,另外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带来的扬尘、噪音等也会给居民带来不利影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时相关的电力应用、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等问题都需要做好严格的规划,如果施工管理不严,随意处置,会对工程附近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也会威胁到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减少工程施工占用道路的时间,一般工期会比较短,施工任务重,质量管理难度加大,并且市政道路要顾及交通,多为半封闭性,施工空间狭窄,施工效率也会受到影响。
(二)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当前我国的施工队伍的组成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很多人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知识技能的培训,甚至有的施工人员是在工地上边施工边学习,虽然有的人员技术已经达到熟练并符合施工标准要求,但是他们的理论知识非常欠缺,在遇到特殊情况的时候也不会妥善处理,这对施工质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迫在眉睫,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创新
(一)做好组织设计工作
在工程前期阶段,进行实地勘察,搜集详细资料,包括市政交通状况、地下管网埋设情况、周围建筑等,综合这些因素考虑,作为设计方案的基本依据。设计人员除了具备专业知识,还要了解行业动态、实时资讯,对最新的技术成果、施工设备比较熟悉,继而结合项目要求进行施工图的设计。对于施工中的关键点和易失误之处,应在图纸上标明,一般都会从多套方案中选出最佳方案,且需经过不断完善,所以更改信息要及时说明。市政道路施工往往会影响正常交通,为解决此问题,可选择非开挖技术,这就要求设计人员树立创新意识,将新技术应用到设计中,既能提高施工效率,又能减少对周围的影响。成本投入、环保节能也是考虑的重要因素,设计人员需转变陈旧的观念,顺应时代发展,确保最终方案符合要求。
(二)加强材料质量检查
材料设备是施工的硬件基础,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施工进度和安全质量,作用不言而喻。为保证施工材料质量合格,应加强监督审查,按照国家标准对其展开质检,达不到国家标准者,应及时更换处理,以免流入施工现场。材料出厂时,需有质量保证书及合格证,监督人员根据工程清单进行核对,确保数量正确,质量达标。当前市场竞争非常激烈,部分生产厂家为节约成本,常会采取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等方式,所生产的材料没有保障。所以市政部门和质监部门要联手合作,尽量选择质量有保证的产品,并由相关部门对市场加以优化,杜绝假货出现。机械设备亦是如此,现代的市政道路施工都是机械化、自动化施工,工作效率大大提升,提前检查,确保各项设备没有损坏,性能处于正常状态。
(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市政道路建设事务繁忙,涉及诸多方面,增加了质量管理难度,有时只是某个小环节出了问题,但可能就会影响到整体质量。为降低失误率,减少不必要的返工等,需制定健全可行的制度体系,约束设计人员和施工队伍,使其认真履行职责,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比如招标阶段,应杜绝围标等不正当竞争为行为,凭借投标单位的实力进行选择,而并非人情。在价格方面也要综合市场等多项因素考虑,而后合理确定,不得故意压价。实行个人责任制和奖惩制,为避免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需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一旦出现问题,应追求相关人员的具体责任。奖惩制可激发施工队伍的积极性,在内部形成良性竞争,提高施工水平和效率,对于表现优秀、富有创新精神的施工人员,予以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褒奖,作为他人学习的榜样。
三、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创新
(一)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队伍按照正确的程序开展作业,抓住重点,分清主次,加强对重点区的质量控制,尽可能地减少失误。安排现场监督人员,加大巡视监督力度,一旦发现有错误行为,或者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的人员,应及时指出并予以纠正。树立创新意识,引进新的技术工艺,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保障。学习并合理使用新设备,熟悉机械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做好日常维護保养工作,每天工程结束后要进行检查,确保电源拔除,且设备无损坏。及时进行灰尘清理,以免蒙尘过多影响散热。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如无特殊情况,不要随意更改,若每天的工程量无法完成,则尽可能加班完成,或者在第二天加快施工速度,以免越积越多,耽误整体进度。材料进入现场后,合理放置,安排专人保管,每次借出归还都要做好记录。
(二)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施工人员作为具体执行者,整体水平直接关乎工程质量,所以应从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两大方面进行培养,提高其综合能力。提前开展专业培训,令施工人员熟悉本次工程的要求、流程和现场环境,熟读牢记行业标准和国家相关规定,并能够按照制度和计划方案开展作业。平时加强创新锻炼,培养其创新意识,敢于提出质疑,擅长发现问题,并主动探索新的解决方案。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接受新的理念,学习新技术新工艺,在实际工程中能够灵活运用。培养施工队伍的团队精神,团结协作,建立良好的施工环境,为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提供保障。端正施工队伍的态度,能够吃苦耐劳,提高其责任心,市政道路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工程项目,还关系到城市建设,所以施工队伍需不断提高觉悟和职业素养,保持谨慎的态度,逐步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队伍。
(三)解决工程质量问题
市政道路施工常见的问题有路面裂缝、路面起砂、过路管沟问题等,应根据不同位置的具体问题采取相对应的对策。比如,路面问题与水灰比有关,所以要严格控制水灰比,掌握好面层的抹压光时间间隔和次数,禁止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或水。
四、结束语
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越来越稳定,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市政道路施工。如今,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数量增多,对其各方面的要求更高,而施工过程颇为复杂,使得质量管理难度更大。为保证工程质量,需跟紧时代,树立创新意识,积极学习并引进新技术和新方法,打造新型施工队伍,及时防范并解决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谢珍明.浅谈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J].中华民居旬刊,2014,14(8):99
[2]胡瑞.解析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管理的创新发展[J].新材料新装饰,2014,27(10):222-223
[3]何伟.简论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J].江西建材,2016,6(14):18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