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笔者依据工作实际及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互联网时代学校思政教育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比较适应的一些创新方法,对改进学校思政教育效果有所借鉴。学校要依据学生喜欢网络这种心理特征,创设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的思政教育网站,在潜移默化当中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推动学生逐步走向全面发展的道路,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贡献
力量。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创新方法
一、研究互联网时代下学校思政教育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曾经明确地提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及管理,致力于营造出来优秀的网络环境”这一整体要求。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与会期间,参与会议的相关工作人员明确地提出,在现阶段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速度大幅度提升的背景下,学生使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介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既应当妥善完成相关工作,也应当积极使用新措施在网络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范围及影响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因此会对学校思政教育提出崭新的要求,怎样创新网络载体,使其能够更好地在学生思政教育领域提供服务,是今后学校思政教育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的一个问题。
二、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学校思政教育特征概述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思政教育和传统型思政教育进行相互比较,具备平等性特征。教育者和受教者处于网络的两端之上,在网络时间和空间上占据同等地位,双方可以自由地交流沟通,因此互联网其实为思政教育创设了宽松的环境。除此之外,网上思政教育也具备互动性特征。希望受教者可以主动地接受思政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者在互联网之上呈现出来一种双向或者多项互动的态势。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当中,并不是将自身放置在权威的地位上,而是平等地和受教者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在深刻地和受教者进行相互沟通的基础上,引导受教者逐渐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并促使自身的理想追求变得更为坚定,切实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水平。由于受教者本身拥有信息自主选择权,因此教育者一般需要将受教者的实际需求及兴趣作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来对受教者开展个性化教育,为受教者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除去上述特征之外,互联网思政教育还具备超时空性、及时性及隐蔽性等特征。并不是在传统思政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发生一定变化,也不是将以往的灌输型教育模式以网络为载体开展。需要切实依据网络的特征、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对传统型教育主体进行创新,促使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及实效性得到大幅度提升。
现阶段我国范围内某些学校当中已经逐渐构建起来专业化思政教育网站及思政教育网页,但是思政教育网站当中的内容单一性比较强,因此想要提高思政教育网的吸引力,其实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所以学生一般不会主动地去点击思政教育网站,从而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效果,的确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详细地对这个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现阶段我国范围内各个学校构建的思政网站,一般仅仅是向学生提供信息而已,实际涉及思政教育内容的数量比较少,并且还不会积极地和受教者之间进行沟通,更不会在一定范围内积极开展宣传工作。除了这些问题之外,学校思政教育网站中各项信息的更新速度非常缓慢,难以让学生的实际需求得到满足。
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校思政教育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文化多样化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在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速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世界范围内各个地区当中的信息不会再受到地域性因素的限制,学生即便是在家中也可以对世界范围内各个地区当中的事情形成大致的认识。网络文化和以往各种类型文化不同的是,它具备一定特殊性,法律的制约性并不是很强,道德上的限制也不是十分明显,因此网络当中各种类型的信息都可以迅速传播,网络信息的发布也不再会受到限制。在涌现出来多样化聊天工具的背景之下,促使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对虚拟网络世界当中的各项事物非常感兴趣。但是由于学生的心理世界并不完善,因此容易在接触网络的过程中遭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甚至会让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产生扭曲,从而也就容易走向一条犯罪的道路上,这是今后学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的问题。
(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水平严重滑坡
在互联网时代当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容易遭受到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这是因为学生没有办法对各种类型网络信息做出精准的判断,因此学生的价值取向总是会发生变化,道德取向逐渐向着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就会逐渐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当中将自己迷失,甚至还会遭受到西方腐化思想的影响,太过重视实现自我价值,也希望可以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获取更多个人利益,在自身利益和他人利益之间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势必会将个人利益放置在中心地位上,并且也太过重视短期利益,并没有开展长期规划工作,因此会在学生职业发展的过程中,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在实际工作当中,想要将学生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充分激发出来,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学生的道德情感也逐渐向着冷漠的方向发展,公共利益及他人的利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既没有在学习生活中养成一定情感感知能力,也没有对社会道德规范形成较为深入的认识,因此想要和社会相互融合起来,是一件力不从心的事情。除去这些问题以外,学生本身的道德行为能力相对较弱。诸如,学生知道遵守公共秩序和保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学习生活当中,一般都不会对违背公共秩序和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做斗争,意志的坚定性也不是很强,经常会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出现言行不一的问题,自制能力较为低下,精神世界也不充实,在此背景之下,想要通过思政教育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自然是一件举步维艰的事情。
四、互联网时代学校思政教育载体创新办法
学校传统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输载体一般是课堂教育、社会实践、公益演讲以及报刊杂志等,这些在传输信息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信息量小以及传输速度缓慢等缺陷。网络本身具备一定开放性、无主控性及模拟性特征。开放性指代的是网络跨越时空、超越地域,并且直接覆盖在整个地球之上。在网络世界当中,既没有国家及地区的界限,也没有开始和结束。人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可以十分自由的使用网络,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类型的信息,传输信息并发布信息。无主控性指代的是网络本身作为一种信息传输工具,从初始阶段当中其实就没有设置任何最高权力的控制机构,不属于任何人和任何国家。模拟性指代的是网络环境仅仅是对现实社会环境的模拟,是人类人为创造出来的一个“人性化生存空间”。它所展现出来的是现实社会的基本运行模式,反馈出来的是各个社会主体的利益诉求,但又不是社会本身。网络具备的这些特征,一方面会为思政教育提出崭新的挑战之外,另一方面也为思政教育带来一定机遇。学校思政教育应当主动地将教育范围拓展到网络思政教育新阵地当中,将网络转变成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积极地对学生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让网络转变为抵制各種反动信息的“防火墙”,将网络在思政教育中的新载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既是思政教育的本质要求,也可以促使思政教育目标和手段向着统一的方向发展。依据学生本身喜欢网络这种心理特征,充分利用校园网,创设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的思政教育网站,在潜移默化当中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推动学生逐步走向全面发展的道路,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五、结语
依据上文中的叙述可以了解到的实际,在互联网时代当中,学校一定需要认识到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需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使用不同措施将其负面影响消除掉,积极地在网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传统型思政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网络信息辨识观念,对现实和网络之间的差别形成较为深入的认识,促使学生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推动学生逐步走向全面发展的道路,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渝萱.大学生“四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31(04):98-102+128.
[2]丁春丽.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25-26.
[3]易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研究[J].决策探索(下),2018(07):74-76.
[4]凝聚育人合力 改善教育生态 增强思政教育实效[J].北京教育(高教),2018(Z1):66.
[5]李琳.地方文化资源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18(21):39-41.
赞(0)
最新评论